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把北向資金看做股市的晴雨表,2022年初,《經濟日報》就曾撰文《去年北向資金流入超四千三百億元——外資熱情擁抱中國資產》,以此證明我國股市越來越好。
然而,今年外資凈流入大幅減少,特別是8月份以來更是大規模流出。
當前外資流出的形勢如何呢?按《金融時報》最新報道,由于不看好我國經濟,“2023年流入中國股市的外國資金中有近九成已經離場。”
外資大幅賣出和房地產危機息息相關。
“交易員和分析師表示……自8月份中國房地產開發商碧桂園(Country Garden)債券兌付逾期以來,國際投資者一直是凈賣出方,碧桂園逾期暴露出中國房地產行業流動性危機的嚴重程度。”
《彭博社》也發布了類似的總結。在最新的報道中,彭博表示“由于經濟復蘇脆弱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等諸多擔憂,海外投資者對中國股票的年度購買量將創歷史新低。”
關于下跌原因,彭博的總結和《金融時報》一樣。“新年伊始,人們對新冠疫情后市場復蘇的希望強勁,但隨著房地產市場長期低迷、缺乏強有力的刺激措施和監管不確定性導致嚴重拋售,漲勢最終以失敗告終。今年迄今為止,滬深300指數已下跌12%,是全球表現最差的主要指數之一,并有望連續第三年下跌。”
為了對沖下滑,我國公布了一系列積極的經濟數據,并且“大多數貸款機構下調了存款利率,為金融系統應對增長放緩提供了更有力的緩沖”。
然而即使這樣,股市也依舊疲軟。甚至外資覺得這都有被直覺。
“這太有違直覺了——數據越來越好,大環境應該對中國股市相當有利”,但是大A卻不漲。法國外貿銀行亞太首席說,“坦白說,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只有一個,就是投資者基本上放棄了,他們在宣告‘看不到上漲空間’。”
我們一邊救市,外資還一邊趁我國救市離場。
“中國上市公司的大規模股票回購,以及國內投資基金和國有金融機構的大規模購買”,在各種壓力下,它們需要支撐不斷下滑的市場估值。然而,這種行為卻為海外投資者離場提供了便利。低位我可能還不好甩賣,畢竟虧太多,現在你要拉升股票,我恰好割肉離場。
至于全球長線投資,目前也并不看好我國。“香港交易員表示,事實證明,全球長線投資者對中國股票尤其謹慎,幾乎沒有對這個市場表現出任何興趣。”上一次對我國股票的買入大幅增長,還是在我國剛剛解封時。當時外資對我國經濟反彈寄予厚望,但是不久之后,房地產大規模出險,整個經濟受到沖擊。
美國銀行本月一項調查顯示,“多數基金經理低配中國股票,跟去年11月的情況沒有區別。以美元計算,滬深300指數今年將下跌逾15%。”
“客戶問我的(關于中國股票的)問題是,‘(投)哪些行業?’”法國外貿銀行的加西亞-埃雷羅表示,“但當他們逼問我答案的時候,我不知道該怎么回答,因為沒有哪個行業可投。”
上圖是海外投資者購買我國股票的凈額。2021年是4322億元,今年僅有442億元(12.28),為2021年的10.2%。
實際上,外資購買量僅占內地公司已發行股票總數的 4%,但是他們的影響卻遠比這個大。很多人將其視為重要的情緒晴雨表,密切關注外資流量。
有一段時間,外資持續外流引發巨大壓力,還有人呼吁取消公布外資流向和流量數據。“呼吁取消滬深港通資金的實時數據!平時北上資金的流向對A股影響不大,但是一旦發生一些不好時刻,比如某國開始做空我們的時候,北上資金成為它們的領頭羊,要知道很多資金都跟著北上的動向操作,尤其哪些被公募,私募傷害的基民。”
由于外資對我國房地產危機的前景持續悲觀,后續股市如何,還有待觀察。
為防止惡意曲解,我要聲明,不論如何,我相信在國家的政策下,明天會更好。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