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追憶:徐向前總指揮送的馬救了他們收容隊

劉麗娜 · 2012-10-26 · 來源:遼寧日報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已故紅軍老戰(zhàn)士唐青山夫人追憶其過草地越岷山的崢嶸歲月。

 

  原標題:徐總指揮送的馬救了他們收容隊——已故紅軍老戰(zhàn)士唐青山夫人追憶其過草地越岷山的崢嶸歲月

 

  

 

  11月7日上午,沈陽的天氣在幾天寒冷之后,迎來了晴空高遠、萬物祥和的一天。記者帶著一種明快的心情,走進了一個軍人世家。這是沈陽一個普通住宅小區(qū)里的一套房子,室內(nèi)整潔明亮,就如同當天的天氣一樣明朗,女主人是位78歲高齡的優(yōu)雅女人,她叫吳玉清。吳玉清 1945年12月參軍,是已故紅軍老戰(zhàn)士唐青山少將的夫人。聽說記者來訪,吳玉清老人把記者讓到了家里的書房,書房內(nèi)整整一面墻的書架上,擺滿了有關軍事方面的書籍和各種回憶錄,書前面到處擺放著唐青山少將的遺照,墻上最顯眼的地方掛著唐青山和吳玉清兩位老人的金婚照。吳玉清老人望著這張金婚照,唏噓不已地給記者講起了唐青山少將在長征路上的那些艱苦卓絕的經(jīng)歷。

 

  在藏民中籌糧同時也播下革命火種

  1934年紅軍開始長征時,唐青山在紅四方面軍的第9軍教導師。由于受張國燾錯誤路線的影響,紅四方面軍先是南下然后又北上,因此曾三次過草地。1936年6月,紅四方面軍第三次過草地,唐青山被任命為第9軍教導師的收容隊隊長。

 

  當時紅9軍教導師駐扎在川西的乾寧地區(qū),與西康省府康定相距僅百余里,東臨大、小金川,西傍鮮水河、雅礱江。此次北上,從甘孜基地出發(fā),紅9軍位置靠南,自然成了后衛(wèi)。教導師又在紅9軍的最南端,是紅四方面軍駐扎地區(qū)的南部前哨,因此行程最遠。

 

  常言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為充分做好過草地的準備,各部隊開始緊張地籌集糧食。除上級的分配外,收容隊要自己籌集50頭牦牛、30副擔架、每人10公斤干糧、8雙草鞋,而其中最難的是籌集糧食。

 

  乾寧地區(qū)地廣人稀,當?shù)氐牟孛穸嘁苑拍翞樯?,種著少量青稞、蠶豆,過著十分貧困的生活,再加上國民黨反動派和當?shù)赝了?、頭人的反動宣傳,許多群眾見到紅軍就跑,使紅軍籌糧非常困難。紅軍戰(zhàn)士有時走出駐地百十里,尋找三四天,才能籌到幾頭牦牛、幾十斤青稞。盡管這樣,唐青山帶領收容隊的戰(zhàn)士們?nèi)匀粓詻Q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寧愿挖野菜充饑或餓著肚子,也不強征群眾的糧食,寧愿挨冷受凍,露宿野地也不占群眾的住房。在籌糧的過程中,戰(zhàn)士們還不斷宣傳黨的民族政策,讓藏族同胞了解紅軍、支持紅軍。

 

  當?shù)夭刈逋钍鼙膽?zhàn)亂之苦,從未見過像紅軍這樣好的軍隊。紅軍紀律嚴明,尊重少數(shù)民族風俗習慣,買藏民的糧食、牦牛,不僅價錢公道,足額付款,而且使用的全部是藏洋。藏洋是當時在康藏地區(qū)流通的一種銀幣,比普通的銀圓略小,可以從中間掰開,分成1/2或1/4使用,是當?shù)氐?ldquo;硬通貨”。由于群眾逐漸了解了紅軍,知道紅軍是為窮苦人打天下的軍隊,情況就有了好轉。有的藏民主動為收容隊提供線索,告訴紅軍哪里有牦牛、哪里有糧食,有的還熱情為紅軍當向?qū)?、做通?翻譯)。一些富人看到紅軍所到之處,不逼不搶,買賣公平,所以也拿出一部分青稞、牦牛、鹽巴等,賣給紅軍。

 

  收容隊不僅完成了長征的準備工作,同時也成了黨的政策的宣傳隊,在藏族同胞中播下了革命火種。

 

  過草地再難也要趕上大部隊

 

  7月上旬,紅四方面軍從乾寧出發(fā)北上,收容隊跟在大部隊后面。連續(xù)行軍20多天后,部隊到達四川阿壩地區(qū),進入了荒無人煙的茫茫草地。越往草地的腹地深入,情況越是不妙,污泥、爛草、臭水攪在一起,經(jīng)烈日一曬,氣味嗆人,一腳踩下去,“嘟嘟嘟”地直冒泡。遇到這樣的地段,必須順著前面大部隊走過的足跡,看準腳下的一墩墩塔頭草,才敢向前邁步,稍不留神,陷進爛泥潭里,再想爬上來就難了。收容隊進入草地的第3天就遇到了這樣的“大醬缸”。唐青山帶領收容隊的隊員們深一腳、淺一腳艱難地走著。在水草深的地方,根本辨不出前面部隊走過的痕跡。唐青山就拄著棍子,走在前面,為大家探路。

 

  草地里氣候變幻無常,時陰時晴,時風時雨,從天上飄來一片烏云,就會帶來一陣雷雨,有時還夾雜著冰雹。收容隊的同志們體單衣薄,一個個凍得嘴唇發(fā)紫。馬背上、擔架上已收容了幾十個病號。同志們怕?lián)苌系闹夭√柋淮笥炅苤又夭∏?,紛紛把衣服脫下來,給他們蓋上。擔架隊的同志們艱苦地跋涉著,再加上連日來草地行軍的饑渴、勞累,還沒到中午,大家的力氣就耗盡了。每到這時,唐青山就命令部隊停下來休息一下,讓每人喝上幾口水壺里剩下的水,吃點干糧繼續(xù)趕路。

 

  師部要求收容隊每天再晚也要趕到大部隊的宿營地,這樣收容隊可以經(jīng)常與師部保持聯(lián)系,將一些能夠堅持行走的同志及時送回原部隊,減輕收容隊的負擔;中途休息必須清點人數(shù),決不能丟下一名同志。這天,收容隊掉隊了。當夜幕降臨無邊草地時,他們還在泥沼中撲騰,一個個又累又餓,頭昏眼花。有的因高原缺氧,感到呼吸困難;有的是帶病堅持,走幾步就摔一跤。一副擔架,開始是兩個人抬,后來增加到四個人抬,走起路來人就像喝醉了酒,東倒西歪直打晃。師部的宿營地在哪里?還有多遠?誰也不清楚。黑燈瞎火的,大家也看不清路徑,只能按照行軍路線的大致方向,一點一點摸索著向前挪動。

 

  走著走著,突然有人高喊:“看———火光!”唐青山抬頭一看,真是火光!雖然光亮不大,卻透過黑沉沉的夜幕,照亮了大家的心頭。“同志們快走哇!先頭部隊發(fā)出信號了,正等著我們呢!” 唐青山興奮地大喊,想給大家鼓鼓勁兒。這時,大家都看到了遠方的燈火,連躺在擔架上的病號,也爭相抬頭張望。戰(zhàn)友們高興得忘了疲勞,三三兩兩地互相鼓勵著、攙扶著,急切地向那火光奔去。

 

  真是望著高山跑死馬啊!只見火光在前,緊走慢走,眼看著不遠就是不到。大家靠堅忍不拔的毅力,又走了小半宿,東方發(fā)白時分,才趕到師部宿營地。收容隊剛安頓下來,還沒來得及休息,大部隊又出發(fā)了,收容隊隊員趕緊又爬起來,緊跟在大部隊后面,開始了新的征程。

 

  越岷山徐向前送的馬救了收容隊

 

  千辛萬苦地走出了草地,高大巍峨的岷山又橫亙在眼前。到達岷山腳下,收容隊還剩下12副擔架,每副擔架上都抬著生命垂危的重病號,可是能抬動擔架的人卻越來越少。斷糧是最大的問題。出發(fā)時籌集的幾十頭牦牛,當它們身上馱帶的東西被吃完后,它們也被一頭頭地殺掉吃了。用于收容的馬匹,由于長途山地行軍,沒法掛掌,馬蹄子都磨成了肉疙瘩,再加上沒有草料喂,馬摔倒就爬不起來了,因此馬在不斷減少,最后也都被殺掉吃了。收容隊想在道路旁找點野菜都很困難,因為在他們之前,部隊過了一撥又一撥,找了一遍又一遍,等到收容隊經(jīng)過時,能吃的東西早就被走在前面的部隊吃光了。

 

  當時任紅9軍教導師政委的易漢文,了解到收容隊的情況后,讓警衛(wèi)員把他們僅剩下的半缸子炒面,留給了收容隊,囑咐唐青山在翻越岷山前,分給重病號吃。這時紅四方面軍的總指揮徐向前來看望收容隊隊員們。徐向前看到收容隊的情況后,立刻讓警衛(wèi)員把自己騎的棗紅馬牽過來留給了收容隊。唐青山不肯收,徐向前親切地說:“把它收下吧!你們現(xiàn)在處境很困難,任務很艱巨,還要把這么多同志一起帶過山哩。”

 

  遵照易漢文政委的指示,收容隊當晚在岷山腳下宿營。一場秋雨過后,深山里的夜晚,秋風陣陣,寒氣襲人,收容隊的同志們凍得直發(fā)抖,而且連一點吃的東西也沒有了。唐青山感到,只有指望這匹棗紅馬了。同志們聽說要殺這匹馬,都不忍心,紛紛要求:“這馬別殺,還是留它馱病號吧。”看著饑餓的戰(zhàn)士們,再看看那匹棗紅馬,唐青山心里說不出是什么滋味。

 

  這時,擔架隊的羅隊長焦急地向唐青山報告:“再不解決吃的問題,恐怕有人今晚就熬不過去了。”于是,唐青山狠了狠心,決定宰馬。宰馬,沒有屠宰的尖刀,只能用棍棒將馬打死。可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不忍心先下手。唐青山只好帶頭抓起一根木棒,閉起眼睛朝著馬的頭部掄了一棒子。大家這才含著眼淚,亂棒齊下,把棗紅馬打死了。

 

  戰(zhàn)士們圍在一堆堆篝火旁,用小刀把馬肉割成一條條、一片片,用樹枝挑著,在火上烤一烤,半生不熟地就吞下肚去。鹽巴、辣子面也早沒有了,加上心情不好,大家吃到嘴里,也不知道是個啥滋味。有的重病號咽不下馬肉,大家就把易政委留下來的半缸子炒面,和成稀糊糊,一口一口地給他們喂下去。就這樣,大家靠徐向前總指揮送的馬,渡過了難關。

 

  第二天天不亮,護理排長小王突然來到唐青山跟前,小聲說:“隊長,又有一個病號不行了。”這已經(jīng)是當天夜里犧牲的第6位戰(zhàn)友了。唐青山帶著收容隊的戰(zhàn)士們?yōu)闋奚膽?zhàn)友選擇了一塊避風朝陽的山坡,沒有棺木、沒有鐵鍬,他們把草叢扒開、踩平,將戰(zhàn)友的遺體并排地安放好,把烈士的衣帽整理好,再在上面蓋上些野草和樹枝,就算是安葬了。

 

  告別烈士的遺體,收容隊的全體隊員踏上了征服岷山的征程。爬山越嶺,對每個擔架隊員來說,都是十分嚴峻的考驗。盤山道彎彎曲曲,抬著擔架上山,特別難走。在險要地段,稍不留神,還有連人帶擔架摔下山的危險。抬擔架的同志,走一步,喘一喘,走不了幾步就得換人,有的抬著走著就昏倒了?;璧箷r,兩手還緊緊地握著擔架不放,怕將擔架上的病號摔下山去。

 

  越接近山頂,收容隊隊員們的行動越吃力,一個個汗流浹背,直喘粗氣。這時,總共還剩下6副擔架,大家對擔架上生命垂危的戰(zhàn)友十分關心,醫(yī)護人員跑前跑后,時刻觀察他們的病情,并鼓勵重病號堅持到底。唐青山鼓勵大家說:“徐總指揮把戰(zhàn)馬都送給了我們,無論多困難我們也要把病重的戰(zhàn)友送過岷山。”可是,眼看快到山頂了,有一個病號突然要求把他放下。唐青山走到擔架前看他時,他呼吸急促,斷斷續(xù)續(xù)地說:“我不行了,把我留在這兒吧,別再連累戰(zhàn)友們了。”“只要有一口氣,我們絕不會扔下一個同志!”帶著這種信念,大家又繼續(xù)抬著這個重病號前進。

 

  翻越岷山,盡管收容隊的全體同志作了最大努力,擔架上的6名重病號還是全部犧牲在岷山上了。一路上,收容隊共收容了上千名病號,其中有100多人犧牲在第三次過草地越岷山的路上。

 

  1955年,唐青山被中央軍委授予少將軍銜。他的夫人吳玉清說,唐青山始終沒有忘記長征路上犧牲的戰(zhàn)友,所以他更珍惜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他讓他的7個子女全部參了軍,他自己在同病魔作斗爭的過程中,始終微笑以對,自始至終保持著一個紅軍戰(zhàn)士大無畏的英雄氣概。

 

  唐明 本報記者 劉麗娜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烏有之鄉(xiāng)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wǎng)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xiāng) 責任編輯:sunz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tài)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走著走著,初心為何不見了?
  2. “當年明月”的?。浩鋵嵤侵袊说耐ú?/a>
  3.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4.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wǎng)友就笑了
  5.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6.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7. 元龍||美國欲吞并加拿大,打臉中國親美派!
  8. 為什么走資派還在走?
  9.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10.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深水區(qū)”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敢于戰(zhàn)斗,善于戰(zhàn)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xù)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fā)現(xiàn)的時候已經(jīng)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chǎn)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jīng)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shù)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fā)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chuàng)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nóng)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xù)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日本一区二区三不卡精品区免费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主页 | 婷婷久久丁香五月综合色 | 五月天桃色国产麻豆 | 亚洲成a人v电影在线点播 | 中日欧美精品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