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痕文學: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真相--讀史隨筆24
[ 鬼推磨 ] 于2008-02-25
傷痕文學: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真相--讀史隨筆24
公元前221年,秦滅山東六國,統一了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王朝。秦始皇做了一件劃時代的大事,就是廢封建,置郡縣,廢除了封建分封制度,建立了以土地私有制為主體的農業資本主義制度。
雖然秦始皇建立了先進的制度,但人的思想總是落后于時代的,秦始皇廢除封建制度引起了很多既得利益者的不滿,知識分子們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封建時代,幾里地大小的地方就可以是一個諸侯國。國雖然小,但是黨政軍警特五套領導班子卻是齊裝滿員的,知識分子們不愁沒有官做。“廢封建,置郡縣”就是行政大降級,知識分子們的出路一下子大大減少了。
公元前212年,博士淳于再次提出,要師古法,分封皇子功臣為諸侯。恢復封建分封制,知識分子們就可以做官了,而當時失去權勢的六國舊貴族,也想借著儒家的“克己復禮”妄圖恢復周朝的分封制,從而取得失去的權勢。這也是師古法、復辟封建制成為主流的主要原因。
唯獨丞相李斯斥責腐儒們厚古薄今,各尊私學,誹謗朝政,惑亂民心,建議禁私學。于是秦始皇下令除了史官所藏秦國史記以外,別國史記一概燒毀;除了博士官所藏圖書,私人所藏儒家經典和諸子書一概送官府燒毀。聚談詩書的人斬首,是古非今的人滅族,只有醫藥、占卜、農作書不禁。民間求學以吏為師(官大學問大的始作俑者)。
焚書事件發生一年后,又發生了所謂的“坑儒”事件。
秦始皇做了皇帝以后,想的就是長生不老了。為此他不惜動用重金,先后派徐福、韓眾等人到處搜求仙藥。侯生和盧生就是秦始皇重金聘請的方士,為其研制長生不老藥。世上本來就沒有什么長生不老藥的,這些神棍不過是想騙些錢財罷了。但是秦始皇不是一個傻瓜,想長期從他手里騙銀子也是不行的,“秦法不得兼方,不驗輒死”。于是這兩個神棍就逃跑了,跑了就跑了,不過,這兩個神棍還把自己放到了政治正確的位置上,對秦始皇進行了一番攻擊。
這件事使秦始皇十分惱怒,于是他下令,對所有在咸陽的方士進行審查訊問,欲查出造謠惑眾的侯生、盧生兩人。方士們為保全自己的性命,只得相互告發,秦始皇最后把圈定的460余人,把它們坑殺了。
這就是所謂的“坑儒”事件,實際上,并不是針對“儒”的,而是象李洪志那樣的神棍們。但知識分子們卻把它說成了“坑儒”,顯然是利用“傷痕文學”來煸情。所謂的“焚書坑儒”完全是不相干的兩碼事,知識分子們把它們放在一起,是為了加強“傷痕文學”的效果。
所謂的“坑儒”,只不過是活埋了460個李洪志式的神棍,460人而已,遠比不上知識分子一年所迫害死的婦女的人數!
焚書事件,確實不是一件什么好事,雖然統一的國家需要統一的文化的支持。但是這樣粗暴的手段卻是沒有必要,也沒有多少效果的。
知識分子們說,焚書極大地破壞了文化,其實也沒有它們說得那么嚴重。首先,秦始皇禁百家之書,也只是禁其在民間流傳,防止造成思想混亂。但在國家圖書館里還是有的,博士們還是可以作研究的。而且,秦始皇對什么“文化”才真的對國家發展有利,是看得清清楚楚的,因為醫學、占卜(那時還被看作是科學技術)、農業方面的書,是不在禁止之列的。秦始皇看到:只有科學技術才是國家發展的真正動力,而不是什么光會說空話的圣賢學說。西方國家的“崛起”,靠的就是科學技術加干黑社會的。
真正對中國科學文化進行大破壞的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不過,知識分子們從“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中得到了好處,都不說話了。這充分體現了中國知識分子的自私的本性。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