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經濟的運行是需要進行人為調節的,市場經濟也不例外。用什么來調節經濟運行?一是貨幣,二是商品。這兩種方法缺一不可。貨幣調節主要由央行來負責,而商品調節,就需要由“國家倉庫”來承擔。既然叫做國家倉庫,它自然是存放商品的地方。國家倉庫即有存放商品的功能,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特殊功能,那就是用它的商品來調控市場。用商品來調節經濟運行,它可以起到貨幣調節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功能一:儲存物資,以被不時之需。
功能二:調節經濟,消除經濟危機。
商品調節于貨幣調節的方向正好相反。當通貨膨脹出現時,央行收緊貨幣,以減少市場貨幣供應量;當生產過剩出現時,央行放松貨幣,以增加市場貨幣供應量。當通貨膨脹出現時,國家倉庫平價向市場投放商品,也保持物價穩定,維護消費者利益;當生產過剩出現時,國家倉庫平價購買市場商品,以保證企業正常的資金周轉,保證企業生產正常進行。這樣,就可以實現市場商品的供求平衡和物價穩定。因此,“國家倉庫”也就起到了經濟運行調控器的作用。
國家對于商品結余的部分如何處理?如果這部分結余仍然留在企業手中,那么必然以商品積壓的形式而存在。如果將這部分商品收入國家倉庫之中,那么企業商品積壓的問題將從根本上得以解決,企業生產必然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社會經濟必然得到快速發展。
在社會經濟運行過程中,生產與消費之間的正向差額越大,社會整體效益也就越高,社會的財富積累也就越豐富,人民生活也就有更好的物資保障。因此,擴大盈利是企業和社會發展所追求的基本目標。但是在擴大效益的同時,市場上的商品供求差額也在同步擴大,商品積壓以將越來越多。商品大量積壓必然導致企業經營困難,甚至停產倒閉。解決的辦法就是在生產與消費之間建立一個“國家倉庫”的經濟運行環節,將企業生產的結余商品轉入國家倉庫,這樣作為利潤部分的結余商品就會得到全部銷售,企業生產將得到快速發展 。
積累功能發揮之前:生產——消費——結余(商業商品積壓)
積累功能發揮之后:生產——消費——結余(國庫商品積累)
商品銷售不暢一直是生產企業的噩夢,尤其在生產過剩嚴重的情況下更是如此。如果企業產品產出之后直接進入國庫,那么企業產品銷售困難的問題自然就迎刃而解了。另外,充分發揮國家倉庫的儲備功能,將糧食、能源等重要戰略物資儲備于國家倉庫之中,將能夠有效應對未來的國際戰爭風險。不僅如此,而且企業原來投入商品銷售方面的費用將全部節省下來,將這些節省下來的巨大費用投入商品生產,將生產出更多的產品,大幅度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國家倉庫”對市場經濟運行具有平衡供求和穩定物價的雙向調節功能,正好適合從根本上徹底解決通貨膨脹于生產過剩并存的難題。中醫講:“痛者不通,通者不痛”,對于社會經濟運行來講同樣如此。有諸多社會弊端的存在,說明經濟運行阻滯;疏通經濟運行阻滯,弊端自然全部消失。
通過國家倉庫來調節經濟運行會遇到一個收購商品資金不足的問題。這一問題可以通過發行大面值特種貨幣的方式來進行解決。國家可以通過發行大面值(10萬—100萬幣值)特種貨幣的方法,將企業和農村的剩余商品收入國家倉庫,將企業的商品資金轉化為貨幣資金,使其能夠快速進行下一階段的再生產。發行貨幣最擔心的是通貨膨脹問題。其實,發行貨幣的作用不只是引起通貨膨脹,它還有降低企業積壓商品,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在商品供應不足的情況下,發行貨幣將導致購買力進一步過剩,導致商品更加短缺。在商品供應過剩的情況下,發行貨幣將促進商品銷售,減少企業的積壓商品,促進企業快速發展。
近期國家準備發行1萬億的國債,感到很是擔憂,有飲鴆止渴的感覺。不發行國債國家缺錢用,發行國債國家未來資金更加緊張。發行國債需要支付大量的利息,這樣就進一步增加了國家財政負擔。另外,發行國債沒有增加市場購買力的作用,不能解決市場疲軟企業商品大量積壓、就業壓力大等比較嚴重的經濟問題。國債是貨幣債務,當債務達到一定極限時,不僅國債發不出去,而且已發行國債的利息都難以進行支付,這樣也就導致了債務危機的爆發。貨幣是貨幣債權,無論發行多少貨幣,只要市場上有足夠的商品供給,那么永遠都不會爆發債務危機。如果能夠發行一種大面值的特種貨幣,那么就可以替代國債發行,解決國家資金不足的問題,同時也可以為國家倉庫收購商品提供充沛的資金支持。
2024/1/28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