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殖民時代,英國、法國等西方殖民主義國家,是靠“堅船利炮”,四處搶劫,殺人放火,販賣毒品,販賣人口,種族滅絕。
新殖民時代,以美國為代表,其殖民的方式,不再是公然四處搶劫,那樣名聲不太好,有可能刺激共產主義,引發民族主義的激烈反抗。于是,以美國為代表的新殖民主義就改變了殖民方式,其最主要的方式,就是投資!
換言之,來自美國的所謂金融資本,或者說叫引進外資,與當年英法聯軍的販賣毒品、販賣人口、種族屠殺、四處掠奪,具有同樣的性持和結果!也的確會發生屠殺、販毒、販賣人口、種族滅絕。迎接來自美國的金融資本,如同迎接對本國本民族同胞的屠殺、販賣,迎接種族滅絕!
要對其他國家投資,就必須有一個前提條件:
第一,這些被投資的國家必須忽略貨幣發行權,使其不知道如何發行貨幣。
第二,這些國家必須市場化,市場化越徹底越好,因為市場化才會大大增加對貨幣的需求;如果這些國家公有制,或者是小農經濟,不使用貨幣或很少使用貨幣,那么,新殖民主義也沒有搞頭。
第三,美國金融霸權再通過投資,控制這些國家的貨幣發行和流通,發展這些國家的經濟,當然,這種被美國扶植起來的經濟,必然是殖民地性質的,必然是外向型的。
第四,對于中國這樣曾經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國家,就必須“央行制度”、政經分開、經濟與貨幣分開,發展金融市場、金融國際化、金融市場化,然后,美國對中國金融大量投資,通過控制龐大的金融市場,用極其隱蔽、欺騙的方式,篡奪人民幣發行權和流通控制權。
第五,全方位的理論欺騙,因為美國控制了這些市場化國家的貨幣發行和流通,所以,可以隨便在這些國家制造“流動性不足”,制造經濟危機,遏制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掌握這些國家的政治命運。
關于新舊殖民主義的區別,早在文革期間,中國就有極其完備和深刻的研究。
那么,打破新殖民主義的思路,也很簡單,反其道而行之即可:一是大力發展公有制經濟,減少對貨幣的依賴。
二是建立、維護和鞏固貨幣主權,廢除所謂央行制度和貨幣“錨”論,由政權控制貨幣發行和流通,并按照公有制和民族經濟發展需要決定貨幣發行的數量、領域、對象、方式、時機,并由公有制工農商業體系負責回收貨幣,維護貨幣的信用穩定。
三是在對外貿易中,盡量不使用美元,盡量爭取本國貨幣在對外貿易中的結算、支付、計價資格和權益,并由主權銀行承辦相關業務;在未能爭取到結算、支付資格和權益之前,嚴格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四是切斷美元金融資本的流通,防止美元金融資本侵略本國。
五是在經濟、貨幣和金融理論上,一定要清醒,要堅決清理買辦思維。
以上五點,與美元霸權這種新殖民主義的利益,是完全對立的!美元霸權,或者說新殖民主義,本質上是寄生蟲經濟,沒有強大的經濟寄宿體,這種經濟就無法生存。那么,美元霸權為了生存,就必然在以上五個方面,與其他國家特別是中國發生激烈的斗爭。
一個是要堅持收復主權,一個是要打破主權;一個要獨立,一個要侵略,這個矛盾是無法解開的。
美元昨天(2024-09-19)宣布降息以來,中國的輿論場上立即出現評論高潮,絕大多數人認為應該趁此機會,打開大門,吸引美國金融資本,增加人民幣的“流動性”。我有些很好的朋友,很堅定的愛國者,居然也持這種觀點,形同迎接一場針對本國同胞的屠殺、販賣,而這些人居然是真誠的愛國者,可悲呀。
一個基本的現實是,由于中國的經濟、貨幣、金融理論均來自美國,是美國新殖民主義對中國的經濟欺騙的關鍵環節,就是說,中國的相關理論,整體上是買辦性的。所以,中國的輿論場上,仍然是買辦性言論為主流。并不是說發表這些評論的都是買辦,或許,他們本意也不想當買辦,但是,由于他們不能掙脫買辦性的經濟、貨幣、金融理論,所以,他們自然不自然地發表了買辦性的評論,客觀上充當了美元金融霸權的幫兇、打手。
恐怕,從理論上清算買辦認識,應該是打破美元霸權的最關鍵一役。這一役,由于美國金融霸權的長期布局,中國經濟理論的教材、宣傳、專家、學者,均有相當程度的買辦性,獨立自主性極弱,尤其在幣與貨的關系上,問題很大,這一仗并不好打。
昨天,我評價了“@粒子老師”的觀點,今天,我再評論一下公眾號“@政事兒”發表的徐立凡的文章,應該算是官方的文章。
徐的文章,整體上仍然是買辦思維,沒有貨幣主權意識,沒有認識到對美元霸權對中國經濟的寄生關系及具體渠道,在貨與幣的關系上,顯然是認為貨決定了幣,整體上沒有跳出美元霸權的圈子來分析、思考、判斷美元的加息降息問題。
徐立凡說:美聯儲關注的主要政策目標是支持充分就業和讓通脹率達到2%的溫和水平。
徐立凡的這個判斷,我認為是聽信了美國方面的說法,嚴重缺乏獨立思考,沒有意識到新殖民主義的本質特征是殖民,本質手段是對外輸出金融資本。所以,徐立凡自然意識不到美國的此次降息,是為了更大規模地對外輸出金融資本,為其他國家提供“貨幣流動性”,以發展這些國家的經濟,是為了掠奪其他國家。他和“粒子老師”的邏輯是一模一樣的。
徐立凡說:在目前的國際金融格局下,美聯儲的決策在全球央行中具有指標性意義。因此,美聯儲降息對于全球市場勢必產生重大影響。
這句話過分夸張了美聯儲在全球經濟的影響力。憑什么美國降息對中國央行有指標意義?這不是典型的買辦思維嗎?
徐的這句話如果成立,就必須有一個前提,就是本文上面列舉的五個條件。關鍵的一條,就是必須允許美元金融資本自由流動,即必須允許華爾街金融寡頭的重要投資、資管機構,可以在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投資!這些金融機構,大致有貝萊德、先鋒領航、黑石、橋水、瑞銀、運通、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等,數不清的“天使投資”“風險投資”,當然也包括花旗銀行之類的美國銀行。
如果中國堅決拒絕華爾街金融寡頭的投資,美元金融資本不能自由進出中國,那么,美元的這次降息,對中國經濟發展是沒有什么影響的!而且,中國和全世界都應該也必須屏蔽美元加息對本國經濟的影響,堅決不能讓美元金融資本流動到本國。中國及全世界要增加“流動性”,可以獨立自主地發行貨幣,并不需要引進美元金融資本。
為此,中國為了發展國有經濟和民族經濟,就必須防止美元金融資本進入中國,一分也不行。
但是,徐立凡卻說,“美聯儲降息后,美國之外其他國家可以獲得更大的貨幣政策調整空間。”
徐顯然是認為,中國應該采取措施,接納華爾街金融寡頭的新一波金融投資。徐的觀點,顯然和“粒子老師”、吳曉求、田軒等人的“中國金融國際化、金融市場化、金融法治化”的觀點,不謀而合,完全迎合了美元這次降息的意圖。
徐立凡說,“美聯儲降息也有助于國際資本重新流向新興市場。”他倒是看出了美國這次降息的真正意圖是對外輸出金融資本,但是,顯然,他并不反對甚至還熱烈歡迎“國際資本重新流向新興市場”,那當然包括流向中國這個新興市場。
徐立凡的言論配合了華爾街金融寡頭的新殖民主義侵略計劃。
徐立凡還引用了摩根大通的研究:“摩根大通(美國商業銀行)的研究表明,過去美聯儲結束加息周期后的兩年,新興市場特別是股票市場通常都會有較好的表現,平均收益率高過發達經濟體。”
摩根大通這類金融殖民的大鱷很有意思,它并不諱言對其他國家的覬覦,只是它把這種覬覦,包裝成是對“新興市場”的“拯救”,是對“新興市場”國家的“支持”,掩蓋了殖民掠奪的本質。顯然,所謂對新舉市場的支持,其實是一粒毒藥。徐立凡并不認為這是毒藥,他反而認為這是“新興市場”國家的“滋補品”。
徐立凡說:“再如,在大國博弈加劇、美國搭建“小院高墻”“圈子經濟”的現實背景下,國際資本流動已不如過去暢通。”這時,徐立凡完全站在美國新殖民主義的立場上說話了。“國際資本流動”不如過去暢通,那不是美國所希望的,那恰恰是“新興市場”國家對美元霸權的新殖民主義有了警惕性,正在努力推動去美元化的結果。美國金融霸權,是全力推動其金融資本的“自由流動”!這是其殖民的全部秘訣所在。徐立凡所謂的“國際資本流動”,指的華爾街金融資本的流動,切斷華爾街金融資本的流動,是全世界打破美國新殖民主義的關鍵舉動!是正確的,也是正義的。顯然,徐立凡對這種正義的舉動,是反對的,他很希望華爾街金融資本在全世界的流動,重新“暢通”起來。
徐立凡最后說,“中國經濟過去的發展也表明,其增長曲線與美國加息降息周期并非完全同步,練好內功才是關鍵所在。”
這句話,有些應付讀者,給自己抹上了一層愛國的色彩。什么叫“練內功”?難道“金融國際化、金融市場化、金融法治化”,是“練內功”?難道讓政府和企業到所謂國際國內金融市場上融資、中國的主權銀行不對中國企業貸款卻讓它們去借外債、取消在華美資金融機構的業務范圍限制、持股比例限制、投資額度限制,是“練內功”?絕不是,這不是“練內功”,這是“練外功”,這是練買辦資本的功。
正確的“練內功”,就是發展壯大公有制,當前應該是做大做強做優國有企業和民族企業,清算華爾街金融資本和買辦金融資本,廢除央行制度,將人民幣發行和流通控制權從所謂央行手中收歸于人民政權,爭取人民幣在對外貿易的結算、支付、計價權,保持國際收支平衡,并由國有主權銀行承辦這些國際支付、結算業務,不能由美國金融機構或其他類型的金融機構承辦中國的對外貿易結算、支付業務;組建獨立于SWIFT體系之外的新的世界經濟往來結算、支付體系;重中之重、關鍵的關鍵,堅決不能引進華爾街金融資本!
徐立凡的所謂“練內功”,顯然不及于此。
有網友給我傳來日本人的觀點,也是對資本自由流動與聚焦持反對意見的。這位日本學者,是有見地的,比中國的主流經濟學家更有洞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