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勤(jixuie)題記:10月31日《揚州日報》發了一條有引人矚目的報道“揚州現存最早的毛主席語錄——《毛主席語錄識千字》現揚城 為1964年張愛萍將軍邗江蹲點時編印 ”。張將軍為南街村的發展和宣傳做過令人感動的工作,不久前熱播的電視劇《國家命運》里,有一首將軍作詞的歌曲《我們戰斗在戈壁灘上》,末尾一句就是“毛澤東思想永放光芒”!
張愛萍將軍陪同毛主席接見部隊指戰員
張愛萍將軍長期從事國防科學技術和國防工業戰線的領導工作,是我國國防科技事業的杰出領導者。
1955年12月,他參加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研究制訂全國科學技術遠景規劃工作,擬制了《關于十二年內我國科學對國防需要的研究項目的初步意見》、《關于軍隊內部建立科學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見》。
自1959年9月,先后任國防科委副主任、國防工業辦公室副主任,中央專委委員兼辦公室副主任,中央軍委委員,主持國防科技、裝備和國防工業工作,組織領導“兩彈一星”大協作、大會戰,先后4次擔任核試驗委員會主任委員、現場試驗總指揮,成功地組織了我國第一代地地導彈、首次原子彈塔爆、空爆及第三次原子彈爆炸試驗。
在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研制工作面臨嚴重困難的關鍵時刻,他深入全國各地的核工業單位調查研究,向中央建議集中全國力量,加速攻關,并呈報了《關于原子能工業建設的基本情況和亟待解決的幾個問題的報告》,為中央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他長年奔波在大漠深處、深山僻壤,與科學家、工程技術人員和參試部隊官兵工作在一起,生活在一起,為解決核試驗中的難題,嘔心瀝血,殫精竭慮,提出了許多關鍵的指導性意見。
1964年2月,任地地導彈專門領導小組組長,負責建立導彈作戰基地及組建導彈部隊領導機構的工作。
張愛萍在核武器試驗現場指揮
我們知道,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是在1964年10月16日北京時間下午3時,此前1964年9月27日,張愛萍作了一首詩《我們戰斗在戈壁灘上》,后來被譜成曲,在《國家命運》里參加核試驗的同志曾經激情演唱:
我們戰斗在戈壁灘上,
不怕困難,
不畏強梁;
任憑天公多變幻,
那管風暴沙石揚。
頭頂烈日,
明月作營帳。
饑餐沙礫飯,
笑談渴飲苦水漿。
我們戰斗在戈壁灘上,
自力更生,
奮發圖強。
敢想敢干,
突破尖端,
攀登科學技術高峰。
為祖國爭光,
人類解放。
毛澤東思想永放光芒!
巧的是,揚州的這本張將軍編的《毛主席語錄識千字》也是在1964年印的。
1960年代初,張愛萍將軍在邗江方巷社教蹲點時,從毛主席著作的基礎內容中節選編印而成,供當地農民學習之用。歷經數十載變遷,這本薄薄的小冊子帶著那段紅色歷史,成為揚州現存最早的毛主席語錄。
“當年,張愛萍為了幫鄉親們認字,在毛主席老三篇中選了千余個字,編成了《毛主席語錄識千字》,內容易懂,貼近農民生活,目的是為了讓群眾既能學到毛澤東思想,又能學到文化知識。”方巷文化站站長楊文龍手中,這本不起眼的小冊子四周略有破損,封面制作簡單,打開冊子,歷史仿佛一一再現。
據楊文龍介紹,《毛主席語錄識千字》印好后,方巷的社員群眾人手一本,張愛萍親自授課,同時組織力量動員社員們利用農閑和晚上到生產隊學習室學,或在田間地頭因地制宜學,還有的社員把《毛主席語錄識千字》串起來掛在胸前,一有時間就學,不懂的隨時請人教。
“經過努力,方巷的變化和發展翻天覆地,受到了全國關注,這里也成了‘示范基地’,前來學習的人們絡繹不絕。據統計,共有26個省、市的16萬人次來到方巷參觀學習交流。”楊文龍說。
“這本《毛主席語錄識千字》見證了張愛萍將軍引導揚州人活學活用的歷史。”業內人士表示,它是揚州現存最早的毛主席語錄,堪稱珍貴。
張愛萍有句名言:“我誰也不跟,我只跟真理!”
到了1994年他支持紅色企業家王宏斌領導的南街村,并親自到南街視察,給堅持走集體經濟,共同富裕之路的南街人民以極大鼓舞。
從獨立思考,敢作敢當性格上看,張愛萍上將有點像黃克誠大將,他們在毛主席逝世以后,對毛澤東思想的認識態度,更值得我們學習研究。
知情意,溝通從心開始:李克勤新華博客 http://jixuie.home.news.cn/blog/home.do
聽說寫,交流用腦把握:李克勤濟學網 http://www.like-qin.com/likeqin/index.asp
道器變通! 李克勤光明網博客http://blog.gmw.cn/17916
原文地址張愛萍:毛澤東思想永放光芒![2012-11-17 18:58]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