駁東北抗聯在蘇聯被全部繳械、關押勞改的謊言
葉勁松
從去年到今年,不少論壇或博克都轉載了一篇名為《鮮為人知!斯大林屠殺中國人的歷史揭秘!》或《斯大林屠殺中國人的歷史揭秘》的文章,該文(以下簡稱秘文)一開始就講,“蘇德戰爭爆發前,斯大林不僅不支持中國抗日,……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中國全面抗戰開始,當時的斯大林,可以資助共產黨在內地發展,與國民黨軍隊爭奪天下,卻絕不支持中國的抗日戰爭。一九四○年后,東北抗日聯軍已無立腳之地,余部進入蘇聯,以為會得到給養和幫助,重返抗日前線。但經請示斯大林后,被全部繳械,關押勞改。”對于密文說蘇聯“絕不支持中國的抗日戰爭”的謊言,我已在《蘇聯對中國抗戰的重大援助是不容掩蓋的》一文中予以揭露,本文將揭露密文關于“一九四○年后,東北抗日聯軍已無立腳之地,余部進入蘇聯,以為會得到給養和幫助,重返抗日前線。但經請示斯大林后,被全部繳械,關押勞改”的謊言。
我們首先看看東北抗日聯軍余部為何進入蘇聯。由共青團中央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聯合主辦的血鑄中華網站貼出的、名為《抗日聯軍去蘇聯前后》的文章寫道,“1939年后,日軍對抗日聯軍實行嚴酷的經濟封鎖,以70萬兵力,對我南、東、北滿抗日聯軍進行‘大討伐’,抗聯開始進入一個極端艱苦的時期。”
抗聯的“極端艱苦的”狀況,從2006年8月8日新華網轉載的、名為《東北抗聯移師蘇聯成奇兵 特種作戰為二戰謝幕 》的文章中看到,“在1939年到1940年這兩年中,抗聯的活動區域由原先的70個縣縮小到不足10個縣。抗聯部隊也由原先的4.5萬人縮減到1000人左右,著名高級指揮員楊靖宇、陳翰章等先后犧牲。…… ”
在這種情況下,為保存力量,抗聯余部決定撤向蘇聯。隨后,轉移到蘇聯境內的抗聯余部在蘇聯的經濟支持下,以一個旅的編制進行訓練和軍事活動。根本不存在密文所說抗聯 “余部進入蘇聯,以為會得到給養和幫助,重返抗日前線。但經請示斯大林后,被全部繳械,關押勞改”的情況。
《抗日聯軍去蘇聯前后》寫道,“1941年3月,一路軍副總指揮魏拯民逝世后,一、二軍大部分指戰員相繼去蘇聯南營。1942年2月初,抗日聯軍第一、二、三方面軍指戰員大都去蘇聯,總人數達1600余名。”
百度百科《東北抗日聯軍》條目寫道,“抗聯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頑強戰斗,戰績卓著,但自身損失也甚為慘重。因此,1940年11月至1941年12月,在蘇聯遠東軍的援助下,第一、第二路軍和第三路軍大部相繼轉移至蘇聯境內,在雙城子(即沃羅什諾夫,今烏蘇里斯克)附近和亞斯克農莊附近建立南、北野營(也稱B、A野營),進行整訓;第三路軍兩支小部隊,在中共北滿書記金策和第三路軍參謀長許亨植領導下,繼續在黑嫩平原開展游擊戰爭。1942年8月1日,進入蘇聯境內的抗聯部隊組成以周保中為旅長……的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也稱蘇聯遠東方面軍步兵第八十八旅),一面集中整訓,一面陸續派出小部隊,返回祖國東北進行游擊活動。”
《東北抗聯移師蘇聯成奇兵 特種作戰為二戰謝幕 》寫道,“1940年11月下旬,沖破日軍堵截的抗聯部隊,開始分期分批跨越黑龍江進入蘇境。……
1940年12月,東北抗聯第一、第二和第三路軍余部陸續撤至中蘇邊境蘇聯一側進行野營訓練。
1942年8月1日,由東北抗聯改編的中國教導旅正式組建完成,番號為蘇聯遠東方面軍獨立第88步兵旅(也稱‘中國旅’),共1500人。教導旅名義上歸蘇軍遠東部隊代管,裝備由蘇聯提供,干部戰士分別授予蘇軍軍官、軍士軍銜,薪金和待遇與蘇軍同級指戰員相同,并正式成立東北抗聯教導旅,旅長為周保中。
教導旅成立后的兩三年中,開展汽車駕駛、無線電通信、空降跳傘、滑雪等特種訓練,提高廣大指戰員的戰術技術水平和作戰能力。
隨著蘇聯出兵中國東北的臨近,蘇聯遠東邊防軍還對‘中國旅’進行了特殊訓練,如空降跳傘、開摩托、識圖繪圖、收發報、爆破、戰地拍照等。”
《抗日聯軍去蘇聯前后》寫道,“在蘇期間,在周保中、馮仲云、李兆麟等軍事領導干部主持下,制定了戰斗和工作方案:一、冬天在蘇冬訓,夏季回國打游擊;二、邀請蘇方派教官對我官兵進行軍事訓練;三、自力更生開荒種地,解決部隊生活困難;四、要求蘇方援助把在蘇所有抗日聯軍送延安去進行抗日。不久,周保中接到斯大林的回信說,不必去延安,將來配合蘇聯紅軍打回東北作用更大。
1942年7月中旬,經斯大林批準建立遠東方面軍第八十八獨立步兵旅,總人數達1600余名。7月23日,蘇遠東紅軍總部發布委任令:八十八旅團長周保中、副旅長兼政委李兆麟。旅團下設四個步兵營和兩個直屬連。
1942年9月12日,八十八旅團召開了全體黨員大會,通過選舉產生了中共八十八旅團委員會,具體名稱:獨立步兵旅團中共東北黨組織特別支部。旅團黨委成員11人,其中在蘇的7人,在東北打游擊的4人。1945年歸國前,旅團特別支部又分為松花江、黑龍江、佳木斯、延邊、吉林、沈陽等地區委員會。
1945年7月,旅團委員會制定了反攻東北的作戰計劃:
(一)組織100名先頭部隊,攜帶無線電空投東北進行偵察;
(二)確定向導帶領蘇聯紅軍打回東北;
(三)抗日聯軍和蘇聯紅軍聯合參戰。
1945年7月末,八十八旅團委員會,又把原來成員分為東北工作團和朝鮮工作團,成立二個旅團委員會。
1945年8月,八十八旅團全體抗聯指戰員,配合蘇聯紅軍打回東北。”
《一個退職記者的夙愿》寫道,“教導旅以蘇聯做為依托和戰略后方,不斷派遣小分隊躍過邊境線,回國作戰。他們襲擾日軍,破壞日軍的軍事設施,刺探日軍的軍事情報”。
因此,密文所說抗聯 “余部進入蘇聯,以為會得到給養和幫助,重返抗日前線。但經請示斯大林后,被全部繳械,關押勞改”完全違背歷史事實。進入蘇聯境內的抗聯部隊,根本沒有所謂的“被全部繳械,關押勞改”。 進入蘇聯境內的抗聯部隊(中國旅)也的確從蘇聯方面“得到給養和幫助”。中國旅成立的是中共黨組織,并通過“一面集中整訓,一面陸續派出小部隊,返回祖國東北進行游擊活動”,“ 不斷派遣小分隊躍過邊境線,回國作戰”的形式,實現了“重返抗日前線”;并通過1945年8月隨蘇軍攻打日本關東軍的形式實現了“重返抗日前線”。
中國旅與蘇軍一同打垮日本關東軍后, 周保中擔任蘇聯紅軍駐長春警備司令部副司令。當時,國民黨不斷派遣要員和軍隊趕往東北,以圖趕在中共軍隊和干部之前占領更多地盤。 此時中共軍隊和干部還遠在關內。在蘇軍支持下,東北抗聯(即中國旅)“以蘇軍的身份,控制和占領了東北的66座大小城市,同時做好了已控制城市的‘三建’工作。他們收繳敵偽武裝,肅清土匪,發動群眾,鎮壓漢奸、敵特分子,安定社會秩序”為中共大部隊進入東北打下良好基礎。所以“陳云指出:‘黨中央、毛主席……指示要利用東北抗日聯軍官兵著蘇聯紅軍軍服,受蘇軍軍銜和擔任蘇軍官兵的有利條件,控制鐵路交通沿線,迎接黨中央派遣到東北的大批干部的到來。’”(《一個退職記者的夙愿》)東北抗聯(即中國旅)在中國共產黨建立全國最大的根據地――東北根據地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也證明了斯大林說的話的正確,即相比抗聯去延安,抗聯“配合蘇聯紅軍打回東北作用更大”。
了解了東北抗聯(即中國旅)在蘇聯以及隨蘇軍打回東北的事實真相, 就知道,密文關于抗聯 “余部進入蘇聯,以為會得到給養和幫助,重返抗日前線。但經請示斯大林后,被全部繳械,關押勞改”的說法,是極其荒謬、無恥的謊言。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