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我們舉幾個例子,講一下怎么通過官方提供的數據,挖掘房地產的內部問題。
首先我們要明白,僅僅看同比、環比,沒有多大意義,這看不出其中的門道。要通過數據進行分析,就要清楚數據內部結構。
以房地產投資為例
下圖是2011-2023年9月累計數據,從數據可見,2023年的數據比2018年數據還低,倒是比2017年數據好。
那么,是不是可以認為,房地產投資已經恢復到2017年的情況了呢?事實上不能這樣看。要明白這個問題,我們就要講一下房地產投資的四個細分項。
房地產投資分成四個主要部分,分別是建筑工程投資、安裝工程投資、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其他費用投資。我們看2022年數據,房地產投資完成額合計13.29萬億,其中建筑工程7.93萬億,安裝工程0.46萬億,設備工器具0.12萬億,其他費用4.78萬億。
這些分項投資都有什么意義呢?
先說建筑工程投資。建筑工程投資說白了就是修房子,這是房地產投資中,真正能拉動經濟的主體部分。建筑工程投資完成額對應了修房子的規模,因此與房屋施工面積同比增速是相關的。因此從建筑工程形成實物工作量的角度看,目前的房地產投資情況,大致也就2015年的水平,倒退了8年。
安裝工程指各種設備、裝置的安裝。一般來說要房子修得差不多了,才會涉及安裝工程,因此安裝工程同比照理來說應該和房屋竣工面積同比高度相關,但事實上數據擬合程度不太高。設備工器具指各種購置或自制的,計入固定資產的設備。體量很小,對房地產投資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其他費用主要就是土地購置費。由于我國可以緩交一年,因此今年的土地購置費一般對應去年的土地成交款。
我們把建筑工程和其他費用放在一起看。從下表可以看出,2023年8月(9月數據缺失分項)房地產投資增速下滑15.32個百分點,其中建筑工程投資(能形成實物工作量拉動經濟的)同比下滑21.08%,而其他費用(主要是土地購置款)下滑僅5.92%。也就是說,主要靠土地購置款延緩了房地產投資下滑的速度。
土地投資款就是買地的錢。聯想到去年地方政府讓城投托底買地的新聞,我們大致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如果不是賣地(包括虛假賣地)還能賣出一些錢,房地產投資是數據會更爛。
以施工、新開工和竣工面積為例
除了投資數據,我們還可以觀察一組數據,就是房地產施工面積、新開工面積和竣工面積。這三組數據有一個算術關系,可以通過三組數據計算每年凈停工面積:
凈停工面積=T年施工面積-T年竣工面積+(T+1)年新開工面積-(T+1)年施工面積
按照這個數據,我們可以測算出歷年凈停工面積。下圖中2023年數據截止9月份。從數據可以看出,2023年9月份凈停工面積7.52億平米。凈停工可以理解為準爛尾,爛尾的標準定義是停工一年以上。也就是說,2023年準爛尾的樓有7.52億平米,按100平/套計算,合計752萬套。
當然,你還可以從數據里面看出很多東西,關鍵是要進入數據結構,而不是停留在表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