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在發生的世界性經濟危機,原本是資本主義制度固有的通病,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硬是要把它說成是瘟疫造成的,或者把它說成是防疫措施不當造成的,甚至還有一些人把它說成是司馬南那張“烏鴉嘴”造成的。好像沒有瘟疫流行,這世界就不會發生經濟危機似的,好像不對瘟疫進行嚴防死守的國家都沒有經濟危機似的,好像那些沒有司馬南的國家,三流以下的中小企業一派繁榮的。故意把矛頭指向瘟疫,指向防控,指向司馬南,讓他們來為資本主義制度固有的絕癥背黑鍋,是利益集團精心操控輿論的結果。各大主流媒體也不見有人站出來將引發當今世界嚴重經濟危機的原因指向資本主義制度,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極端違背基本常識的現象?難道就不覺得有些奇怪嗎?
資本主義制度是不是人類社會制度建設的終極形態?是不是如資產階級御用文人們所說的那般美好?這個問題必須搞清楚。資本主義如果真的是個極好的制度,那么我們就沒有理由批判和否定那些致力于走資本主義道路的人們,而且必須堅定不移大張旗鼓旗幟鮮明地走資本主義道路,完全不必藏著掖著。如果資本主義制度并沒有資產階級政客及其文人們所標榜的那么美好,而是深藏諸多尖銳矛盾和巨大危機的社會,那我們就得特別注意了,我們對政策路徑的選擇就應當慎而行之,切莫閉著眼睛把車開到懸崖上去了。
這里我準備從以下側面來談一談經濟危機問題:
1、經濟危機的一般表象
2、經濟危機的一般原因分析
3、經濟危機的本質
4、普通老百姓的疑問
5、專家學者的疑問
6、拯救危機
7、盲目的宏觀調控政策幫倒忙
8、忍看帝國主義利用金融武器打劫世界
9、資本主義制度的劣根性
10、小結
由于篇幅較長,我將分若干次刊出。
藍星:草根閑話——經濟危機2
三、經濟危機的本質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給經濟危機做個簡明的定義: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特殊生產力與資本統治之間不可調的矛盾所導致的整個社會經濟運行的嚴重失衡失序失速失調狀態。在危機暴發時期,你總是可以看到:整個社會既充滿強勁的生產力又充滿浩蕩的貧困群體,物產十分豐富又處處路見貧寒,雖然到處都是苦難的求業者而上班族們卻天天加班加點,眾多企業既不能正常開工又不能輕易停止生產,整個社會像一團亂麻,說不清理還亂,治不好死亦緩。大量財富只是在極少數人那里過剩、變質、腐爛和報廢,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并沒有讓廣大平民百姓的生活真正擺脫貧困、拮據和窘迫,企業產能強勁而市場日益凋零,商品充斥市場而經營舉步維艱,生產總體減緩而勞工不能沒有工作,投資找不到標的而金融岌岌可危,國家稅收受累而民眾多為就業和生存所困,勞動者雖然創造了無盡的財富卻并沒有給自己的生活帶來應有的享樂反而深受其害。這是各資本主義國家所共有的特征,又總是與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相聯系的。在這里,不只有投資、生產、消費、就業和國家稅收等等的全面萎靡不振,而且有存款、放貸、債務、股票、期貨、匯率等金融證券領域里的各種恐慌。
經濟危機的本質是現代社會的超大生產能力與資本統治下超小受益對象的矛盾不可調和,生產的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的快速發展與生產成果的絕大部分僅為極少數資本家占有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資本追求利潤無限增長的生產目的與廣大勞工血汗可供壓榨的有限空間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日益膨脹的資本數量與日益枯萎的利潤源泉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日益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的現代生產力雖然具有充分保障全社會所有人口的正常生產生活需要的強大能力,卻被資本集團僅僅用來滿足自己極少數人的窮奢極欲,導致全社會的供給能力遠大于全社會的有效需求,有效需求的發展日益趕不上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一邊是以機器生產為代表的現代社會強大生產力的空前擴張,另一邊則是產業工人因機器生產的排斥而大量失業、工資下降和需求萎縮,而大眾需求的相對不足甚至不增反降,又總是反過來制約資本主義生產的穩定發展和利潤攫取,使得維系資本主義經濟正常運行的根本機制——利潤機制這顆心臟出現嚴重梗阻,從而導致一切附著在這條利益鏈上的各個單元出現極端的生存困難。
經濟規律中的核心規律是勞動與需要的全面協調同步發展的規律,但在按要素權力分配的資本主義制度條件下,勞動與需要是不可能全面協調同步發展的,而伴隨科技進步而飛速發展的機器生產只會使這種裂痕日益加深。
所以說,經濟危機并非只是簡單的供給過剩、盲目生產、結構失衡、市場失靈的問題。它是機器生產的突飛猛進與按權分配制度下的畸形消費結構之間激烈矛盾沖突所必然導致的大失調、大過剩、大失業和大停滯,再加上凱恩斯這個“拙醫”和一些短視政客弄出的大通脹、大舉債、大杠桿,最終導致大失序、大混亂、大對立和大恐慌。在看似簡單的供求失衡背后,是生產、消費、就業、利潤、債務、匯率、金融、證券、企業生存和民眾生活等一系列嚴峻的經濟問題和社會問題,甚至由此引發激烈的市場爭奪、貿易戰爭、貨幣戰爭和國家戰爭。
四、普通百姓的疑問
1、“不就是過剩嗎?可以將生產放緩些呀!”
不行。經濟危機中的所謂“過剩”并不是絕對的過剩,不是財富在全體民眾手里都多得用不完。如果僅僅只是財富太多而沒有其它問題,那只要給大家多放幾天假,危機就會徹底迎刃而解,根本不會有任何棘手的問題。但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病態特征是相對過剩,即財富在極少數人那里大量積聚,既賣不出去又消費不完,更不想拿去免費送人。在資本家這一方,是公司產能十足,但生產開工嚴重不足;是倉庫堆積如山,就是找不到合適銷路;是錢多得沒地方花,想投資也找不到好的項目。而在平民百姓這一方,則是收入低微,掙錢太難,入不敷出,手頭拮據,消費能力嚴重不足,甚至工作難保,就業無門,前途昏暗,大都在痛苦掙扎中艱難維持。那些農場主將牛奶倒進河里,并非真的是社會生產總量過多了,而是眾多的窮人根本無力承受天天喝牛奶這種消費,他們中有許多人連基本的溫飽問題都沒有解決,還經常為怎樣填飽肚子發愁呢!這些人對那些貴重物品如住房汽車等眾多商品的消費能力就更是不用說了。如果農場主們將賣不出去的牛奶贈送給窮人,則只會增加成本,并不增加收益,還會嚴重影響牛奶對有消費能力群體的售價,這是他們不想看到的。
換句話說,經濟危機就是社會生產了可供全體社會成員生活三年的消費品,卻對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工人們只發僅夠一年生活的消費卡,于是問題來了:你還生產嗎?倉庫里還壓著兩年的存貨找不到消費對象呢!你想停產嗎?相當數量的人在等著米下鍋呢!龐大的機器設備折舊和企業債務利息找誰承擔?這是一個兩難的死結,這才是經濟危機的厲害!
所以,簡單地放緩或停止生產,一是資本家承受不了。大量機器設備閑置,并不像多余的工人那樣可以輕易辭退,不滿負荷生產的機器設備同樣需要折舊和維護,許多機器設備不用還更容易損壞,這都是資本家們不堪承受之痛。加上大量的商品積壓在倉庫,不僅要承擔資金占用費,而且要支付巨大的倉儲保管費。此外,許多企業的廠房或店面還是租來的,停業之后廠房和店面的租金依然要付。還有一些企業即使停產也不能讓企業管理人員和勤雜人員全部放假回家,他們的工資還得繼續支付,而將員工隨意遣散和招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二是眾多貧困工人承受不了。他們中有許多人手中并無余錢,生活本身就過得緊巴巴的,許多家庭還是舉債度日的,每個月都要按時交納按揭,生產一旦放緩或停產,不僅會有更多的人要加入失業大軍,而且會有更多家庭揭不開鍋,眾多舉債度日的人們還會拖累銀行。在宏觀層面,企業大面積停產還將嚴重影響國家稅收。
這次新冠病毒疫情的全球大爆發就是真實生活中的一次停產大演習,那些看似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幾乎亂成了一鍋粥。防疫部門天天喊著要居家,不要外出,更不要聚集,但是,廣大窮苦百姓不依,他們一天不上班就沒錢還貸,有些人甚至連吃飯都成問題。眾多企業也不依,他們無法承受停產帶來的各種問題。政府官員的思想也混亂至極,他們無法協調現實中社會各階級所面臨的不同矛盾。
2、“不就是一個收入差距問題嗎?難道就不可以縮小嗎?”
資本主義制度下的收入差距,不是文憑差異造成的,也不是職稱差異造成的,而是資本差異造成的。巨大的資產占有差異不是那個文憑差異和職稱差異所能比擬的;而且隨著資本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快速積累,這種差距還在不斷加大。在按要素權力分配的資本主義制度下,收入差異向兩極發展是個不可逆轉的必然趨勢。要縮小這種差異,除非你有能力縮小勞資之間對資本占有的差異,或者你能消滅按要素權力分配這個資本主義基本制度,或者你有辦法讓工人階級的收入倍增再倍增。
資產階級的核心利益就是憑借生產資料的私人占有權力強制推行的按要素權力進行分配,若把這個給取消了,資本的核心利益也就被顛覆,資本集團為自身利益所作的一切努力也就白費了,資本主義社會也就不再成其為資本主義了。所以,在資本統治這個根本制度沒有被改變之前,想要根本改變生產資料占有狀況的巨大不均和按權分配所導致的兩級分化絕無可能。
那么,工人收入可以倍增再倍增嗎?在資本主義制度下,資本家憑什么給你工人漲工資?在保證勞動完全合乎老板要求的前提下,一是勞動時間加倍,二是勞動強度加倍,你能做到嗎?如果做不到,那就別提收入倍增了。加倍印錢的做法只能讓你空歡喜一場,印錢的結果只能是通貨膨脹,貨幣貶值,工人們的真實購買力不僅沒有任何增加,反而使過去僅有的積蓄存款購買力也嚴重縮水,天天辛苦勞作,總收入則可能是不增反降的。
3、“機器生產不是很神嗎?為什么還隱含那么多風險?”
任何事物都是有兩面性,利用機器進行生產也是一樣,它既可極大地提高勞動生產率和降低生產成本,又會制造失業和一系列管理難題。要想規避機器生產所隱含的風險,除了妥善安置被機器生產排擠的工人和確保產品適銷對路外,還必須使機器設備設計的足夠精巧,各項技術性能在同行業中領先一流,機器設備利用率高而且無閑置,生產管理科學嚴謹,產品營銷組織得力,倉庫無過多積壓,交易博弈得法商品銷售溢價高,只有具備了這些條件,采用機器生產才能夠保證穩賺大賺而不賠。
但是,在資本主義制度下,機器生產的巨大誘惑導致機器生產在各個企業快速普及,企業之間競相利用機器生產以提升企業競爭力,各種性能更優異的機器設備層出不窮,許多企業設備更新跟不上時代步伐,雖然也在采用機器生產,卻都是一些落后產能。加上市場過度競爭導致產能過度擴張,任何商品的過剩都是早晚要發生的。一旦全面過剩來臨,企業將大部開工不足,實際產能不能滿負荷工作,發揮不出應有的作用,甚至不得不經常減產停產,而廠房、機器設備的折舊費、維修費卻只會隨著產能的擴張而不斷增長。過剩還會加劇價格戰,導致產品賣不出應有價格,甚至賠本銷售,這個時候,機器性能相對落后的,規模效益不夠好的,產品不太適銷對路的,機器設備閑置過多的,市場營銷組織的不太得力,生產經營管理不夠科學的一些企業,就不可避免地要發生虧損,甚至倒閉。
所以說,機器生產并不是造成企業虧損的根本原因,只有機器閑置,產能落后,產品過時,盲目擴張,惡性競爭,管理低效,決策失誤等,才是一些企業采用機器生產不得其利反受其害的根本原因。
4、“機器生產是日益改進的, 供求矛盾應當是日益加深的,資本主義應當直接走向滅亡,為什么還會表現出周期性呢?”
機器生產和資本統治所導致的產能和商品的相對過剩,不是瞬間完成的,它有一個漸進的矛盾激化過程。各種過剩也不是一開始就呈現全行業性和世界性,最初它只是局部的,然后由某些行業逐步擴散到更多行業,由某個區域逐步擴散到更多區域,由某個國家逐步擴散到更多國家。在初始階段,絕大多數的產品還是供不應求的,隨著機器生產的普及運用和性能提升,逐步走向區域性和全國性的供求飽和,最后發展到全球性產能和產品的全面過剩。與此同時,企業利潤從畸高到遞減,再到虧損和相當數量的企業虧損直至成批倒閉,走完這個過程需要時間和矛盾的累積。
而在危機發生后,隨著落后產能的淘汰,同業數量的銳減,行業兼并的加劇和壟斷寡頭的形成,則會使供過于求的狀況逐步得到改善,生產和利潤重新趨于穩定。加上某些新產品技術的出現還會帶來諸多全新的需求,勞工逐漸向新產業轉移,再加上政府為拯救危機所采取的各項調控措施 (如政府牽頭搞公共設施建設,通脹政策對企業的輸血救助,通脹政策對民眾借貸消費的刺激等等),特別是對國外市場的強力拓展(列強國家常常采用文化的、技術的、外交的或戰爭的辦法來實現此目的)等等,都會使資本主義國家的國內供求矛盾在一定時期里大為緩和,所以,給人的感覺是大蕭條已經過去,市場又恢復到了常態。不可否認,上述措施只要相互疊加且力度足夠大,的確可以帶來一段較長時間的發展。但是,機器生產從來就沒有停止發展的步伐,不僅現有的機器設備運用規模在日益擴大,而且新的性能更優越的智能化機器設備還在層出不窮,隨著時間的推移,任何行業的產能都會不斷地躍上新臺階,任何不受資源約束的產品都會在市場出現飽和甚至過剩,供大于求的矛盾又將重新在各個生產部門出現,而且每一次的供求沖突,往往都比上一次區域更廣大(同時在多個國家發生),所涉及的行業也更多,蘊藏的結構性矛盾越也復雜。
正是由于市場供求矛盾的這種變化,導致了經濟危機的表象會呈現出一定程度的周期波動性,一波過后會有一個相對平穩的時期出現,然后一切似乎再次重演。由于許多措施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有一些措施是不可持續(如寬松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外域市場的拓展等),所以每一次的問題都較前一次更為嚴峻和復雜。
5、“現代資本主義已經可以利用高度壟斷和現代化信息技術來減少或消滅盲目生產和利潤率遞減,是不是就可以消滅經濟危機呢?”
不行,因為它消滅不了資本統治和按權分配,因而也無法消除資本對機器生產成果的獨占而引起的兩極分化和大眾消費不足,無法從整體上抑制資本的擴張沖動和產能的強勁升級。生產或可做到不過剩或者少過剩,但產能一定過剩;利潤率水平可以在壟斷企業里穩住甚至增長,但百姓一定不富。除了向外擴張,資本找不到更多銷售產品的新市場,工人更難找到收入永隨經濟發展同步增長的穩定工作,這是資本統治的必然結果。
消滅不了按權分配和由此必然導致的兩極分化,也就消滅不了無產階級的貧困和總有效需求不足,所以,生產雖易而民眾仍苦,壟斷橫行而需求難擴,供求矛盾依然無法解決。
6、“普通百姓也能成為資本家呀!”
從全世界范圍來說,從平民成為大資本家的確實有那么幾個,人數少到屈指可數,成就他們事業的內外因條件都很特別,就絕大多數平民百姓來說,僅憑自己一雙勞動的手是永遠也到不了那個階層的。不僅如此,殘酷的競爭還會不斷地將各行各業里的大批中小資本家甩入平民百姓階層。
那么在銀行有存款的普通民眾是不是也算資本家呢?不是的,他們僅僅只是在銀行有存款的人,亦是各路金融資本利潤的主要提供者。在資本主義制度下,他們的存款總體上是不保值的,銀行給他們的利息一般不及當期的通貨膨脹率。在資本主義世界的絕大多數發展階段上,真實利率都是遠小于通貨膨脹率的。尤其是當今世界,雖然通脹與日俱增,但銀行利率卻是超低的,實行零利率和負利率的國家比比皆是,這還是名義利率,實際存錢的人要補貼多少給資本家只有天知道。
有人說:“現在許多企業都在搞員工持股,這樣一來,員工不就都是企業的資產者嗎?利潤也是大家共享的呀!”我們說,實施這種措施的企業,其目的不是要徹底重建分配制度,實現利益共享,而是要適當改進激勵機制,鼓勵員工效忠企業忘我工作。除極少數初創企業外,在多數資本主義企業里,員工通過努力工作所獲贈的公司股票數量是極其有限的,也是受到企業管理層的嚴格控制的,它給員工所帶來的收入增長屈指可數。這一點就連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薩繆爾遜都不否認,他說“工人們持有幾張股票所帶來的變化,對于他們自己生活的影響是微不足道的。”
也有人說:“現在普通百姓都可以拿錢去買股票,不就都成資本家了嗎?”
真實生活告訴我們:人們在企業中的權力地位,大致是與自己占有資本數量的平方成正比的,也就是說,企業內部的權力分配是嚴重傾向資本大佬的。資本大佬與普通股民的權力那是沒法比的,即使是第二大股東與第一大股東,權力的差異也是不可小覷的。現在普通民眾的確都可以去股市買股票,如果僅從名譽上講也能算是一個小資產者,但每個普通股民持有某家企業的股票占比一般不會超過其股票總數的1%,他們在相關公司里的權力大都可以忽略不計,他們既無生產經營的管理權,亦無人事安排的支配權,對企業生產經營成果的分配更無決定權,就連正常的按企業資本平均利潤計算的所得都無法保證(企業管理層將股份公司的利潤竊為己有的辦法很多),他們在股票證券市場上最深切的體會就是被人當“韭菜”割,當“提款機”使用。這種身份還能算是資本家嗎?這些人在資本主義制度下也能算是統治者?資本主義制度下的股權制度設計,本質上是將不影響企業控制權、決策權、管理權和分配權的多余股份拿到市場上出售給市民,以實現圈錢變現目的。在資本主義制度下,就絕大多數股民來講,他們手持的股票是基本上是不會影響資本大佬們對企業的控制權、決策權、管理權和分配權的,其從上市公司所得到的分紅也常常遠遠小于他們在股票投資上所虧掉的本金,他們買股票的唯一希望就是在眾人接力的游戲中投機一把。任何股市、期市,都不過是強勢資本集團掠奪普通平民百姓的一個平臺。任何上市公司的生產經營和人財物管理都是企業老板說了算。可憐的平民百姓,本想跑到股市來當一回資本家,沒想到不僅沒能獲得應有的權力和回報,而且自從踏入股市,就陷入任人宰割命運,其中絕大多數人把本金都賠進去了。
7、“現代金融業的利潤水平已經遠超實體企業,怎么能說機器生產與資本統治才是經濟危機的主要根源?”
機器生產與資本統治是引發經濟危機的必要條件,與市場是否存在交易博弈以及金融打劫沒有必然聯系。交易博弈古已有之,金融業的利潤率自古以來就遠高于其它行業,但在幾千年來的封建社會歷史上,只有官僚地主和一些商業資本寡頭們大肆兼并土地所引發的農民失地之類的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并不曾發生今天這種以商品過剩市場蕭條就業不濟為特征的經濟危機。金融打劫和各種交易博弈的確會加重社會的貧富分化,加劇供求失衡,甚至引發金融危機,從而加重經濟危機的殺傷力度,但是,即使沒有交易博弈,沒有金融打劫,只要存在資本統治和蓬勃發展的機器生產,以大蕭條、大停滯、大失業、大恐慌為特征的經濟危機也一定會發生。所以,只要在資本主義世界里,即使是那些金融業并不特別發達的第三世界國家照樣發生經濟危機,并且常常是經濟危機的主要受害對象,而金融業特別發達的美國則常常利用交易博弈和金融打劫來掠奪世界,并借此將本國的一些經濟風險轉嫁給其它國家。
8、“什么經濟危機?你們小題大做,它離我們遠著呢!”
是的,到目前為止經濟危機主要還是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專利,與我們社會主義國家好像不搭界,但我國自經濟體制轉軌以來,不僅私營企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空前提升,利潤機制也早已成為我國經濟運行的核心機制,就連國營企業也都以追逐利潤為目的。在分配領域,按要素分配已經施行多年,這樣,西方國家經濟運行中常患的一些弊病,在我們這里要想不犯也難。雖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GDP連年大幅增長,一些企業的老板和高管們的財富呈現暴發式增長,但居民消費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卻是逐漸走低的,勞動者的收入水平與社會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嚴重不同步,整個社會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社會就業問題日益嚴峻,生產發展對國外市場的依賴性日益增大,在外部經濟環境日益嚴峻的形勢下,我國經濟下行和出現金融風險的可能性日益增大。為什么近年來中央多次開會強調 “要嚴防出現系統性金融風險”?要“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不就是因為我國的宏觀經濟運行已經出現深刻的矛盾了么?不就是因為我們當前所面對的問題十分棘手不易解決么?不就是因為經濟和金融層面的風險已經悄然來到我們的身邊了么?
(原創首發,未完待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