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11月18日報道了外匯管理局發布的《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資金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同時介紹,國家外匯局相關負責人說,“我國已有超過90%的資本項目實現不同程度的開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取得積極進展。” 這個資金管理規定,就是要進一步擴大金融開放范圍,具體來說,是擴大資本項人民幣可兌換與資金轉移范圍。
主流經濟金融界一直在推動擴大資本項開放,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官方和民間一直在壓迫中國開放資本項,宣傳美國開放資本項。但美國從沒有對中國開放資本項,在美國境內,任何人都難以以投資理由,使用人民幣,到美國大銀行兌換美元;很難用美元在美國大銀行兌換大量人民幣,美國大銀行根本就不提供這些服務,導致在美國境內很難進行人民幣與美元之間的兌換。美國實質上是單方面要求中國對美國和西方開放資本項,這是對中國經濟與金融安全的巨大威脅,是對中國經濟和財富的掠奪,是要讓中國自愿當西方經濟殖民地。
1、首先,美國的資本項美元可兌換,僅僅是不禁止民間兌換,不是央行或銀行承諾資本項可兌換。過去美國憲法規定,法定貨幣是貴金屬鑄幣,銀行發行美元紙幣,必須承諾可兌換鑄幣,在整個十九世紀,經常導致很多銀行同時倒閉,形成嚴重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1913年美國成立美聯儲,試圖集合美國金融實力,維護憲法要求,但到1932年前后,一樣造成1千多家銀行倒閉,羅斯福總統不得不停止了對民間承諾美元可兌換鑄幣;到了1971年8月,又停止了對他國政府承諾貨幣可兌換黃金等鑄幣了。按照美國聯邦儲備法,如今的美元是不承諾可兌換的法定紙幣。尤其是美國的大銀行,沒有辦理美元與人民幣之間的兌換業務,人們在美國境內,很難進行美元與人民幣之間的兌換,更不用說,資本項可兌換人民幣了。
2、西方的資本項可兌換,僅僅是各國自愿執行,沒有任何國際性和國家間的強制性協定要求和承諾。美國和西方各國對外宣傳, 西方國家還開放金融資本項,但這也是西方的宣傳大過實際情形。美國和西方盟友制定了《資本流動自由化通則》協定,1960年12月14日于巴黎簽署,1961年9月30日生效。這個協定是西方盟國之間唯一涉及資本項交易的協定。這個協定要求加入國政府盡力取消對資本轉移的限制。所謂資本轉移,實際就是指本國和外國貨幣進出國境。協議的實質,就是要求成員國政府承諾,有限開放資本項交易方面其他成員國貨幣出入境。協議是自愿執行的,各國如何在資本項方面開放金融,是由各國自行決定的。協議更沒有涉及貨幣如何兌換。法德領導人曾公開批評美國,讓他們同意美國印鈔購買他們的資產,是讓他們當美國經濟殖民地,因此實際上執行度很低,更多的是用作宣傳,從而忽悠第三世界國家開放金融。更重要的是,美國等西方國家僅僅在盟國之間有限開放,并沒有對其他國家,包括中俄以及其他第三世界國家開放金融,例如,美國從不安排它們的銀行從事人民幣與美元的兌換。人民幣與美元之間的貨幣兌換,雖然在美國民間可以進行,例如,在美國的唐人街,有華裔私人進行兌換交易,但這種私人貨幣兌換,并無多少經濟意義,與美元、人民幣兌換的實際需求量相比,可謂九牛一毛。實際上人民幣與美元之間的兌換,主要由中國安排銀行進行的,是中國單方面對美國和西方開放金融的。美國連《國際貨幣基金協定》要求經常項目開放都沒有很好執行。
3、資本項自由兌換是無法維持的。例如,到上月底,我國M2貨幣量達到288萬億,理論上,它們都可能要求兌換,實際哪怕僅有十分之一要求兌換美元,金融系統就得準備4萬億美元用于兌換;如果同時承諾可兌換歐元、英鎊、日元,是不是還要準備同樣價值的這些貨幣?雖然央行儲備了3萬億美元,但實際現金很少,大部分都是債券。短期內就是有百分之一的M2貨幣兌換,都會造成嚴重問題。歷史上美國和西方承諾貨幣可兌換黃金,都無法執行,更不用說,如今的可兌換美元歐元,它們可以短期內大量產生,從而更容易引發更多問題,例如短期內大量外幣要求兌換人民幣,就只能讓央行增發貨幣來負責兌換,從而大量增加基礎貨幣,對國內市場形成巨大沖擊,甚至引起通貨膨脹。歷史上很多國家都因資本項開放,導致金融危機。如拉美,東南亞和俄羅斯金融危機等。任何自行執行的經濟政策,都應是為本國經濟服務的,這種被動為他國服務的單方面開放政策,就是自殘行為。
4、讓美國和西方印鈔,就可以到中國兌換人民幣,購買中國各類資產,這是等于讓中國當西方經濟殖民地,讓西方不費分毫,就控制中國各類經濟資源。如今中國大部分行業的頭部企業,都被外債控制,就是這種荒謬政策的結果。甚至連互聯網媒體都被美國資本控制,等于讓美國控制最重要的意識形態平臺,從而控制人們的思想。而中國因為承諾資本項可兌換,必須儲備大量外幣,防止不能兌現承諾。因此,出賣大量經濟資源,換來的西方貨幣,實際難以使用,只能購買美國國債之類,利率經常低于通貨膨脹率,連保值都做不到,由于自動貶值,其實際價值在逐漸消失,出賣的財富實質等同奉送。
5、由于很多第三世界國家承諾資本項開放,讓美國攫取了各國大量資產。按照美國經濟分析局公布的統計資料,截至2021年一季度,美國對外總負債47.1萬億美元,對外總資產32.8萬億美元,凈負債14.3萬億美元。這表明美國印鈔47.1萬億美元,不僅占有了其他國家32.8萬億美元資產,而且還拿走了14.3萬億美元物資。這也反映了我國開放資本項,給中國帶來巨大經濟損失。雖然美國公司直接控制的中國資產有限,但美國通過大量控制第三地到中國投資控制的資產更多更隱蔽。
6、我們應從俄美金融戰中吸取對付美元霸權的經驗和教訓,包括資本項開放問題,尤其要關注由此而帶來的我國在海外的數萬億美元資產的安全問題,它們大部分在美歐境內,大部分只是西方金融賬號里的數字,美國和西方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拿走它們。以前公知們總是宣傳美帝有契約精神,但去年初,美國先后沒收阿富汗國家外匯儲備和俄羅斯購買的美國國債,凍結俄羅斯公私資產,打破了長期宣傳的神話。
7、讓西方印鈔控制中國經濟資源,給中國帶來巨大經濟損失。雖然多年來我們的貿易順差大量增加,但卻積累很少,著名金融專家余永定院士指出,“根據定義,海外凈資產等于每年經常項目順差的和。盡管中國年年經常項目順差,順差額平均是千億美元級別,但2021年中國海外凈資產卻和2014年海外凈資產差不多(約2萬億),這是非常不正常的現象。可以理解為,年年到銀行存錢,存了7、8年后,發現本金根本沒增加”。根本原因,就是資本項可兌換,讓西方印鈔控制中國各項經濟資源,加上國內人為壓低工資,為西方資本家獲得太多利潤。以2021年為例,按照官方公布的統計數據,我國貨物貿易順差為5627億美元,其中1673億美元直接留在國外銀行流失;另有999億服務貿易逆差,1638億美元投資利潤逆差;還有外資873億美元利潤的追加投資以及以投資損失等名義外逃的3664億美元,其結果是我國國際凈資產減少3053億美元,在境內外資產積累方面,一年損失8680億美元。
中國為什么會接受美國提出的不平等要求?主要原因是國內勞動者收入太低,導致國內消費市場太小,從而非常依賴對外出口,其中美國是我國最大的貿易順差國,2022年總計約2.7萬億元,接近我國對外貿易順差5.86萬億一半。今年1到10月,對美累積貿易順差高達1.96萬億美元,同樣接近一半。
馬克思最重要的思想是論證政府不干涉的自由資本主義,資本家會壓榨勞動者收入,從而導致生產過剩危機。但我們在思想輿論和一些政策把握上,卻公開支持和放縱資本家任性,不處理資本家的輕微犯罪,不僅釀成了如恒大許家印之類的大蠹不斷爆雷,而且將資本家拖欠工資這樣的潛規則也變成公開法則,反給勞動者扣上“惡意討薪”帽子。這就導致我國勞動者收入占比不斷下降,僅占國內生產總值41%(購買力平價法計算進口產品價值),僅為美國80%以上的一半,已經持續20多年。而政府收稅,主要用于補貼資本家,主要是美國和西方資本家,包括為出口工廠建設配套設施。對比美國配套最低工資政策和失業補貼政策,抬高工人工資,讓勞動者收入占產出80%以上;為減輕個人收入不平等帶來的生產過剩,美國制定的個人所得稅邊際稅率曾高達94%,等于高工資僅能拿到6%收入,其余94%都上交政府了,從而維持高消費率。我國壓低工人工資,造成的后果是對外進一步依賴,從而接受如此不平等的條件,雖然目的是維護經濟運轉,但實際等于給西方免費勞動,等于自愿當西方經濟殖民地。美國和西方早已很少生產工業消費品,主要依賴中國等第三世界國家供應。哈佛大學弗格森教授早就總結為,“中國負責生產,美國負責消費”的殖民地經濟模式,給中國帶來的是大量物質財富損失,導致各類礦產資源價格在不斷上漲。
我國經濟出現嚴重問題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我國主流經濟金融界忌諱發債,主要依賴引進西方貨幣,央行借此發鈔兌換西方貨幣,給市場增加基礎貨幣。到10月底,央行發行的基礎貨幣有35.1萬億,其中21.9萬億都拿去兌換西方貨幣,實質等于免費送給西方了。更嚴重的問題在于,如今的法定紙幣發行制度下,市場上的貨幣都是債券,凈貨幣總量等于中央政府欠債總量。由于中央政府發行的債券太低,直到2022年末國債余額僅有25.56萬億,扣除在央行存款4.13萬億元,僅為市場提供21.43萬億元,如果再算上各級政府機構存款總計42.85萬億,等于讓市場上其它參與者反而欠債17.3萬億,導致國內企業整體負債率高達140%以上,根本就無法按照市場規則運行經濟,否則大部分企業都因欠債率太高,無法及時支付欠債而倒閉。依賴西方貨幣發鈔,其結果,就是國內經濟資源都被西方控制,是維護經濟殖民地模式的關鍵政策。
馬克思是支持大量發行國債的,他在《資本論》中指出,“在所謂國民財富中,真正為現代人民所共同擁有的唯一部分,就是它們的國債。一個國家負債越多就越富(原文:a nation become the richer the more deeply it is in debt),這一現代理論是完全合乎邏輯的”。 (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 2004, 北京: 人民出版社. p. 864-865)
筆者曾經根據美國市場總結的企業正常負債率和國內居民凈存款,估算我國市場需要的凈資金,也就是中央政府的負債,基本等于上一年的國民產值。由于必須一直負債才能給市場提供凈資金;中央政府負債是不需要償還本金的。雖然我國早就大量發行國債了,看起來國債余額也非常龐大,到2022年底,就高達25.9萬億元;商業銀行持有的中央政府債權,到今年七月底,更是高達51.1萬億元,但與現代貨幣理論分析指出的龐大要求相比,還相差甚遠,遠遠不能滿足需要。
按照現代貨幣理論,中央政府應通過增加負債,不僅給市場提供凈資金,而且獲得大筆資金,從而可以在市場規則下,干預市場經濟,尤其是通過就業保障的最低工資與生產率增長掛鉤,推動工資水平整體上漲,解決分配和生產過剩問題。經濟的發展,使得市場需要更多凈資金,使得政府能夠獲得的資金就會繼續增加,從而使經濟走上良性內循環。這是一筆看起來是債務,實際是不需償還本金的巨額資金,甚至有時接近稅收。例如,我國2021年國內產值比上一年增加13.6萬億元,按照本人應用現代貨幣理論分析,中央政府就應當增加13.6萬億債務,從而獲得13.6萬億資金,而當年整個國家稅收不過17.3萬億,中央財政支出僅為3.5萬億。此外,工資的普遍提高,不僅推進實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主要目的,而且給市場提供足夠的凈資金,從而可以按市場規則管理維護市場經濟;還使得只能低工資運行的企業難以找到勞動者,不得不倒閉,從而提高經濟效率,淘汰落后企業。
忠告金融專家:連過去蔣介石的國民政府和美國簽訂開放協議,都是嚴格對等的雙方相互開放,包括金融開放;只因當年中美兩國執行的條件不對等,例如開放軍港,實際淪為單方面給美國軍艦開放,就被當時的知識界批得體無完膚,主持者都被人民視為賣國賊而遺臭萬年。在金融方面,蔣領導的國民政府從未承諾執行《國際貨幣基金協定》第八條,其原因就是因為美國雖然承諾,卻未對中國執行。如今難道要比當年國民政府采取更大更明顯的賣國政策?請早日停止,否則必將遺臭萬年。
簡而言之,我們主張:第一,應停止資本項開放;金融開放,只能限定在貿易方面,為經濟發展需要而開展的對外貿易服務;第二,中央政府應大幅度提高債務到當年國內產值水平,不僅為市場提供凈資金,而且為政府提供資金,維護真正的市場經濟;第三,政府應通過市場方式,主要干預勞動力市場,維護勞動者收入占國內產出的比例,應在80%左右,使得我們的生產是為國內消費服務,防止生產過剩。
【附錄】
各國承諾《國際貨幣基金協定》第八條款的時間(來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996年出版的報告《貨幣可兌換和金融部門改革》)——請注意,直到此表列出的最后時間(1994年11月30日),“中華民國”從來都沒有承諾第八條。
參考:
http://www.kunlunce.com/llyj/fl11111111111/2022-10-16/164637.html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61377243005631
【3】外匯領域改革持續助力金融市場對外開放_部門動態_中國政府網
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311/content_6915953.htm
【4】資本發展歷程科普:盤點中國資本賬戶開放的變化趨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1148131980902945&wfr=spider&for=pc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