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南《這還是小事嗎?競爭性的招商引資該緊急叫停了!》一文,竟然沒有提到富士康。
各級政府給予的優惠政策、補貼、政策扶持,使富士康的商業版圖瘋狂擴張,據不完全統計,從1988年在深圳地區投資建廠,到從深圳大舉內遷往西部二三線城市,富士康在中國大陸建立了30余個科技工業園區。
比如河南鄭州,為了讓富士康項目落地,更是豪擲15億作為其建廠補貼,同時給予稅收優惠減免政策,前五年免稅,后五年收稅減半!
郭臺銘也越發飄飄然,甚至有些不知大爺姓甚名誰地“忘乎所以”。一度囂張地表示:“我給大陸賞飯吃,大陸離不開富士康。”
最為重要的是,2023年上半年,富士康又跟隨美帝計劃,宣布將3000億產能轉往越南和印度,并為此在中國大陸裁撤了大約32萬個工作崗位。
富士康在中國吃得大腹便便、滿嘴是油,還占盡了便宜,現在享受優惠的政策時間一到,就把嘴一揩,要跑路了,還是端著鍋一起跑。如此吃相,叔可忍,嬸可以忍嗎?
沒有最優惠,只有更優惠。富士康現象最能證明國內各地區“賠本賺吆喝”的招商引資內卷。一些地方每年對稅收貢獻大的企業實施動輒上百萬元的獎勵,其實也是變相的稅收減免,無論其動機如何,都屬于公然針對稅法的違法行為。
各地在招商引資上相互競價,便宜了本土企業也罷,可若白白便宜了外企,顯然不符合國家整體利益。如果不阻止這種瘋狂的內卷,不僅無法通過招商引資真正提振一方經濟,無法建設國內統一的招商引資大市場,而且,任各地各級干部瘋狂地在招商引資所謂“優惠政策”上燒腦比拼,無謂地消耗了太多精力,耽誤了民生工作。
國家應取消各地招商引資過程中土地、稅收等政策方面的自主權,因地制宜,分級為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制訂土地、稅收等原則性政策;同時,比照這一政策精神,要求各省為各市、各市為各縣區、各縣區為各鎮街制訂“規矩”。各地招商引資,固然可以極大地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但多只能體現在軟件服務上,不允許突破上級制訂的招商引資原則性政策標準紅線。
(作者單位:合肥市包河區總工會;來源:昆侖策網【原創】,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