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認識當前中國經濟、貨幣、金融、貿易形勢,以及由此產生的中美之間殖民關系,要有一個“座標系”作為參照,即主席時代的經濟、貨幣、金融、貿易的偉大實踐和偉大成就,特別是這些實踐和成就所體現的經濟、貨幣、金融、貿易斗爭的規律和原則。所謂規律,即社會主義經濟、貨幣、金融、貿易的本質、特點和相互關系;所謂原則,就是在認識到社會主義經濟、貨幣、金融、貿易的本質、規律、特點之后,在這些工作和斗爭領域應該堅持的指導原則。分析近四十多年,我們在哪些方面違背的這些原則,為什么違背這些原則,是因為對經濟的本質、規律、特點認識不清,還是我們國家在發展經濟中,立場上偏離了中國人民。
一、研究問題必須從實際出發——以毛主席的經濟思想為“座標系”
“人的正確思想從哪里來?”主席說只能從實踐中來!不能從書本上來。從實際出發,而不是從理論、概念出發,這是我們必須遵守的一個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方法論!很多人是尊重這個方法論的,但是在實踐中,卻有意無意地忽略了這個方法論。
即是說,我把毛主席時代,特別是上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中國的經濟實踐,作為我的“座標系”,把當前的中國經濟、貨幣、金融、貿易政策,及由此產生的中美關系,放在我的“座標系”里,找出問題,并在這個座標的指示下,解決問題。
“老馬識途”,當我們迷路時,我們找一匹老馬,讓他給我們帶個路。
主席時代中國在經濟、貨幣、金融、貿易方面的實踐,擇其大者如下:
一是突出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衛生、外援、反霸等工作,重點突出,齊頭并進,結構有機,整體上各領域成比例、高速度發展,社會主義高歌猛進,戰無不勝,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致、互相支持,各領域均取得世人矚目、前無古人、不可思議的偉大成就,且既無內債,也無外債,人民群眾生活、教育、醫療保障水平不斷提高。那是一個偉大、光榮、正確的時代。因此,我把當時的相關經濟、貨幣、金融、貿易政策作為“座標系”作為指導。
二是全民所有制和勞動人民群眾集體所有制,占據了當時經濟的絕對優勢,同時,還鼓勵個體生產,甚至對小型手藝人不收稅。
三是銀行歸財政,即銀行僅僅是財政之下的負責貨幣發行的部門,根據財政和經濟發展需要發行貨幣,而不是個獨立于財政的機構,更不是掌握貨幣發行權的機構。
四是人民幣取得了在對外貿易中的結算、支付權利,避免了國外貨幣動蕩給中國外貿易造成的損失。這是個石破天驚的成就,即使是今天,還有許多人無法理解、不敢承認這個歷史事實,他們被“美元是世界貨幣”徹底地俘虜了。
五是人民幣不出國門。這和當前的人民幣離岸政策、建立離岸人民幣交易中心的政策,是對立的。
六是中國人民政府控制了人民幣匯率。這和當前人民幣匯率由所謂市場決定,也是對立的。
七是對貨幣兌換采取了嚴格限制的原則。這和當前人民幣自由兌換的政策,也是對立的。
八是決不引進外資。這和開放金融、取消在華外資金融機構的一切限制、讓地方政策和重要企業到國際金融市場上融資、讓優質企業向美國金融機構借債,也是對立的。
九是國際收支平衡。這和“出口創匯”、儲備美元等政策,也是對立的。
十是適當支持英鎊、法郎,使之相對穩定,也是對英法經濟穩定的支持。
十一是大力發展對西方國家,甚至是對日本、美國的貿易。在美國敵視新中國時期,中國的出口貿易拒絕收美元。
十二是決不儲備外匯,凡貿易順差,及時購買西方的黃金運回國內。
尤其需要提醒的是,主席身前最后十年,也正是中國各方面突飛猛進、成就最偉大的時期,這個時期的歷史事實、政策經驗,被徹底淡化、抹煞、否定,被認為是“死路一條”。所以,很多同志沒有掌握主席的經濟、貨幣、金融、貿易思維,甚至無法理解這種思維。
二、主席經濟思想給我們提出的問題
一是人民幣究竟是怎樣發行的?大家知道,當時中國沒有那么多黃金,人民幣與黃金也不掛鉤。人民幣沒有“錨”,但卻保持了世所無有的穩定,甚至還有在對外貿易中取得結算、支付權,按照當前的貨幣理論,這是無法解釋的。而且,當時人民幣發行量很少。那么人民幣是依據什么發行的?
二是雖然中國人民幣發行量很少,但是,中國經濟建設并不缺錢,而是可以隨心所欲地把尖端工業、重工業、軍工業、農業、科研、教育、衛生、基建、外援等經濟工作齊頭并進,捷報頻傳。且,基本不存在貧富差距、地區差距,甚至城鄉差距也不太大。
三是主席從來不搞引進外資、不搞市場換技術,不開放中國市場,但中國科技突飛猛進。說主席時代“閉關鎖國”,其實在針對美國金融資本上,是客觀的!主席時代,中國對美國金融資本,的確是閉關鎖國的。有能力對美國金融資本閉關鎖國的,還有蘇聯及其陣營內的國家。
四是主席時代的經濟、貨幣、金融、貿易等實踐和成就,被刻意地抹煞、淡化、遺忘了。
五是整個上世紀80年代,中國下馬了主席時代制定并推動的諸多尖端科研項目。回頭一看,中國開放市場,并沒有用市場換來技術,相反,還毀掉了相關技術。今天,中國在科技領域取得的成就,都不是用市場換來的,都是在堅持不對外開放的情況下,自力更生獲得的。
三、改開后的變化及后果
一是央行制度。即,把人民銀行從財政下獨立出來,又恢復了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等。
二是黨政分開、政企分開,政府和銀行分開,發展金融市場。接受美國人的建議,搞西式央行制度。
三是切斷對公有制經濟的貨幣支持,打擊公有制經濟,以產權不明晰為借口,瓦解公有制,化公有制為“國有制”,再進一步以股份制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為名,化國有制為私有制。
四是開放市場、開放金融市場,金融市場化、金融國際化、金融法治化,引進外資,取消在華外資金融機構的一切限制,與國內金融機構一視同仁,甚至賦予外資金融機構以特權,壓迫本國金融機構。
五是發展房地產、股市、債券、基金、理財、信托、保險、再保險、虛擬貨幣市場,發展匯率市場。
六是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SWIFT體系,完全拋棄人民幣在對外貿易中的結算、支付資格,接受美元壟斷中國對外貿易的結算、支付權,甚至由美國金融機構承辦結算業務。
七是很大程度上貨幣自由兌換,政府和央行放棄對匯率的管控,人民幣匯率由市場決定。
八是放棄了人民幣不出國門的原則和國際收支平衡原則,儲備巨額美元外匯。
結果是什么呢?財政赤字,地方開始發不出工資。四座大山。人口危機,中國國際影響力下降,國際聲譽嚴重受損,被美國為首的新殖民主義“卡脖子”,科技停滯不前,社會不安定,人民生活困難,買辦資本橫行。甚至被美國稱為“亞洲病夫”,整體上很被動!
相比之下,美國方面則咄咄逼人。銀河號事件,臺海危機,炸館,撞機……
中國與國際接軌之后,相對于毛主席時代,中國就從美國霸權的反對者,變成了美國霸權的最大支撐,美國霸權當然猖獗(1990年代后期到本世紀前十年)。
四、中美經濟關系的本質及反霸的戰略方針
總體看,美國工業和科技嚴重萎縮,中國工業和科技近年突飛猛進。美元失去了信用基礎,美國政府和華爾街金融寡頭也不擇手段拒絕履行對美元的信用責任。而中國商品和服務能力和潛力巨大,有履行人民幣信用的能力,中國政府也擔起了履行人民幣信用的責任。
美元霸權因為寄生于中國經濟之上而茍延殘喘,中國因為美元霸權的寄生而發生經濟困難。中國是相當程度上是美國的金融殖民地,美國是中國經濟體上的巨大的寄生蟲。中國在金融領域的買辦勢力,是美元霸權成功寄生于中國經濟之上、制造中國經濟問題和災難的元兇。必須如此區分敵友,制定正確的金融戰戰略方針和指導原則。
現在的問題在于:
一是中國主流社會并沒有認識到美元金融資本毫無信用的本質,也沒有認識到中國過度履行了對人民幣的信用責任,甚至還履行了對美元的信用責任。
二是沒有認識到,美元通過中國央行制度、貨幣金融化、金融市場化、金融市場國際化的政策,人民幣的發行和流通控制權均相當程度上掌握在美元霸權手中,意味著美元霸權寄生于中國經濟之上,并以中國經濟為加油站、中繼站、接力站,向全世界殖民,甚至利用中國的經濟支撐,對中國采取遏制政策。
三是沒有認識到,美元循環的兩個環節:一是通過對中國輸出金融資本,控制人民幣發行和流通控制權,掠奪中國資源、并購中國企業、采購中國商品、壓榨中國勞動、扭曲中國經濟結構、打擊中國經濟國際影響力、制造中國經濟困境甚至是危機。中國人在對美國開放金融的過程中,得到了美國的美元外匯;而美國則得到了中國實質性的商品、服務、企業、資源、主權。然后,美國再指使中國的買辦資本勢力,發展中國金融市場,P2P、理財、基金、信托、保險、再保險、虛擬貨幣、房地產、證券、股票、期貨等,把中國人民、中國企業、中國地方政府通過出售商品、服務、資源、企業、主權得到的那部分人民幣,再購買這些金融產品或者到買辦金融機構存款,再次回到美國扶植的買辦金融資本手中,被以合法或非洲的方式,轉移到美國金融機構的賬戶上,名義上是保值增值,實際上是被美國沒收了。
四是沒有認識到,中國開放金融,取消在華美資金融機構的業務范圍限制、持股比例限制、投資額度限制,是用中國經濟支撐美元霸權,是對美國奉送中國經濟主權、貨幣主權、金融主權;沒有意識到,在中國批準設立總額度達三十萬億人民幣的背景不明的投資公司,是把這三十萬他的貨幣發行和流通控制權,交給了不明資本;沒有意識到,讓地方政府和重要企業到國際國內金融市場上融資,其實是賦予了美元金融資本以國際信用;沒有認識到,在開放金融的情況下,不是美元霸權支撐了人民幣的信用,而是人民幣賦予了毫無信用的美元以國際信用;沒有認識到讓中國優質企業向華爾街金融寡頭借債,也是用中國經濟支撐美元霸權!并與中國脫虛向實的政治方向背道而馳。
五是沒有認識到中國經濟之所以還能支撐,還有很大的進步,是因為中國還掌握了一定的貨幣主權,還有比較強大的國有經濟和民族私有經濟,即財政系統掌握的貨幣主權,可以發展國有企業和民族私有經濟,推動中國工業和科技發展,堅持在經濟、金融、貨幣、貿易領域反擊美元霸權,解決相當的社會問題,維護國家穩定。凡中國科技、工業領域的進步,基本上都是國有企業和重要民族企業創造的,基本上沒有外資企業和買辦資本創造的。
六是沒有認識到,中國社會經濟問題的產生和惡化,恰恰是外資和買辦資本勢力故意制造的結果!以市場換技術,請問,中國航天、中國航空、中國基建、中國軍工、中國船舶、中國電子、中國操作系統、中國汽車、中國核工業、中國鐵路、中國海洋等領域的技術,哪一項是外資和買辦資本創造的?哪一項是通過市場換技術換來的?外資的管理水平,真的比我們自己的管理水平高嗎?
七是美國霸權之所以能夠茍延殘喘,是因為美元金融資本寄生于中國經濟上的緣故。為什么不是寄生于日本、南朝鮮、菲律賓、印度、澳大利亞、加拿大、英國的緣故?因為,這些國家的整體經濟實力,加在一起也不如中國!中國才是美元霸權最大的支撐!中國受美元霸權的禍害最為深重。
五、中美金融斗爭的指導原則
中國受美國霸權的欺壓最為嚴重,中國不造美國霸權的反,誰造?中國又是經濟實力最強大,最潛力的國家,反美元霸權,中國不舉旗,讓誰舉旗?中國不領頭,讓誰領頭?
股市、匯市、金融市場,是中美金融戰的戰術性戰場,這個領域當然要發起反擊美元霸權的斗爭。防止美國利用金融市場,自由流動美元金融資本,掠奪中國勞動價值和資源。但不允許戰術性斗爭的勝利,不允許顛倒戰術戰場與戰略性戰場的關系,尤其不能把戰術性勝利,說成是戰略性勝利。
中美金融戰的戰略性戰場,在于人民幣的發行、流通控制權、結算、支付領域!在于誰承辦這些貨幣發行、結算、支付業務和金融業務!
主要原則:
一是中國必須把貨幣發行和流通控制權收歸于中央政權,決不能再搞所謂“央行制度”、政企分開、政經分開。
二是中國必須發展壯大公有制工農業生產建設和商業體系,“做強做大做優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
三是必須破除貨幣“錨”論,根據中國工農業發展和社會需要,自立自主地發行人民幣,支撐公有制和民族經濟,強力壓縮美金融資本經濟和買辦經濟。
四是必須嚴格限制人民幣與美元的兌換,停止人民幣離岸政策,堅持人民幣不出國門的原則,打擊金融投機,防止美國運用金融資本的自由流動,盜竊、掠奪、資購、并吞中國資產。
五是要明確反對所謂“人民幣國際化”,要清楚,正當的人民幣國際化,是計價、結算、支付權的國際化,即中國對外貿易用在岸人民幣結算、支付、計價,決不能是人民幣發行和流通控制權的國際化!
六是要明確反對中國金融國際化、市場化,因為,所謂金融國際化、市場化,本質是否定金融和貨幣的主權和政權屬性,美元金融資本瓜分中國人民幣的發行和流通控制權!是向美元金融霸權出讓中國經濟主權!
七是加強對外貿易,加強對第三世界被美元霸權壓迫的民族和國家的支持,并以協商的方式,努力爭取人民幣在這些貿易中的計價、結算、支付資格和權益,重點是排除美元的結算、支付資格。
八是中國要聯合俄羅斯、伊朗、中東、中亞、東盟、非洲、拉美、西歐等地區國家,建立新的獨立于SWIFT體系的國際經濟貿易結算支付體系!排斥美元霸權的干擾。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