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老板被刑拘了,里面的事情我們外人不得而知,但是透過這個事情,我們的確能聊點其他的。
1、地方很缺錢。
房地產大幅下滑,政府性基金收入跳水。我們看下表。2023年政府性基金收入比2022年下滑7468億,這個下滑主要是由賣地收入減少導致的。2023年賣地收入比2022年減少8858億。
地方財政方面,如果政府性基金寬裕,可以通過安排調出資金,彌補一般公共預算的缺口。房地產大幅下滑,地方財政吃緊,這就不僅沒法彌補一般公共預算的缺口,還可能導致其他問題,比如,拖欠工程款。
2、房地產的沖擊是很大的。
我們還可以通過稅收看看房地產對經濟的重要性。下表我把土地出讓收入+土地房地產相關稅費與全國稅收和政府性基金收入做對比,可見房地產相關領域提供了全國財稅收入的3-4成(如果算上非稅收入比例會略有下降)。
你看看,占比這么大,一點風吹草動,就能刮走一大筆財政收入。
3、土地出讓金下滑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
按規定土地出讓會按一定比例計提各種基建,比如教育附加等等,這些錢是支持城市建設,以發展經濟緩和矛盾的。但是當前情況下所有的計提都在降低,導致政府性基金支出也大幅降低,“同時,城投公司在設立之初往往以土地作價注資,之后從事基建和土地開發,帶動地方招商、就業以及土地市場的繁榮,地方政府實現土地溢價后反哺城投公司,城投、地方政府通過土地實現深度綁定。土地財政沖擊之下,城投企業投融資難度加大,并進一步拖累基建投資。”
4、這就很尷尬了。
粵開總結說,地方政府“既要擴大內需、助力經濟筑底復蘇,又要留出資金兜底民生,還要防范化解房地產、地方債務、中小銀行等多領域風險……由于基本民生支出和債務還本付息支出相對剛性,基建等其他支出受限。其中,交通運輸支出同比增1.3%,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同比增1.2%。增速大幅低于支出整體增速。”
入不敷出,這個時候就涉及一個問題,拖欠誰的?
民生影響太大不好拖欠,利息支出不能拖欠,那就只能苦一苦其他方面了。
5、地方財政也在積極自救。
第一是處置國有資產。
粵開報告說,“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是一般公共預算非稅收入中最大的一項,包括處置閑置房產、礦業權轉讓、經營權轉讓等。根據全國財政決算顯示,2013 年至2022 年間,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占地方一般公共預算的比重為從4.9%大幅提升至11.5%。”
當前常見的有處置安置房等閑置房產、礦業權、景區和車位等資產經營權等。
第二是罰款收費。
2022年這方面的新聞特別多。
這個不好多說,我們直接看看數據吧。“分省份看,西南地區一些省份罰沒收入增長較快,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重較高。廣西2023 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罰沒收入占比達7.7%,在非稅收入整體壓減的背景下,罰沒收入仍然正增長6.6%。2023 年,重慶、貴州、云南罰沒收入同樣增長較快,分別同比增長22.4%、13.2%、9.0%。”
第三是壓縮開支。
之前爆出過各種新聞,比如某省公交企業通知“職工貸款給自己發工資”。再比如某單位貸款給員工發工資。按粵開證券報道,當前地方財力不足,某些地方的“基層運轉資金和工資也面臨困難,多地公務員薪酬較前期有所下調、發放日期推遲,或者對不規范津補貼進行清理。”
鐵飯碗也不容易。
第四是設置賬期。
這就有意思了。賬期就是拖欠,我本來應該付錢,但是沒有錢,所以我拖一下。
這個事情以前也有過,三角債嘛。現在死灰復燃。
粵開認為,“地方政府賬期操作重啟,拖欠賬款問題可能死灰復燃,雖然短期有助于緩解財政資金運轉壓力,但長期看會損傷營商環境和企業信心。”
都是自家人,都不容易。
其他就不多說了,我覺得有些困難是暫時的,還是要有信心,要挺住。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