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大家好:
今天是除夕,我先在這里向大家拜個早年,祝朋友們龍年大吉,萬事如意。
拜年的話是吉祥話,代表了一種美好的愿望,這種愿望在現實中能否實現,是需要看客觀條件的。
客觀環境有很多方面,經濟的、階級的等等,這些方面里面經濟是最基礎的。當前經濟的客觀條件是什么呢?內部而言凱恩斯主義逐步走到盡頭,外部而言資本沖突越來越嚴重,這就是當前的客觀環境。
內因是事物變化的根據,外因是事物變化的條件,因此外部的環境最終還是要通過內部的矛盾產生作用。
當前最大的內部矛盾,就是凱恩斯主義逐步失效。
傳統的市場經濟危機,表現為產能過剩,一方面是堆積的商品,一方面是無力購買的人群。這種過剩以每幾年一次的方式周而復始地爆發。當危機爆發的時候,資本主義國家就會放任生產力被消滅(典型的就是倒牛奶),用西方經濟學的術語來說就是市場出清。過剩生產力被消滅后,經濟再次走向相對平衡,重新開始下一個周期。
凱恩斯主義以來,市場經濟國家強調需求管理,消滅過剩產能的作用在減弱。凱恩斯主義的本質是通過積極財政等手段,配合相應的貨幣政策,擴大需求(比如政府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消耗過剩產能,延緩危機的爆發。
然而,凱恩斯主義在延緩危機的同時,也在內部制造出了自己的對立面,這個對立面是越來越嚴重的產能過剩、越來越高昂的房價、不斷被擠壓的消費、不斷攀升的債務以及不斷提升的金融風險。每一次逆周期調節,都會使得這個對立面發生量的變化,這個量的變化不斷接近自身的邊界,最終就會引發總的危機。這就仿佛某種疾病引發的諸多并發癥,在某個時點一起爆發。
這就導致壟斷時期的危機與自由競爭時期不同。壟斷時期的危機表現為若干次短周期相繼發生,構成了大周期的一個環節。在每一個短周期中,凱恩斯主義都打斷了危機的自發展開,而打斷危機的手段又恰恰埋下了更深刻的危機的種子。危機不再是簡單地周期性的重復,而是呈現出一個螺旋上升的圖景。
從這個角度來看,1997年以來,我國經濟經過了四個短周期。在每一個周期中,每當經濟出現危機的苗頭,我們就以凱恩斯主義的手段逆周期調節。每一次刺激,都會使得這個對立面發生量的變化。這種量的變化越來越接近自身的邊界,凱恩斯主義的刺激效果也越來越小。
1997-2007年是第一個短周期,是我國經濟的上升期。
1997年我國出現危機的苗頭。為了對沖經濟下滑,我國在1997-2001年采取刺激政策,在延緩危機的同時,我國全社會杠桿率(債務/GDP)從1996年底的97.3%快速增至2001年底的123.4%。
2002年我國加入WTO后,經濟快速起飛,在國外形成了外貿——投資循環,在國內形成了投資——消費循環。這兩大循環,成了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保障。然而,這兩大循環都有自身的內部矛盾。
2008-2011年是第二個短周期,是凱恩斯主義效果顯著的時期。美國加息刺破房地產泡沫,導致全球危機,拉開了這個時期的序幕。危機導致歐美消費大幅下滑,導致我國出口型企業產能過剩。出口企業的產能過剩迅速傳導至國內其他企業,2008年底我國出現全國性危機的苗頭。
2009年我國啟動四萬億刺激計劃,以房地產和基建為抓手,進行凱恩斯主義逆周期調節。凱恩斯主義延緩了危機,但是也帶來了一系列更深層次的問題。更大規模的產能過剩,不斷攀升的債務負擔,日漸加深的經濟寄生性,從2008年開始,這幾方面的問題伴隨中國經濟至今。
在這個時期,房價再次暴漲,坊間甚至一度稱其為新的三座大山。而城投債務猛增,更是成了延續至今的中國經濟的巨大隱患。
2012-2017年是第三個短周期,是凱恩斯主義刺激效果不斷衰減,負面作用越來越大的時期。
上一輪刺激一度延緩了我國經濟下滑的趨勢,但是2012年形勢再次發生變化。2011-2012年,金融危機已經三年,青年人失業率高居不下,貧富差距不斷擴大,全球階級矛盾更加尖銳。
歐債危機、全球階級沖突以及金融危機后抬頭的貿易保護主義,使得我國出口需求大幅下滑,2012年我國經濟又一次陷入危機。
2013年,我國經濟進入了一個被稱為“新常態”的時期,實質意義在于,從全球看,新自由主義徹底破產,從國內看,凱恩斯主義刺激效果的負面作用越來越大。
2013-2014年,我國不再實施全面的“強刺激”,而是實施定向的“微刺激”。然而,微刺激效果并不好,經濟下滑趨勢依舊。
2015年初,前兩輪刺激導致產能過剩在更大規模爆發,重化工業成了過剩產能的重宅區,甚至出現了一大片靠金融輸血才能活下去的僵尸企業。同時,房價高漲大大超過居民收入增長,房子越來越不好賣,庫存越來越多,房地產企業的風險越來越大,甚至有引發系統風險的危險。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國2015年開始,我國一般壓縮重化工業產能,一邊微刺激全面加碼,并通過棚改貨幣化的方式“去庫存”。這一輪刺激再次加深了凱恩斯主義的負面作用,房價進一步脫離了居民的購買能力,不斷擠壓居民的消費需求,房地產危機的條件日益成熟;城投債務突飛猛進,大量城投公司無法還本付息,只能借新還舊,地方債務危機的條件也日益成熟。
2018-2023年是第四個短周期,是凱恩斯主義逐步逼近自身邊界,危機拉開序幕的時期。
房地產投資和基建投資是我國凱恩斯主義的主要抓手,這兩者都有自身的邊界。房地產受制于房價、人口結構、城鎮化率、房屋存量等眾多因素;基建受制于城鎮化率、城投債務負擔等因素。
上述因素在這一階段逐步接近邊界,在凱恩斯主義經濟運動的過程中,產生的對立面的量的變化,已經接近自己的關節點,馬上要導致質的變化了(即引發危機)。
2018年以來,公開市場債券違約遠超2017年,新增違約總額甚至超過2014-2017年的總和;中小房地產商違約也越來越多;城投非標融資也屢見不鮮;金融機構暴雷頻見報端。
這一切都說明,偶發的風險已經常態化了。
2020年,中央出臺三道紅線的政策,從企業端限制開發商杠桿率,拉開了房地產暴雷的序幕。2021年,房地產的供需已經發生實質性逆轉,市場開始趨勢性下滑。同年6月初,恒大在許昌的悅龍臺項目停工,爆發民工討薪事件。隨后,多個評級公司下調恒大評級。
恒大暴雷徹底吹響了給房地產送葬的嗩吶。
2018-2020年,還僅僅是中小民營開發商出現。
2020-2022年,大型民營開發商也開始出現。
2023年以來,混合所有制的開發商也頻頻爆出負面輿情。
由于房地產與經濟的關聯度很高,房地產暴雷后,一則,土地出讓金和政府稅收大幅下滑,城投風險進一步加大;二則,曾經因房地產投資而被消耗的產能再次裸露出來;三則,金融機構的風險也進一步加大。
為了應對危機,2022年加大財政力度,基建投資再次成了中國經濟的續命仙丹。然而,基建投資的方式拉動經濟,會造成更大規模的產能過剩、更大規模的政府負債,這一切都是不可持續的。
未來經濟會怎么走,是每一個朋友都關注的問題,因為涉及到我們的切身利益。在這樣的情況下,關注經濟的朋友的確越來越多,這成了知識星球“佐伊的讀書圈”成立的客觀背景。
2023年我們談了很多經濟的話題,宏觀基本面的,房地產的,地方債務的,美國加息的,國際貿易環境的,匯率變化的,金價變化的,股市相關的,等等。
從我們的復盤看,我們比較敏銳地把握了經濟的若干關鍵問題,對基本面的看法是相對準確的,對房價、金價、匯率等問題的分析方法是基本正確的。
2024年可能會更加困難,經濟話題還將持續,裁員降薪、消費疲軟、貿易沖突、樓市危機、債務問題等等可能會成為焦點,在這樣的環境下,普通人應該怎么保護自己,這是每一個朋友都關心的話題。
目前的經濟是比較典型的tongsuo,為了刺激經濟,從大方向講會繼續執行相對寬松的貨幣政策和積極財政政策,這可能在未來造成滯脹。凱恩斯主義有自己的邊界,我們越來越接近臨界點了。
很多朋友會關心,在現在的情況下,普通人應該怎么辦。我有如下建議,僅供朋友們參考:
(1)如果經濟最后形成通脹,那么,不要為了對抗通脹,就盲目尋覓投資機會。很多朋友問我,應該投資點什么以對抗通脹。我的建議是,不要到處尋覓投資機會。相對于通脹的損失,投資踩雷的本金損失大得多。
(2)不要盲目創業。有一句開玩笑的話說,創業是敗家最快的方式。在各行各業都出現過剩,而經濟疲軟的環境下,投個幾百萬的小本創業,大概率就是虧損。如果你已經失業了,也建議不要去創業。你需要積極尋找工作,如果找不到工作,你可以去嘗試一些靈活用工的行業,最壞的結果就是,寧愿賦閑在家,也不要盲目投資創業。
(3)如果你有一份工作,請珍惜它。務必記住,千萬不要裸辭。即使要辭職,盡量找那種穩定的下家,盡量不要去創業公司。
(4)如果你還有一些閑錢,建議你存大銀行。千萬不要貪圖小銀行的高息,記住,本金安全是最重要的。
(5)如果你一定要問下一個風口是什么,就我有限的認知來看,AI可能是下一個風口,你可以多了解這方面的信息,為之后做些準備。
上述所有建議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請您知悉。
最后,再次向所有朋友表示由衷的感謝,謝謝朋友們的一路陪伴。
祝朋友們春節快樂,萬事如意。
你們永遠的朋友:佐伊23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