抗戰紀念感言
一
偉大的時刻,一天天的在過著;在這紀念的日子里,牢記歷史或者尚未遺忘歷史的人們,都會有著許許多多的感慨,尤其是在今天。
可在今天這樣的日子里,這感慨卻有著許多的苦澀。
說真的,口口在抗戰紀念方面,是不希望來真的,但形勢比人強,今年無論如何,也是繞不過去的。所以,就搞些形式的東西?!捌綍r不燒香,急時抱佛腳”,表面轟轟烈烈,實質混混沌沌。據報道:“七.七”前在京城有過調查,有過半數的人不知道“七.七”為何物,才幾十年,先烈的熱血就冰涼了,這也是誰之過?只是在遇到“實質性”的東西,就露真了。什么發展經濟重要啊;非重點保護的遺物,應該讓位于市政的規劃呀;壞蛋畢竟極少數呀;人民希望和平呀;小學課本要與時俱進啊等等。
二
最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中日永不再戰”的說法,這名詞讓人聽起來很是別扭;好像是兩人無原則的打了一架,后來認識了錯誤,以后就保證永不再打架了。我們有很多理直氣壯和大義面前當仁不讓的東西,讓這些似是而非的論調一攪和,就稀里糊涂了,正方成了反方,強盜成了貴賓,真佩服這些人腦子的急轉彎。
只是從來也沒有聽以色列人說過,猶太人與德國人永不再戰,或朝鮮人與日本人永不再戰,……
當強盜闖家入室,放火殺人,家人奮起抗擊;數十年后,是應該說“永不再戰”還是防盜入室,百年不變?
三
強盜還是那個強盜,論調還是那個論調,臺海風云依然是虎視眈眈,只不過今天換了付嘴臉,“接軌”了,是貸款先行、商業先行、利益先行;
先動心,然后動手……
的確,在這熱熱鬧鬧的抗戰紀念日里,我們該拿什么去祭奠?或我們還會有什么東西去祭奠那些埋土的英魂呢?
最后,借用捷克先烈伏契克的一句名言:
人們啊,我愛你們,但你要警惕??!
二○○五年七月七日后
附:
這是早些時候寫的隨感,當時可能有些過激,但觀近一二個月,情況并無質的改觀。如央視在紀念抗戰勝利六十周年紀念歌詠晚會,幾乎是急匆匆的走過場,場面就懶得說了。2005年08月30日 新華網報道了“抗戰影視不吝千萬投資 保護抗戰遺跡卻無人 ”
“ 時下影視作品中,常見表現冀中抗日的情景,然而記者冀中尋訪抗戰遺跡,發現大多遺跡已泯滅無痕,尚存不多的遺跡也大都沒有得到有效保護,一任風吹雨打。
在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之際,我們尚有一些抗戰遺跡可以紀念,也還有一些親歷者的講述可以聆聽,但親歷者已越來越老,抗戰遺跡也在逐漸消失,如果不加強對抗戰遺跡的保護,再過上十年二十年,我們是不是只能在圖書館、電影院、電視機里尋找抗戰英雄傳奇了?!
記者近日走訪了冀中平原的石家莊、保定、滄州、衡水四市,抗戰中這里是我黨領導的冀中抗日根據地。但記者實地尋訪發現,冀中大部分地方的抗戰遺跡已經很難找到,目前尚存的也大都處在自生自滅狀態。 ”
這是典型的見利忘義、求顯于一時和市場運作高于一切的浮躁心態。(而這影視,更多的只是去表現所謂的“看點”,夸張“火爆”的場面;并不是有深度地去還原一段真實而殘酷的歷史和發掘一個苦難深重民族的精神實質。)真不知道到了明年,是否又是一個“人走茶涼”的狀態?
一個不知道尊重自己苦難的歷史、不知道尊重為國捐軀的先烈、不知道崇拜和敬仰自己民族英雄的民族,必定會失去他人的尊重并在未來重蹈覆轍。
看來這篇舊文還尚未過時,只好拍拍塵積,用來拋磚引玉了。
二○○五年“九一八”前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