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理論,還是理論問題
作者:吳銘(20231124)
有時候,睡不著,也吃不下。一潭死水,死氣沉沉,該來的究竟還是沒有來,不想看到、不想聽到的事,卻不斷發生。
我也不知道我究竟在等什么、盼什么。
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那第一,必須知道金融風險是怎樣產生的,如果你不知道金融風險是怎樣產生的,那你怎么防范化解?
要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第二,也必須有自己的力量,或者說有自己的忠誠可靠的隊伍,還要有工具、武器、裝備。
知道所以然,又有足夠強大的、忠誠的隊伍,有得心應手的工具,才有可能防范化解金融風險。
兩個因素,缺一個,就無法防范化解金融風險。
我們有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力量嗎?有足夠忠誠、強大的國有金融資本嗎?似乎沒有。民營企業“五六七八九”了,國有金融力量、國有工農業力量,還能有多少?靠得上嗎?
我們能指望許皮帶、中植系等買辦房地產、金融業為我們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嗎?能指望普華永道、摩根、運通、橋水、瑞銀、黑石等跨國外資金融大鱷,為我們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嗎?能指望柳教父、馬粑子等為我們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嗎?能指望美國華爾街金融寡頭為我們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嗎?能不能呢?看看許皮帶的巨型爆炸,還有類似許皮帶的那些引進外資搞起來的房地產、金融、互聯網等等其他什么什么公司,這些公司,不管從事哪一類金融業務,只要它們不故意制造金融風險,就燒高香了,國內、國外,哪一次金融危機、金融災難、金融事故、金融大案,不是它們制造的?指望他們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是燒香找錯了廟門。
既然不能,為什么不限制乃至禁止此類金融企業、金融活動呢?
為什么那么強調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時候,居然還對這些外資金融大鱷、買辦金融資本開放市場,允許他們繼續做大?這不叫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這叫故意制造金融風險。
這似乎就是開門揖盜吧?
還有,中國主權銀行,為什么那么積極、主動、毫無保留地為外資企業、外資金融機構但保或者貸款?為什么允許外資金融機構隨便開設巨額投資公司、中國企業、開采中國資源、雇傭中國勞動力、并購中國企業、控制中國土地礦產等資源?動不動幾萬億的人民幣發行權,就慷慨地出讓給了這些來歷不明、資質不明的外來投資者,你們不怕受騙嗎?普華永道的謊言,你們沒有聽說過嗎?索羅斯制造東南亞金融危機的事,你們沒有聽說過嗎?
為什么中國國有銀行和金融,不能直接對中國投資呢?
監管,加強監管,似乎成了某些人的“法寶”,似乎有了監管,就可以高枕無憂,就萬事大吉,就不會發生金融危機。可以,那么,我問一下,加強監管,能否阻止金融事故、金融詐騙、金融危機?如果真的能,那么,怎么還有許皮帶、中植系、P2P、村鎮銀行等等暴雷?難道許皮帶們在中國經營二十多年,沒有監管?監管,二十多年的監管,沒有在阻止許皮帶制造金融地雷發揮任何作用,相反,還掩護了許皮帶積累金融風險的進程。現在,一邊強調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一邊無限制地引進外資、金融市場化、開放金融、開放市場,制造金融風險、積累金融風險,一邊又指望加強毫無用處的監管。
如果監管失敗——恒大暴雷已經證明,監管,沒有起到任何作用,那么,監管,有能力彌補恒大暴雷的社會后果嗎?似乎既沒有這個責任,更沒有這個能力,也沒有誰去追究監管方面的責任。
被同一塊磚頭絆倒好幾次了,不接受任何教訓,依然指望用幾乎毫無用處的監管,來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這叫孤注一擲吧,也叫抓稻草,無用的稻草。但是,明知道無用,卻還事先只準備一根稻草,這叫什么?叫“籠子的耳朵”還是自欺欺人呢?
不是不要監管,而在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過程中,不能過多指望監管。監管,對于防范化解金融風險,聊勝于無而已。
金融風險是怎樣產生的?這個問題不難回答。只要回顧一下近年來世界發生的金融危機,就可以。答案:金融危機,就是華爾街金融寡頭故意制造的,是貨幣金融化、金融自由化的必然結果!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最根本的,就是強大國有金融,盡量減少直到禁止華爾街金融寡頭對我金融領域的染指。一句話,這個領域,不能開放!
似乎,中國金融領域的工作,有些接受了美國前財長保爾森的指導,即使付出社會動蕩的代價,也要搞金融自由化改革。有沒有金融風險不要緊,只要允許外資在中國從事無限制的經濟、金融活動,就行。
取消在華外資金融機構的業務范圍限制、持股比例限制、投資額度限制,把期貨、證券、理財、基金、信托、保險、再保險等等中國所有金融業務,對外資完全開放,就不怕外資在中國金融領域故意制造金融災難嗎?監管,有什么把握阻止外資金融機構在中國故意制造金融災難?如果監管沒有這種把握,那就不要指望監管來防范化解金融危機!
指望什么來防范化解金融危機呢?指望中國金融掌握在中國主權金融機構手中,培育一支強大的金融力量,雄厚的國有金融力量,并控制各個金融環節,來防范化解金融風險!
現在,中國的金融,幾乎是財閥割據、群雄逐鹿的局面,國有金融力量還殘余多少?會不會是周天子無以御諸侯?無力統治諸侯,僅憑一個監管,有什么信心保證諸侯就那么聽話?它不聽話,你又能如何?
這種問題,需要找幾十個專家來論證嗎?不是一眼就看得出來的嗎?
開放,不是價值觀!更不能是中國這樣的主權國家的價值觀!所謂國際化,不但不是價值觀,甚至也不是方向!主權化,政權化,才是方向!
開放也好,國際化也好,都是國際壟斷金融資本哄騙其他國家的一種騙術。在中國,開放、國際化,對中國人民有什么好處,我沒有看到有誰把這個問題說清楚,甚至沒有誰愿意回答這個問題!一個人也沒有。
全世界去美元化,就是全世界各國貨幣的主權化、政權化!而不是相反。
有同志說,中國金融需要一支忠誠于國家的人才隊伍,需要改革組織領導體系,需要各銀行、金融機構都聽命于中央,這很好,但還遠遠不夠。我看,更重要、更具決定意義的是在貨幣、金融領域,要進行革命性變化,把此前的貨幣發行獨立化、金融自由化、經濟自由化理論及依據這些理論制定的政策、法規、制度、辦法,徹底清算,樹立貨幣、金融的政權和主權意識,才可能真正防范化解金融風險!
不想說什么了,已經說得太多了,快成祥林嫂了,煩人。但是,貨幣、金融領域,依舊沒有什么本質的改變,特別是,沒有理論上的革新!僅僅是抓幾個許皮帶,幾個重要銀行的行長,我看是沒有什么用。
歸根結底,中國金融領域、貨幣領域,不是腐敗問題,也不是體制問題,而是指導理論出了問題,出了根本性的、方向性的大問題。不從理論上著手,僅僅靠改變組織領導體系、抓幾個金融官僚、金融大鱷,同時卻又繼續開放中國金融、人民幣隨意離岸、外資隨便投資、隨便開展什么業務。我看沒有什么用處,甚至還是一種自我麻醉。
麻醉了也好,麻醉了,就不痛苦了。
從今以后,如果不是特殊情況發生,我盡量不寫貨幣、金融領域的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