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融信托在業內素以“膽子大”著稱,一些別人不敢做的項目他都敢做。
中融信托出事是房地產導致的。之前有人用企業預警通統計了中融今年作為原告的案子,不到100件,其中超過9成是房地產相關。
中融數據顯示,2022年規模6293億元,其中10.69%投向房地產。這個比例看起來似乎不大,但是房地產目前是信托違約大戶。某券商統計,2022年信托違約金額1229億元,其中房地產違約金額930億,占比75.7%。
其實整個信托行業受房地產影響都很大,整個行業在房地產的資金配置在7-8%。下圖中,除了最后三家信托,其他房地產配置都超過10%。
我的判斷是,信托行業會持續出事。
新華信托破產拍賣后不久,《經濟學人》發了一篇影子銀行的報告講我國信托和房地產。“這家影子銀行(這里指信托公司)的倒閉是一個警告:導致其倒閉的同樣力量現在正在席卷中國的信托行業,該行業的資產達21萬億人民幣。”
《經濟學人》說,由于我國的經濟增長弱于預期,房地產開發商陷入了令人畏懼的違約和重組浪潮。“盡管新華信托破產很簡單,但中國最大的信托公司之一中融可能即將面臨更大的破產,該公司在 8 月中旬未能支付客戶款項。驚慌失措的投資者擔心更多的公司將陷入困境,而倒閉將導致進一步的經濟問題。”
實際上,信托和我國房地產、城鎮化(城投債)密不可分。高速城鎮化時期,信托回報率往往達到10%或更高。但是房地產下滑以來,信托就開始受到沖擊。“當中國第五大開發商融創去年違約時,地方政府開始凍結公司資金,以確保項目完成。資金被凍結的地方之一是中國中部城市武漢,這些資金包括與中融相關的投資。”
目前全行業投入房地產的資金大致在7-8%。“澳新銀行的分析師估計,通過證券進行的間接投資使這一風險敞口高達 30% ”。信托暴雷后傳染的風險很高,因為信托貸款無處不在且不透明,而且對信托的投資會產生錯綜復雜的關系。
“8月29日,國有企業、中融最大的投資者經緯紡機宣布,以市場變化為由,從深圳證券交易所退市。其他投資中融產品的上市公司表示,該公司未能付款。”
除了房地產外,信托公司還在股票、債券和其他基金上投資了約4.6萬億人民幣。不僅如此,還有大規模的城投債。“他們還向地方政府項目提供貸款,現在中國各省市都在努力償還債務”。
信托公司和關聯公司往往有復雜的交易結構,這導致風險向社會廣泛傳播。中融由中植控制,中值通過各種控股管理著約1萬億人民幣的資產,一旦中值全面暴雷,會造成約15萬投資者血本無歸。
在全國范圍內,類似的投資管理公司還有很多,至少擁有數百萬客戶。
短期內,大部分痛苦將由富有的投資者承擔,畢竟信托有投資門檻。但是危機一旦蔓延,整個經濟受拖累后,最終會導致所有人都受到影響。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