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近看到的一篇文章的題目《你拋美債,我拋中債!外資紛紛減持中國債,大量資金流向美國》,聲稱中國拋售美債,外國資本家也拋售中國債券,似乎中美在金融領域面臨問題類似。但這其實是美元意識形態洗腦下的錯誤認識。
簡單解釋,就是中國拋售美債,最終都變成美元,而美元是美國政府發行的不負責兌現的欠條,你無法短期內大量兌現。相反,美國資本家拋售中國債券,得到的人民幣,卻可以到中國的銀行兌換美元,從而兌現人民幣欠條,不再持有中國的債券了,轉而變成持有美國政府發行的欠條。當然,中國的資本家持有美元,可以到中國的銀行兌現人民幣,但這并不減少中國持有的美元欠條,也就是,從整體來看,中國無法快速兌現美元欠條。
兩者的差別,就在于中國金融界實實在在地執行美元與人民幣之間的相互兌換,而美國金融界基本不執行這種兌換。實際來看,美國主要銀行很少持有人民幣,不從事人民幣兌換業務。這實際上意味著,中國的銀行是被動參與兌換,從而被美國資本家們強買強賣了。等于美國印鈔,就可以到中國兌換人民幣,購買中國各種財富;相反,中國人拿著人民幣,直接在美國是不可能買到什么東西的。如今中國人在美國購買,可以支付人民幣,實際都是中國的銀行負責兌換為美元支付的,而不是給美國商人直接支付人民幣的。
很多人可能難以理解美元是欠條。回顧歷史,以前美國的法定貨幣是黃金白銀等鑄幣,美國人習慣使用的美元紙幣,實際是銀行發行的代表金銀鑄幣欠條的銀行券,按照美國法律規定,可以在任何營業時間到美國發行的銀行兌現為黃金鑄幣的。在1933年羅斯福上臺之前,1盎司黃金等于20.67美元。當時美國經濟遭遇空前的經濟危機,失業率高達30%,工農業生產下降50%左右,糧食嚴重短缺,大批老百姓餓死,即使活下來也營養不良,到1941年美國加入二戰前征兵,有40%應征青年身體不良,達不到從軍標準。當時美國人都不愿持有美元欠條,而是紛紛到銀行兌換黃金,結果造成數千家銀行的金庫被掏空而倒閉。美國總統羅斯福上任后,不得不下令全國金融業停業整頓,同時下令停止美元兌換黃金業務,使得美元成了美國法定貨幣。當時美元發行者是美國政府建立的美聯儲,卻不再負責兌換。由于美聯儲實行的是通貨膨脹政策,也就是發行的美元總是多于市場物價保持穩定的貨幣量,導致美元不斷自動貶值賴賬。尤其是近幾年發行量增加迅速,2020年到2021年,僅2年時間就讓發行量加倍,美元現鈔從4萬多億增加到8萬多億,遠超經濟增長率和市場需要,導致去年美元瘋狂貶值,按照中國進口物價計算,貶值約25%,等于中國持有的美元實際價值自動減少五分之一。
美國在殖民地時代,殖民地政府就大量發行作為黃金鑄幣欠條的紙幣了,但那時美國境內并沒有發現金礦銀礦,缺少金幣和銀幣。獨立戰爭期間,因大陸議會發行的紙幣太多,導致美元在幾年內就貶值到票面價值百分之一以下,幾乎變成廢紙,以至于美國有句俗語,叫“不值一個大陸幣”,其含義就是分文不值。就是在19世紀末美國在加州發現大金礦,美國持有的黃金也遠低于發行的美元。一旦老百姓兌現美元欠條,美國的銀行就無法兌現而大量倒閉了。當時美國每隔幾年就會發生一次遍及全國的金融危機,每次都有大量銀行倒閉,讓無數老百姓的存款化為烏有。1929年美國發生經濟危機后,短短幾年就有數千家銀行倒閉,大批老百姓的銀行存款都變成廢紙。1933年羅斯福上臺后,不得不對民間停止兌換了,同時調整兌換率為1盎司黃金兌換35美元,等于讓他國和本國老百姓手里的美元一次性貶值40%。但美國在國際貿易中,仍然對西方盟國政府承諾美元可兌換黃金,尤其1944年召開盟國會議,制定國際貨幣基金協定中承諾,但這仍是一種欺騙。到上個世紀60年代初,美國政府就千方百計找理由不再執行了,到1971年美國總體尼克松干脆宣布取消,致使美國的西方盟國損失慘重。這時美國也沒有條件執行了,當時西方盟國持有的美元,按照美國政府承諾的兌換比率,6倍于美國政府儲備的黃金總量。
政府承諾發行的貨幣兌換任何其它貨幣或者黃金,要么是欺騙,要么必然崩潰。中國的主流經濟學家們迷信美帝推銷的意識形態經濟學,要推行人民幣可兌換西方貨幣,讓老百姓可以自由地兌換人民幣為美元歐元,由于如今人民幣存款高達260萬億元以上,就是十分之一的存款被拿去兌換,也會使整個國家金融業無法應付。所謂貨幣可兌換,對美國來說,美國的銀行并不負責自由兌換,僅僅是美國政府不動用權力限制民間兌換而已。但中國的洋奴買辦們卻迷信美國的意識形態,將其理解成銀行業要給老百姓自由兌換,實際就是將整個國家的貨幣權力,名義上是老百姓都可以自由享用,實際上等于交給西方資本家,讓整個政府稱為被動的市場參與者,被西方資本家強買強賣。可謂是荒唐透頂,卻被這幫洋奴們公開鼓吹幾十年。如果政府真的按照它們的想法去做,中國金融恐怕就會和很多國家,如東南亞、拉美、俄羅斯等國一樣,經歷金融危機了。
但是,如今美國如此瘋狂發行美元,甚至超過獨立戰爭期間,之所以仍有購買力,其主要原因,就是中國金融界認可美元,讓美國資本家可以拿美元兌換人民幣,到中國購買中國的各種財富。甚至金融精英們印人民幣高價兌換美元,使得美元價值遠高于市場價值,從而推動國內企業出口產品換美元,致使每年都大量出口財富換取大量美元。另一方面,卻讓美帝資本家在中國操縱市場,控制中國主要資產,包括印鈔20多萬億元人民幣,都拿去兌換美元,交給美國資本家,同時讓商業銀行配套貸款,給予西方資本家的人民幣是其3到5倍以上,從而給西方資本家免費提供的人民幣就高達100萬億元以上。由于西方資本家通過參股控股等方式,實際控制了我國大部分資產,各行各業主要企業都是外資控制的。例如最近暴雷的恒大,就是房地產的龍頭老大,和其他排名前四的房地產企業,都是注冊在國外的外企。早在2005年中國商務部的統計數據就指出,僅僅開放幾年,當時中國主要行業企業都成了外資天下了,前三位企業都是外資企業。這是因為美國和西方精英可以印鈔到中國購買企業,等于空手就控制了中國各類資產。外國資本家在中國甚至在房地產這樣的暴利行業,都看起來不賺錢,但實際恐怕像恒大一樣,早就轉移財富到國外了。手段之一,包括通過財務上做賬,一時變成贏利企業,可以合法地到中國銀行兌現人民幣利潤為美元,離開中國。更不用說,像蘋果這樣的外企,僅一家企業,就拿走了手機行業90%利潤了。
更大的問題,在于中國的資本家們真正做大做強的,都是美國人印鈔支持的洋奴買辦資本家,賺錢都轉移到美國,然后讓美國通過倒閉銀行或者反腐等方式合法沒收了。例如,年初美國倒閉的硅谷銀行及其海外分行,中國的買辦商人們在其存款都被沒收,卻必須償還債務。更不用說,通過操縱西方金融市場割韭菜了,例如操縱石油期貨價格變成負的,從而收割中國銀行等機構參與者。中國民間和政府持有大量美元,就必然要參與西方金融市場活動,被美國精英割韭菜。即使購買西方國債,也會因利率低于通貨膨脹率而自動貶值損失了。最根本的做法,是不應持有大量西方貨幣。
因此,如今的中美國模式變成了中國負責生產、美國負責消費和享受了。美國境內已經不生產工業消費品了。美國市場上的主要工業產品,都是來自其他國家,主要來自中國。中國大部分工業產品產量都占世界一半以上,工業增加值則超過美歐日等西方國家的總和。中國的人均GDP達到1.2萬美元以上,如果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更是達到2萬多美元了,但中國有一半以上人口年人均收入僅1000多美元,仍然是低收入國家。然而,中國的洋奴經濟學家們卻故意將人均GDP當人均收入來鼓吹,好似中國已經進入中等收入國家,面臨的是如何進入高收入國家,探討如何走出中等收入陷阱了。
如今中美國模式,更大的問題,是中國的物質財富源源不斷地被輸送到西方了。很多地方資源都走向枯竭了,這實際上掏空了中華民族子孫后代的生存基礎。而迫在眉睫的問題在于,讓外國資本家自由地兌換人民幣轉移財富,由于主要依據外匯發鈔,限制自主發行貨幣,就會大量回收基礎貨幣,導致貨幣短缺、通貨緊縮,短期內給經濟帶來更大的災難。不管怎么說,停止資本項人民幣兌換外幣,收回貨幣主權和金融主權,尤其是依據國內市場需要自主發鈔,才是維護經濟正常運行,對付美國金融入侵的唯一正確之路。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