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周恩來——告訴你什么是真共產黨

zl217輯 · 2007-01-06 · 來源: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按:改革開放三十年,黨員隊伍急速擴大,但隊伍中的混入了大量不合格的黨員和腐敗分子,干部隊伍中腐敗現象日趨猖獗,引起群眾的強烈不滿。我們要指出的是,黨員隊伍中始終存在假共產黨員,他們打著共產黨旗號,干著結黨營私的勾當。我們就會明白,敗壞社會和共產黨形象的是黨內敗類。1月8日是周恩來的逝世紀念日,這里輯錄了一些周恩來的故事,他的故事可以告訴我們什么是真共產黨。

建國以后,周恩來總理在生活上始終保持戰(zhàn)爭年代那種艱苦樸素的作風。他常說:生活上不要那么講究,穿得舊一點別人看著也沒關系,丟掉艱苦奮斗的傳統才難看呢。

翻開周恩來的著作,“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無不閃爍在各個篇章的字里行間。他深情地說:“假如是對人民,我們要像孺子牛一樣誠誠懇懇、老老實實為人民服務。我們要有所恨,有所怒,有所愛,有所為。”“人民的世紀到了,所以應該像條牛一樣努力奮斗,團結一致,為人民服務而死。”他反復強調“我們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人民的。”他明確指出:“我們國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應該和群眾同甘苦,共命運。”他要求干部“以人民的疾苦為憂”。在周恩來看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人永遠不變的宗旨和天職,因為中國共產黨站在“為絕大多數人民的最高利益著想的人民立場”,“我們的國家機關是屬于人民群眾的,是決心為人民服務的。”

家規(guī)

周恩來在家里規(guī)定親屬不得違反十條家規(guī):“看戲以家屬身份買票入場,不得用招待券;不許請客送禮;不許動用公家的汽車;凡個人生活上能做的事,不要別人代辦;生活要艱苦樸素;在任何場合都不要說出與總理的關系,不要炫耀自己;不謀私利,不搞特殊化。”

鄧穎超不能在政府任職

    周總理兩袖清風,一塵不染,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其高風亮節(jié),全世界景仰。他嚴管自己的配偶、親屬和子女。他曾說過:“只要我當一天總理,鄧穎超就不能到政府里任職。”1974年籌組四屆人大領導班子時,毛澤東曾批準提名鄧穎超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被周恩來壓下來。直到他去世后,鄧穎超在1977年被選舉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時,才得知此事。

周恩來

“我要中國料子”

進北京后,周總理第一次做衣服,選中了“紅都”服裝店。工作人員介紹:“這是聞名全國的高級服裝店。”

周總理笑容滿面:“我就是慕名而來的。”

面對工作人員介紹的英國呢料、澳大利亞毛料等各色的外國布料,周總理搖搖頭,說:“我要中國料子,無論毛料布料都要國產的。”

這次他做了一套青色粗呢毛料中山服、一套藍卡其布夾衣和一套灰色平紋布中山裝。這幾件衣服一直穿到1963年,始終光滑整潔、挺挺括括。

衣服穿了10年仍然挺挺括括,其中當然有奧妙。周總理有兩只袖套,辦公時必定套在胳膊上,這樣就保護臂肘不會磨損得太快。然而,他一天工作長達十七八個小時,天長日久仍不免磨損磨破,于是,便送去“紅都”請裁縫織補,一般人是看不出來的。衣服雖然舊了,會客時將衣服熨燙一遍,穿出來仍然挺挺括括,再加上他瀟灑大度的儀容舉止,絲毫無損大國總理的風度。

周恩來

 

204個補丁

周恩來是個有名的外交官,但就穿衣而言,卻常常是“整潔其外,儉樸其中”。他的衣服穿破了補,補了又穿是經常的事,一件睡衣穿了幾十年,從外邊能數出來的補丁就有204個。

“我們領導更要帶頭”

周總理吃飯很簡單,經常是兩菜一湯,主食吃普通面粉,不吃富強粉,吃普通大米,不吃小站稻,而且每周至少一頓粗糧。在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周總理不吃肉,不吃魚,不吃蛋,和全國人民同甘共苦。在中南海,他常常親自排隊買飯。有一次,他買了一碗玉米飯和一碗湯,最后碗里剩下的湯,周總理就用窩窩頭蘸著吃完,一點也不浪費。同志們見到這種情景,都非常感動,勸他說:總理,你肩上的擔子重,一定要保重身體。現在雖然困難,但我們這么大的國家總能讓您吃好一點。周總理卻親切地對大家說:“現在全國人民度荒年,我們領導更要帶頭。”

“樓外樓”上三付餐費

1973年9月,周總理陪同法國總統蓬皮杜訪問杭州。這天下午,周總理請隨行工作人員到杭州有名的酒家“樓外樓”吃飯。這是總理第9次上“樓外樓”,酒家職工們非常高興,除了準備西湖醋魚等高檔名菜外,還端上了總理喜歡吃的紹興霉干菜、豆芽菜等家常菜。飯后結賬時,省里的同志說由地方報銷,總理不肯,堅持要自己付錢。店里的同志知道,不收錢,總理會生氣的,就收了10元。誰知周總理不肯,說:“10元錢怎么夠,要收足。”店員們商量了一下,加收了5元。不料周總理又說:“不夠的,要同一般顧客一樣收。”沒辦法,店里只好又收了5元。這樣收了20元。沒想到一個小時后,杭州機場來了電話,說總理上飛機前留下10元錢補交中午的飯費。于是店員把當天的午餐費按照牌價表仔細算了一遍,餐費是19元多一點。

“不能有以后,一講以后就止不住了”

周總理住的是舊房子,地面的方磚高低不平,泛潮泛堿,天花板和四周墻壁都已灰黑,門窗縫是用紙糊的。雖然這樣,但他一直不讓修繕。1959年,趁他外出,管理人員替他翻修了房子,裝上地板,換了地毯、窗簾、洗澡盆。沒想到,周總理外出回來,卻少有地發(fā)了脾氣,把有關同志嚴厲批評了一頓,并且憤然離去,不肯回家。有關同志多次認錯檢查,又請陳毅等老同志出面,周總理仍然不肯回家,并且主動在國務院做檢查,要大家吸取教訓,還專門召開會議做自我批評,要大家引以為戒。一些老同志勸說:“已經這樣了,以后注意就行了。”周總理卻說:“不能有以后,一講以后就止不住了。”結果,除了地板之類無法取走的東西之外,凡能取下來的東西都退回了公家。

簡樸起居

在秘書的記憶中,周總理和鄧大姐兩個人幾乎沒有個人家庭生活,西花廳既是辦公的地方又是居住的地方,在西花廳的日子基本就是工作。總理回到家就直接進辦公室工作直到晚上,他去睡覺的時候手里還拿著文件。早上起來時,他很少在客廳吃飯,都是到辦公室急急忙忙地吃。總理吃的東西很簡單,豆?jié){、粥、玉米糊、一塊面包。周總理和鄧大姐雖然一起住在西花廳,但是由于他們兩人作息時間不一樣,所以在一起的時間很少。雖在同一屋檐下,但兩人居然還得用寫信、打電話這樣的通訊方式進行溝通。大姐常常寫好紙條讓值班衛(wèi)士送給總理,或者打個電話問問總理吃藥了嗎,什么時候能回來。還有一種特殊情況,偶爾下午,鄧大姐午睡起來,看見總理沒出去,就扒著總理辦公室的門,探頭說一聲:“恩來啊,你是不是起來,該站著休息了。”

邢臺牽動總理心

1966年3月8日凌晨,劇烈的大地顫動將河北省邢臺地區(qū)的人們從睡夢中驚醒。前所未有的強烈地震,在數分鐘內使震區(qū)周圍約130平方公里的房屋全部倒塌,地面下陷斷裂,噴水冒沙,河堤破裂,鐵路橋梁破壞,電網一度中斷,四萬多人傷亡,直接損失5億多元。3月22日,邢臺地區(qū)寧晉縣又連續(xù)發(fā)生兩次強烈地震。突如其來的災難使世代生活的家園變成廢墟,危難中的邢臺人民渴望著生命財產得到救援。

  邢臺地區(qū)的嚴重地震災情迅速傳到黨中央、國務院。周恩來總理不僅馬上召開國務院緊急會議,對整個抗震救災工作做出安排部署,而且決定馬上前往災區(qū)視察,直接組織指揮搶險救災。地震發(fā)生的第二天下午,他乘專機抵達石家莊市,立刻聽取了省委和駐軍領導的匯報。當天晚上,周總理不顧旅途勞累,帶領河北省黨政軍負責同志連夜冒雨趕赴震中隆堯縣視察災情。在昏暗的馬燈下,周總理聽取了縣委和部隊同志的匯報。正在談話時,突然發(fā)生了強烈的余震,只見房屋搖晃,門窗作響,墻上的白灰和塵土掉落,大家立刻站起來,讓總理出去避險。周總理鎮(zhèn)靜地坐在那里,不慌不忙地說:“不要緊,大家要沉住氣。還是繼續(xù)談吧。”望著周總理那安詳的神情,大家的緊張情緒很快就消失了。周總理說:“我是代表黨中央毛主席慰問地震災區(qū)群眾的。我們今后的工作方針是不是這樣提出:自力更生,奮發(fā)圖強,重建家園,發(fā)展生產。”

3月10日下午3時,周總理從石家莊乘直升飛機去災情最重的白家寨視察。這時,大地還在頻繁顫動。總理不顧個人安危,視察災情,慰問群眾。在積雪未化的寒冷天氣,總理繞場半周,讓群眾背著風,而他卻迎著寒風站在木箱上,在一片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中向大家講話:“鄉(xiāng)親們,我們是社會主義的中國,大家一定要團結起來,戰(zhàn)勝地震災害!自力更生!奮發(fā)圖強!發(fā)展生產!重建家園!。”隨后,總理跨過縱橫交錯的地震裂縫,走進矮小的防震棚慰問受災群眾。隨后,他先后到寧晉縣東汪鎮(zhèn)、束鹿縣王口鄉(xiāng)、冀縣碼頭李鄉(xiāng)、寧晉縣耿莊橋、巨鹿縣何寨等五個重災鄉(xiāng)村走訪慰問。他還三次冒著余震危險親臨現場,要求有關方面探索地震規(guī)律,減輕地震損失。3月22日寧晉發(fā)生了強烈地震后,周總理再次對軍隊救災工作做出重要指示,要提高戰(zhàn)勝地震災害的決心和信心,與自然界作斗爭,要保持鎮(zhèn)定,要有冷靜的頭腦,才能掌握情況,研究對策,采取措施,最終戰(zhàn)勝地震災害。在周總理親自領導下,北京軍區(qū)立即組建了救災指揮機構,派出了兩個醫(yī)療隊開赴寧晉等重災區(qū),使災區(qū)人民脫離了困境,樹立了恢復生產,重建家園的信心。

  在邢臺地震災區(qū)視察的日日夜夜,周恩來總理充分顯示了一個人民公仆的形象、愛民情懷,深深感動了邢臺人民。他對人民群眾深情的問候、誠摯的囑托,把黨的關懷和溫暖送到群眾的心坎上,心情沉重的人們堅強起來,一些失去親人都不曾痛哭的人們感動的痛哭失聲。他的深切關懷,使災區(qū)人民真切地感到了“社會主義國家人民地位高”,并樹起了自力更生、為國減憂的思想,煥發(fā)了發(fā)展生產、重建家園的斗志;他的正確指揮,使災區(qū)人民把黨視為“救命恩人”和“主心骨”;他提出的抗震精神,使邢臺人民戰(zhàn)勝了前所未有的自然災害,取得抗震救災斗爭的偉大勝利。

與癌癥斗爭

1972年5月,周恩來在檢查身體時發(fā)現尿中有癌細胞,隨后被確診為膀胱癌,但他不僅繼續(xù)擔負著常人難以承受的繁重工作,而且承受著來自黨內外巨大的政治壓力,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在批判極“左”思潮、“組閣”、“反對經驗主義”等重大問題上進行了頑強的斗爭。他在毛澤東的支持下,逐步推舉鄧小平重新走上黨和國家的領導崗位,成為自己的接班人,為中國今后的前途和命運作出了重大貢獻。


  周恩來自1974年6月1日住院到1976年1月8日逝世,共做大小手術13次,平均40天左右要動一次手術。只要身體尚能支持,他仍繼續(xù)堅持工作。這一時期,他除了批閱、處理一些文件外,同中央負責人談話161次,與中央部門及有關方面負責人談話55次,會見外賓63批,在會見外賓前后與陪見人談話17次,在醫(yī)院召開會議20次,出醫(yī)院開會20次,外出看望人或找人談話7次。

1975年9月7日

  最后一次會見外賓

  從1975年6月以來,周恩來由于癌癥的折磨,身體極度消瘦,體重只剩下了30.5公斤。

  9月7日,周恩來不顧病情的嚴重惡化和醫(yī)護人員的一再勸阻,堅持會見了伊利耶·維爾德茨率領的羅馬尼亞黨政代表團。這是周恩來生前的最后一次外事活動。當談到自己的病情時,他坦然而又肯定地告訴客人:馬克思的“請?zhí)保乙呀浭盏搅恕_@沒有什么,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法則。他還說:我現在病中,已經不能再工作了。鄧小平同志將接替我主持國務院工作。鄧小平同志很有才能。你們可以完全相信,鄧小平同志將會繼續(xù)執(zhí)行中國黨和政府的內外方針。這次會見,只有短短的15分鐘。

周恩來

能不能哼一哼

病重期間,每當劇痛襲來時,周恩來緊緊握住醫(yī)護人員的手,不露痛苦的表情,并安慰和鼓勵他們:你們給我治療是個好機會,可以很好地在我身上總結經驗。現在還有那么多人受癌癥的折磨,我就不相信對癌癥沒有辦法,總有一天會突破的!他曾專門交代醫(yī)務人員:現在對癌癥的治療還沒有好辦法,我一旦死去,你們要徹底解剖檢查一下,好好研究研究,能為國家的醫(yī)學發(fā)展做出一點貢獻,我是很高興的。

  他問大夫:“我很疼,能不能哼一哼,叫喚叫喚?”


  1975年9月20日

  最后一次簽名

  9月20日,周恩來準備做住院后的第四次大手術。鄧小平、張春橋、李先念、汪東興和鄧穎超等來到醫(yī)院手術室外守候。

  周恩來清楚,施行這次手術的后果很難預測。在進入手術室前,他要工作人員找來自己1972年6月在中央批林整風匯報會上作的《關于國民黨造謠污蔑地登載所謂〈伍豪啟事〉問題》的報告錄音記錄稿,用很長時間仔細地看了一遍,用顫抖的手簽上名字,并注明簽字的環(huán)境和時間:“于進入手術室(前),一九七五、九、二十”。

  進入手術室時,周恩來大聲說:“我是忠于黨、忠于人民的!我不是投降派!”以表明自己在重大原則問題上遭受“四人幫”誣蔑時的嚴正態(tài)度。在場的鄧穎超要汪東興將此情況報告毛澤東。

  長達5個小時的手術,對極度虛弱的周恩來又是一次嚴峻的考驗,但他堅持了下來。手術過程中,醫(yī)務人員發(fā)現周恩來體內的癌細胞已擴散到全身,無法醫(yī)治了。鄧小平當即指示醫(yī)療組盡一切努力,“減少痛苦,延長生命”。10月24日,周恩來又做了第五次手術。這次手術后,周恩來再也沒能從病床上下來。

病榻上聽《紅軍不怕遠征難》

  這一年10月,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40周年。在鄧小平等支持下,北京軍區(qū)戰(zhàn)友歌舞團沖破江青一伙阻撓,在10月中旬重新演出由肖華作詞的長征組歌《紅軍不怕遠征難》。當長征組歌重新演出后不久,鄧穎超即打電話告訴有關部門:總理在醫(yī)院里很想再看一看、再聽一聽長征組歌。不久他收到了長征組歌的錄音帶。長征組歌,特別是那首《過雪山草地》,是周恩來十分愛聽愛唱的一首歌曲:雪皚皚,野茫茫。高原寒,炊斷糧。/紅軍都是鋼鐵漢,千錘百煉不怕難。/雪山低頭迎遠客,草毯泥氈扎營盤。/風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饑志越堅。/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這首頌揚紅軍英雄氣概和頑強斗志的歌曲,仿佛又一次把周恩來帶回過去那艱難困苦的歲月,成為鼓舞他堅持工作、忘卻病痛和勞累的巨大力量。

1976年1月7日

  留下了最后一句話

  1976年1月7日,周恩來病情繼續(xù)惡化,氣息已變得十分微弱,長時間處于昏迷狀態(tài)。醫(yī)療組成員、護理人員等晝夜守護在病房,隨時準備搶救。深夜11時,彌留中的周恩來從昏迷中蘇醒。他微睜雙眼,認出守在他身邊的吳階平大夫,用微弱的聲音說道:“我這里沒有什么事了。你們還是去照顧別的生病的同志,那里更需要你們……”這是周恩來留下的最后一句話。(摘自《新聞信息報》)

不要保留骨灰

在周恩來去世一周后,鄧穎超在同周恩來身邊工作人員、醫(yī)務工作者以及親屬的談話中,作了這樣的回憶:“我自己是共產黨員,我用無產階級的堅韌性,高度地克制我內心的痛苦,在他病中還要用愉快的精神和恩來一起同疾病作斗爭。當他知道自己的病不能挽救時,一再叮囑我,死后不要保留他的骨灰。這是我和恩來在十幾年前共同約定下來的。”“1958年,恩來首先把他死去的父親,我把自己死去的母親以及重慶辦事處的一些死去的同志的墳墓平掉,進行深埋。恩來還把他在淮安幾代親人的墳墓,也托人平掉,改為深埋,把土地交公使用。在中央作出人死后實行火葬這個決定不久,我們二人共同商定,互相保證,把我們的骨灰撒到祖國的大好河山去,撒到水里、土里去。”“他自己就曾經講過:人死后為什么要保留骨灰?把它撒在地里可以做肥料,撒在水里可以喂魚。他還主張人死了以后應該做尸體解剖。在他病重住院期間,他曾專門交代醫(yī)務人員:現在癌癥的治療還沒有好辦法,我一旦死去,你們要徹底解剖檢查一下,好好研究研究,能為國家醫(yī)學發(fā)展做出一點貢獻,我是很高興的。”“恩來對他的后事,曾經對我說過,喪儀要從簡,規(guī)格不要超過中央的任何人。”“一定不要搞特殊化。”

保守秘密

周恩來和鄧穎超1925年在廣州結婚,在半個世紀的風風雨雨里,他們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相濡以沫,堪稱一對模范夫妻。在這生離死別的最后時刻,他們之間該有多少要說的話啊!可是,他們談論的仍然是如何嚴于律己、遵守組織決定,如何為人民、為后代造福。至于他們認為不應該談論的其他“心里話”,始終沒有講起。鄧穎超回憶說:有一次,我們在一起交談,他對我說:“我肚子里還裝著很多話沒有說。”我回答他:“我肚子里也裝著很多話沒有說。”當時雙方都知道,最后的訣別不久就會殘酷無情地出現在我們的面前,然而我們把沒有說的話終于埋藏在各自的心底里,永遠地埋藏在心底了。


  他們一生嚴格遵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成為每個共產黨員學習的榜樣。

總理一家的收支

總理1976年1月8日去世后,工作人員整理了周恩來和鄧穎超兩人的工資收入和支出賬目。收入只有單一的工資和工資節(jié)余部分存入銀行所得的利息,別無其他進賬。而支出的項目比收入的項目要多一些,大體有這樣幾項:伙食費、黨費、房租費、訂閱報紙費、零用費(購買生活用品),特支:補助親屬和工作人員、捐贈費。
  
  從有記載的1958年算起,截至1976年,兩人共收入161442.00元。用于補助親屬的36645.51元,補助工作人員和好友的共10218.67元,這兩項支出占兩人總收入的1/4。
  
  這說明兩位老人對有困難的同志都給予補助,他們把同志們的困難看成自己的困難,對親屬、對同志體現了無微不至的關心和愛護。比如說,給周總理開車多年的司機鐘步云,因克什米爾公主號飛機失事遇難,多年來總理、鄧大姐都關心著他的家人。得知他的女兒結婚,鄧大姐給她送去300元作為結婚的費用。在60年代這300元可不是小數了。鄧大姐經常這樣講,拿自己的錢補助同志,也就節(jié)約了國家的錢,這些同志就不會再向國家申請補助了。
  
  周總理的月薪404.80元和鄧大姐的月薪342.70元,合起來是747.50元,在當時領導人的收入中,算是不少的。五位常委的工資都是一個級別,而夫人們的收入就不等了。總理和大姐沒有親生子女,經常把剩余的錢拿出一部分來補助他人。他倆除每月應繳納的黨費外再多余的錢,積蓄夠5000元就交黨費,在我到西花廳工作的期間,他倆曾三次交黨費共計14000元。總理去世后,兩人合計積蓄5709.80元。這以后,鄧大姐個人還交過3000元黨費。80年代,隨著工資的調整,鄧大姐收入增加,1992年7月最高達到過706.50元,她仍然堅持艱苦樸素的生活,仍然幫助有困難的親屬和工作人員,對執(zhí)勤部隊進行生活補助,捐贈希望工程、亞運會等。
  
  1992年,鄧大姐去世后,我們遵照她的囑托,把她所有的積蓄,包括已購買的國庫券550元,共計11146.95元,全部交了黨費。

 

聯合國秘書長下令降半旗

1976年1月8日,周恩來逝世時,設在美國紐約的聯合國總部門前的聯合國旗降了半旗。這是非常罕見的事。自1945年聯合國成立以來,世界上有許多國家的元首先后去世,聯合國還沒有為誰下過半旗。 當時的聯合國秘書長瓦爾德海姆站出來,就在聯合國大廈門前的臺階上發(fā)表了一次極短的演講,總共不過一分鐘。他說:“為了悼念周恩來,聯合國下半旗,這是我決定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她的金銀財寶多得不計其數,她使用的人民幣多得我們數不過來。可是她的周總理沒有一分錢存款!二是,中國有10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周總理沒有一個孩子。你們任何國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條,在他逝世之日,總部將照樣為他降半旗。” 說完,他轉身就走,廣場上外交官各個啞口無言,隨后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烏有之鄉(xiāng)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xiāng) 責任編輯:蟋蟀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tài)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胡錫進硬懟平原公子,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2. 李克勤|“深切緬懷毛主席,您永遠的學生王光美”:劉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說法做法意味深長
  3. 郭松民 | 也說“滬爺撐起一片天”
  4. 改開以來民間“順口溜”拾穗(一)
  5. 美國加州大火燒出了房地產金融騙局
  6. 選擇題:到底誰讓老百姓吃飽了飯
  7. 奴顏婢膝的學生與急眼了的老師
  8. 臥龍大橋擴寬:南陽人民的恥辱!
  9. 研究和評價“文革”,是否應該跳出個人恩怨、得失的小圈子?
  10. 否定前三十年,就是在否定偉大領袖毛主席!
  1. “深水區(qū)”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xù)集?
  4.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fā)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5.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fā)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2.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3.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4.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5.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6.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敢于戰(zhàn)斗,善于戰(zhàn)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眾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fā)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xù)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在线观看911国产精品 | 思思99热综合在线观看 |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欧美综合网 | 午夜麻豆视频一区二区 |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高清在线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四区五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