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早上,特朗普加了對等關稅后,我還特意發了個早上的短評,提醒“這次世界金融危機的導火索可能就是這個”。
4月3日晚上詳細分析對等關稅的文章,也提醒過,全球金融市場開始出現流動性危機波動。
而我們昨晚6點公布的反制措施,是直接戳向了美國的金融死穴,在美國金融市場開始出現流動性危機時,我們在這個節骨眼出臺反制措施,會放大美國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危機,所以連著兩天,美股出現暴跌。
(1)美股暴跌
4月3日,納斯達克跌了5.97%;
4月4日,納斯達克跌了5.82%;
兩天就跌沒了11.44%;
2月18日以來,納斯達克的累計跌幅已經達到22%,步入技術性熊市。
標準普爾500在4月3日跌幅為4.84%,4月4日跌幅為5.97%,距離觸發熔斷的7%門檻,只差一步之遙。
道瓊斯指數這兩天的跌幅也達到9.26%,美股三大指數無一幸免。
而且,這兩天不但美股跌,黃金也跌了。
黃金在4月3日跌了1.54%,在4月4日跌了2.52%;
我很早分析過,可以把美股和黃金同步大跌,作為流動性危機爆發的信號。
流動性危機爆發時,大部分金融資產價格都會跌。這是因為全球金融市場有龐大的衍生品市場,都是高杠桿交易,一旦某一市場出現劇烈波動時,很容易出現大面積爆倉,而出現連鎖反應。
比方說,美股一旦大跌,導致一些機構和對沖資金爆倉,那么這些機構為了避免被強制平倉,就需要賣出其他金融資產,來進行補倉。
那有沒有資產會在流動性危機里漲呢?
倒是有,就是大型經濟體的國債。
這是基于一旦爆發流動性危機,市場預期各國都會進行降息大放水來補充流動性,所以會推動國債收益率下降,進而讓國債價格上漲。
所以一旦爆發流動性危機,國債收益率往往會跌,國債價格會漲,市場避險資金會涌入國債市場。
強調一下,這不代表我看好美債,只是對過去一個月正在發生的事情做一個說明。
但這波世界金融危機里,美債問題就是最大的一個地雷。
而且我注意到,昨晚我們宣布反制后,美債價格是不漲反跌。
如上圖,昨晚6點后,美債收益率反而上漲了,也就是美債價格下跌。
這在以往的流動性危機里,是不常見的。
這說明,市場對美債的信任度是在降低的。
而且,2020年3月的流動性危機里,美元指數是出現驚人的漲幅。
但這波流動性危機里,美元指數整體反而是跌的。
4月3日,美元指數大跌1.6%,雖然4月4日反彈了0.9%,但整體仍然是下跌趨勢。
這說明這次流動性危機,美元資產反而成了加速拋售的對象。
此外,這兩天不單單是美股和黃金跌,原油也出現大跌,而且是跌得最恐怖的。
(2)原油
國際原油價格在4月2日之前,還連續漲了十幾天。
但4月3日,布倫特原油價格暴跌6.86%,4月4日布倫特原油暴跌5.82%,兩天跌沒了12.77%;
國際原油期貨市場,都是高杠桿交易,而且交易規模很大,一旦國際原油價格出現暴跌,是很容易加劇流動性危機。
而很巧的是,這次在全球金融市場開始出現流動性危機的苗頭,并且國際油價大跌之際,歐佩克+卻宣布增產石油。
歐佩克+現在主要就是沙特和俄羅斯說的算。
我查了下,歐佩克+的增產聲明是北京時間4月3日19點左右發布的,當時特朗普已經宣布加了對等關稅,國際油價開始暴跌。
所以,這波國際油價暴跌,主因是特朗普加高額對等關稅,加劇市場對于世界經濟衰退的擔憂。
而歐佩克+的增產聲明,是對油價大跌,起到了推波助瀾的效果。
那么有朋友就不太理解,沙特和俄羅斯為什么要在國際油價暴跌后,才去宣布增產,這不是會加劇國際油價暴跌,這對沙特和俄羅斯有什么好處?
其實答案很簡單,就是給美國流動性危機添油。
這是有先例的,2020年3月9日之前,國際油價已經大跌一波,美國開始出現流動性危機時。
而就是在這個時候,俄羅斯和沙特唱雙簧打石油價格戰,也宣布增產。
這讓2020年3月9日,國際油價單日暴跌26%,徹底引爆美國流動性危機。
當時我就第一時間分析,這是俄羅斯和沙特在唱雙簧,戳美國金融死穴。
但有一些潛意識就認為美國贏麻了的大V,反過來分析是美國和沙特唱雙簧,想搞死俄羅斯。
但過去幾年,俄羅斯和沙特通過歐佩克+一直在增產減產問題上同進退,其實可以明顯看出,俄羅斯和沙特關系很不錯。
所以,這次干脆演都不演了,不說打石油價格戰,直接通過歐佩克+名義宣布增產。
2020年在油價大跌時增產,這次還是油價大跌時增產,一次還可以說是巧合,兩次這樣就不是簡單巧合,就是故意的。
說白了,2020年,沙特還得演一演,給美國點面子。
2025年,都不需要演了,這也說明美國霸權在衰落。
而且俄羅斯確實有搞金融戰的高手,2020年就戳了美國金融死穴,逼美聯儲無限印鈔,用掉最大一張牌。
這次還繼續戳美國金融死穴。
那么可能還有人會問,這樣戳美國金融死穴,對沙特有什么好處?
沙特過去這十幾年,每次打石油價格戰,都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搞垮美國頁巖油產業。
比方說,2015年沙特跟美國打石油價格戰,也是為了攻擊美國頁巖油產業。
因為美國頁巖油有一個致命的問題,就是成本太高,投入太大。
因為投入大,所以需要靠巨額融資來維持擴張。
因為成本高,一旦打石油價格戰,首先垮掉的就是美國頁巖油產業。
沙特和俄羅斯的石油開采成本都遠低于美國頁巖油產業。
2020年國際油價暴跌,讓美國頁巖油產業出現大面積倒閉,這讓美國活躍石油鉆井數量從疫情前的800口,驟降到200口,只剩下1/4。
哪怕經歷2022年國際油價暴漲,美國頁巖油產業也不敢再舉債擴產,原因就是美國頁巖油產業前腳一擴產,沙特和俄羅斯恐怕后腳又要唱雙簧打石油價格戰了。
所以,現在美國活躍石油鉆井數量也只有489口,仍然只有疫情前60%的水平。
現在美國已經是世界最大的石油生產國,所以跟沙特是形成了直接競爭關系。
至于為什么不是美國和沙特唱雙簧,來搞垮俄羅斯石油。
原因是沙特和俄羅斯如果真要打石油價格戰打垮對方,最先死的還是美國頁巖油產業,俄羅斯的石油開采成本雖然也比沙特高一些,但遠低于美國頁巖油的成本。
所以,對沙特和俄羅斯來說,最優先的選擇就是先打垮美國頁巖油產業,這是符合沙特和俄羅斯的根本利益。
而且,2020年,國際油價暴跌加劇了流動性危機,迫使美聯儲無限印鈔,這讓美國頁巖油產業大面積倒閉后,國際油價從2021年開始就持續大漲。
這個過程里,俄羅斯和沙特是獲得了更大的收益。
所以,每次俄羅斯和沙特增產來降油價,都是確定油價大跌趨勢形成后,干脆就是順勢而為,一降到底,把美國頁巖油搞垮,從而在下一輪石油上漲周期里,占據主動。
這也是為什么,是在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之后,歐佩克+才宣布增產。
不過,這次歐佩克+宣布增產后,馬上有些骨子里覺得美國贏麻了的大V,煞有其事的分析,這是沙特在配合美國增產,兌現特朗普降通脹的承諾。
甚至還有人分析稱,美國兩個航母戰斗群在中東部署的原因,是逼中東增產降油價來穩通脹,對沖加關稅的負面影響。
這種分析乍一看好像有點道理,特朗普確實有過降通脹的承諾,但實際卻忽略了根本問題。
1、美國當前通脹最大問題在于服務業通脹,所以刨除了能源和食品價格的核心通脹率一直是高于通脹率的。
2、美國近期增兵中東,是為了威脅伊朗,而不是要威脅沙特。以美國增兵中東,得出逼迫沙特增產的結論,并不靠譜。
3、這次宣布增產的是歐佩克+是包括俄羅斯的,不是沙特自己單方面的決定。
4、油價大跌后,美國頁巖油產業又要面臨虧本局面,一旦出現類似于2020年或者2008年的油價大跌局面,美國頁巖油產業可能又要大面積倒閉。
5、特朗普背后金主是有油氣資本,油價大跌,并不利于特朗普背后金主利益。
總體來說,特朗普雖然的確有降通脹的承諾,但美國的通脹問題,也不單單這是靠降油價就能解決的。
而且,油價在一個小范圍內下跌,可能還符合特朗普的意圖,但油價這樣持續大跌,肯定是不符合特朗普背后油氣資本的利益。
更何況,在美國當前出現金融流動性危機的情況下,油價大跌,會加劇美國流動性危機。
這兩天美國已經稱得上是小型股災了,這讓特朗普是焦頭爛額,特朗普不至于以這種自殘的方式來下大棋。
不得不說,特朗普贏學的最高境界就是,特朗普自己不用說贏,就有一大堆人腦補特朗普贏。
其實也不單單是特朗普。
每次國際局勢上,出現一些明顯對美國不利的事情時,國內總有些大V,會自動腦補出美國贏麻了的結論,總覺得美國在下大棋。
哪怕特朗普團隊已經明顯是一個草臺班子,但仍然很多人會覺得特朗普在下大棋,這顯然是不靠譜的。
(3)警惕
就目前這兩天情況來說,還只能算是小規模的流動性危機,跟2020年3月那次還沒得比。
2020年3月,美股是出現連續4次熔斷,國際油價單日大跌26%,黃金在9個交易日里也跌了12%;
相比之下,現在還只能算是流動性危機的預演。
但后續這場流動性危機,可能會愈演愈烈。
疊加特朗普這樣瞎搞貿易戰,會讓國際金融市場的避險情緒越發濃厚,誰也不敢預估這場世界金融危機的規模,最后會擴散至多大規模。
至少目前國際金融市場的走勢,跟2008年是越來越像。
而且很可能是不止于2008年,是可能跟1974年和1929年的世界經濟危機相提并論。
在當前充滿不確定性的國際形勢下,我們最好還是提高風險意識,做好個人預期管理,保持平常心去應對。
危機危機,危中有機。
怎么轉危為機,就看我們如何提高個人抗風險能力。
這樣當危機爆發到高峰時,我們才有機會轉危為機,而不是被動承受。
當然,我也無法保證自己的觀點100%準確,僅供大家參考。
但總體來說,在高風險的金融市場里,提高風險意識,無論如何都是沒有錯的。
小心駛得萬年船。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