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日本第五大銀行農林中央金庫突然宣布,將在截至2025年3月的一年內出售規模超過10萬億日元(約632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和歐洲債券,以彌補巨額未實現損失。
該銀行預計,隨著債券出售,今年的凈虧損將升至1.5萬億日元。
這是首次有日本銀行因為持有的美債出現嚴重浮虧,而被迫拋售大量美債,把浮虧變成實虧。
這聽起來就有點像是去年破產的硅谷銀行。
二者都是在美聯儲4年前低利率的時候,購買了太多長期美債。
由于美債價格和到期收益率是反向關系。
美債收益率低的時候,意味著美債價格高。
而當2022年美聯儲開始激進加息,從0利率一路加到現在5.25%的利率,這也使得美債收益率大幅上漲,那么美債價格自然出現大跌。
這是因為新發行的美債都是高利率的,那么舊的低利率美債持有者想要中途賣掉,就需要用更低的價格出售,來彌補新舊債券的利差,這樣別人才會買。
如果原價出售,那別人直接買新發行的高利率債券,所以低利率的存量債券,就只能折價出售。
硅谷銀行就是持有大量低利率美國長債,結果在美聯儲激進加息后,就出現嚴重浮虧,然后就遭到儲戶恐慌擠兌,那么只能被迫拋售美債,來應對儲戶擠兌,但這種中途拋售美債,就會把浮虧變成實虧,變成惡性循環。
日本農林中金擁有3570億美元的投資組合,是國際金融市場上最大的日本投資機構之一。
農林中金這次要被迫出售630億美元的美國和歐洲債券,相當于割肉了1/6倉位,算是血虧了。
此外,截至今年3月底,日本存款金融機構持有的外債規模達117萬億日元,其中農林中金就占了20%的份額,以此估算,農林中金是把持有的外債規模直接砍倉一半。
農林中金給出的理由是,以設法降低“因政策利率打賭方向錯誤”所造成的虧損規模。
那么這時候農林中金大幅割肉的原因,恐怕也是因為它認為美聯儲還將長期維持在較高利率水平。
我之前也分析過,除非爆發流動性危機,甚至爆發金融危機,要不然美聯儲即使有降息,也只會小幅降息3次左右,仍然會長期維持在4.5%的高利率水平。
直到金融危機的爆發,才會迫使美聯儲大幅降息。
當然,農林中金之前既然已經判斷錯美聯儲利率方向,后續也仍然有可能判斷錯。
農林中金的操作行為,就是在債券價格處于歷史高點時大量買入,然后在債券價格大跌后,又在地位大量割肉,屬于追漲殺跌的行為,并不高明,所以才會虧損這么多。
市場更關心的時農林中金拋售美債的行為,是否會引發連鎖反應,并且農林中金被迫拋售美債,這是否是個例。
在我看來,這并非個案,而是大量持有長期美債的金融機構普遍存在的壓力。
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報告顯示,一季度美國銀行未實現損失為5165億美元,較上一季度有所上升。
這里未實現損失就是指因為債券價格下跌而出現的浮虧。
而去年3月,美聯儲為了應對硅谷銀行破產,對美國銀行業進行定向放水,但這個定向放水的工具“銀行期限融資計劃”(BTFP)在今年3月已經到期,美聯儲是到期不續。
所以,隨著美聯儲繼續維持高利率,美國銀行業仍然在普遍承壓。
其實不單單是美國銀行業承壓,很多國際金融機構也因為持有大量美債在承壓。
日本農林中金暴雷,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另外,這次日本農林中金被迫拋售美債,雖然主要是基于金融層面因素,但恐怕也有一些政治考量。
美國雖然可以用盤外招,逼迫日本政府不能拋售美國長債。
但美國肯定是沒辦法強迫這些日本金融機構也不能拋售美債。
因為美債的最大一個賣點,就是流動性好,美債二級市場每天都有數千億美債成交,需要拋售美債的人,可以隨時在二級市場拋售。
如果美國強迫日本金融機構也不能拋售美債,那美債信用就會蕩然無存。
事實上,即使傳聞美國在去年8月之后,要求日本到期不能減持美債,甚至不讓日本主動拋售美債,這個也只是政治層面給日本施壓。
從市場機制來說,美國并不能在金融層面不讓日本拋售美債。
也就是說,日本如果想賣美債,還是可以賣的,之前日本之所以沒賣,主要也是因為承受政治壓力。
但即使如此,日本實際上也已經在通過拋售美國短債,來救日元匯率。
日本在4月底日元匯率一度貶值到160大關后,是動用了9萬多億日元,約合600多億美元外匯儲備來干預匯市。
這其中,日本起碼也是拋售了300億美元的短債,不過從目前情況看,日本拋售的長債還是很少,主要是靠拋售短債來救日元。
包括今天美國財政部剛公布的日本4月持有美債是減持了375億美元,我查了下,這其中大部分就是拋售短債,有空我會單獨分析一下日本減持美債的事情。
但日本之前持有的美國短債只有983億美元,只占日本持有美債的8%,日本持有的美債92%都是長債。
所以,僅靠拋售短債,日本央行再干預3-5次恐怕就會賣光,那到時候日本央行只能面臨4種選擇:
1、日本央行繼續動用為數不多的流動性美元,容易增加日本金融風險;
2、日本央行大量拋售美國長債,但這可能會觸怒美國。
3、在美國逼迫下繼續加息,可能引發債務危機。
4、放任日元貶值破160大關,容易引發日本系統性危機。
如果不是美國施加政治壓力,那日本肯定是會選擇拋售美國長債,就像2022年9月一樣,當時日本是在短短一個月時間里拋售了上千億美債來救日元匯率。
但當前日本顯然是在承受美國一些政治壓力。
耶倫之前是一個月內連續3次警告日本稱,干預匯市不應成為解決失衡問題的“常規”工具,應很少使用,且應以良好溝通的方式使用。
耶倫這話就是在警告日本不能拋售美國長債來干預匯市,即使要拋售短債來干預匯市,也要先經過美國同意。
所以,這次日本農林中金宣布要拋售美債,恐怕也是日本在試探美國的態度。
美國不讓日本政府拋售美債,那日本就讓金融機構去拋售美債。
而且日本農林中金并不是說一次性要拋售600多億美債,而是說在明年3月之前分批出售,平均每個月拋售個幾十億美債,也是在盡量降低對美債市場的影響,是在小心翼翼的試探美國對日本的容忍度。
而且日本農林中金的理由也比較充分,它確實面臨較大的金融風險,到了需要被迫拋售美債的地步。
與日本普通大型銀行不同,日本農林中金的貸款業務規模遠小于競爭對手,也沒有投資銀行業務,主要依賴證券投資組合賺取利潤,目前其資產管理規模高達8400億美元。
而且債券占了該銀行投資組合的一半以上。
所以,美債價格的波動,確實對該行影響很大。
不過正常來說,這些大銀行都會盡量能撐就撐,只要撐到美聯儲降息,那么當前的債券浮虧就會縮小,而且只要把債券持有到期,就不會因為浮虧而持續虧損,仍然可以跟美國政府拿回本金和利息。
所以除非像硅谷銀行這樣被擠兌的銀行,不然正常大銀行是不會去主動拋售美國長債,小銀行才會因為資本不足而被迫拋售。
農林中金是日本第五大銀行,正常來說應該還沒到需要被迫拋售的程度,更何況還是準備拋售600多億美元的金額,并不是小數目。
所以,我認為這還是有一些政治層面的意圖,就是日本為了試探一下美國的容忍度。
不管日本農林中金的實際拋售意圖如何,對日本央行來說,金融機構拋售美債的行為,也會某種程度緩解日元貶值壓力。
因為日本農林中金拋售美債是為了籌集日元來改善財務狀況,那么拋售的這些美債,就會換成日元,相當于是在賣出美元,做多日元。
每個月拋售幾十億的美債,也會稍微緩解日本央行的救市壓力。
不過總體來說,這個拋售力度,是很難扭轉日元貶值的大趨勢。
日本央行在5月初是動用了600多億美元來干預匯市,即使如此,日元匯率在短線刺破152關鍵點位后,過去一個月,日元是慢慢又貶值回158的位置。
所以,日本農林中金拋售美債,更多還只是一次試探。
距離像2022年10月那樣,美國和日本在金融領域相愛相殺,還有一些距離。
不過我認為,隨著美國的收割鐮刀砍到日本身上,不管日本政府有多聽話,但日本應該還是會有一些人會試圖反抗。
所以,美國和日本在金融領域相愛相殺的戲碼,還是有可能上演,這也是一出好戲。
不管是美國直接收割日本,還是日本反抗上演相愛相殺,我作為吃瓜群眾都是很樂于看到。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