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人民幣與中國電能掛鉤,這是盧麒元老師的觀點。我問過他,什么叫掛鉤,如何將人民幣與中國電能掛鉤。我看到盧老師的一個視頻,講了中國電能的優勢。我承認這些事實。但是,他回答的,并不是我的疑問。
我想問的是“掛鉤”是怎么回事。
我這里談談我對所謂掛鉤的理解。
這個事情,簡單地講,可能還講不明白。因為,這個問題早被中國主流經濟學家搞成一盆漿糊了。
通常理解的掛鉤,就是商品用某種貨幣計價、結算、支付,不用其他貨幣計價、結算、支付。比如,人民幣與美元掛鉤,實際上是指中國商品、服務、勞動力等出口,用美元結算。但是,大家知道,中國國內貿易,并不用美元計價、結算、支付,而是用人民幣計價、結算、支付,有些結算、支付是中國的主權銀行承辦此類業務,也有美資金融機構承辦這些業務。所以,從國內生產和貿易的角度講,并不存在人民幣與美元掛鉤的問題。
所謂的人民幣與美元掛鉤,指的是中國的對外貿易,用美元計價、結算、支付。
而掛鉤的本意是什么?并不是指貿易中用什么貨幣計價、結算、支付,而是指美元為人民幣提供了國際信用!因為中國主流經濟學家認為美元為人民幣提供了國際信用,所以,才讓人民幣與美元掛鉤。如果不是這點好處,那么,憑什么讓人民幣與美元掛鉤?而實際上,中國商品、服務、勞動力出口用美元結算,不但不是美元為人民幣提供了國際貿易中的信用保證,相反,是中國商品、服務、勞動力為美元的國際信用提供了信用保證!
那么,當人民幣與美元“掛鉤”之后,人民幣的國際信用是增強了還是減弱了?答案非常簡單:當人民幣與美元所謂掛鉤之后,人民幣的國際信用遭受到毀滅性打擊,幾乎喪失了所有國際信用!幾乎退出了國流流通領域。
很好理解。你手里如果有美元鈔票,你就可以從中國購買到中國商品、中國服務、中國勞動力,就可以在中國投資、辦企業、開發資源、并購中國企業、采購中國商品和服務,你并不需要有人民幣。相反,你有人民幣,或許還未必能夠從中國隨心所欲地從事經濟活動,遠不如有美元更有利于你在中國從事經濟、貿易、商業、金融活動。因為,中國對外貿易的結算體系,相當一部分掌握在美國人手里,或者親美國的買辦資本勢力手里。
所以,有人在強調“人民幣與美元掛鉤”時,它肯定是支支吾吾,不敢說明白什么叫作人民幣與美元掛鉤,不敢解釋所謂人民幣與美元掛鉤對中國經濟產生的壞影響,不敢解釋所謂人民幣與美元掛鉤對人民幣國際信用的毀滅。
所謂人民幣與美元掛鉤,更加惡劣的地方還不是中國經濟支撐了美元的國際信用和霸權,也不是對中國人民幣國際信用的毀滅性破壞,而中國人民幣的發行,必須以外匯儲備為依據!而中國的外匯儲備的來源,一是出口創匯,二是直接引進外資!這才是人民幣與美元掛鉤的本質內涵!但這個內涵,沒有多人少愿意給大家解釋。因為,一旦解釋明白,那么,買辦資本勢力就會被中國人民的痛恨,相關政策就搞不下去了!
按照人民幣與美元掛鉤的理論,正因為人民幣的發行必須以美元外匯儲備為依據,那么,一方面,因為經濟發展需要人民幣增量,為了增加發行人民幣,中國必須出口創匯、引進外資!以便于增加架外匯儲備。這就必然導致中國對外資的乞求,必然導致中國在外資面前,直不起腰!受人家要挾。另一方面,因為要出口創匯才能發行人民幣,所以,必然導致對國際市場的依賴!這必然被國際市場要挾!不敢培育國內市場,導致國內市場萎縮。第三個方面,即使依照外匯發行了人民幣,那就必須把人民幣優先發行給出品型企業和外資企業,讓人家優先使用,而中國民族企業、國有企業,卻不能隨便使用這些人民幣。這當然導致內資經濟在競爭中處于極度的劣勢。而且,這些外匯,中國也不敢亂花,因為,一旦人家外資撤資,我們必須把人家手里的人民幣兌換成美元,為此我們又必須儲備足夠量的美元外匯,以免人家撤資時我們不能提供足量的兌換。以上三個方面,都會導致中國要乞求于外資,不得不以各種無法理解的、極不公平的、甚至是吃大虧、喪失尊嚴的優惠政策吸引外資、招商引資、挽留外資,甚至還要按照外資的要求,打擊國有企業和民族企業,為外資掃清障礙,否則人家不來投資或者以撤資相威脅。
這些,也是主流經濟學家不敢解釋所謂中美掛鉤這種概念、只敢支支吾吾的原因。
從原始意義上講,所謂貨幣與什么商品、資源掛鉤,就是依照這種商品或能源的產量,按照政權對這個商品、資源的本幣定價,發行本幣的意思。
注意,根本問題在于,所謂掛鉤,就是用某種商品、能源的量,來決定貨幣發行的量,似乎是給貨幣找到了信用保證。
這其實是個極其天真的想法,完全是空中樓閣,根本沒有實施的可能。任何貨幣主權獨立的國家都不可能如此發行本幣。
這種掛鉤理論,其實就是所謂貨幣“錨”理論,沒有任何區別。
掛鉤理論、貨幣“錨”理論,是美元霸權對中國貨幣理論的誤導,根本就是個陷阱、騙局。美元,也并不是按照“錨”的理論發行的。有一種很流行的說法,叫作過去美國的美元曾經是“錨”黃金的,是有含金量的,故稱“美金”,現在還有人對此深信不疑。其實,所謂美元曾經“錨”黃金,完全是欺人之談,美元只是名義上“錨”黃金,實際上,美元的發行數量,完全不受其黃金儲備量的限制!美元的所謂“含金量”一直在大幅減少(也就是所謂美元貶值)。即使含金量減少,美國政府、華爾街金融寡頭也不會為美元持有者兌換黃金!少許可以,大量不行!比如上世紀70年代初,美國就撕毀協議,公開拒絕為法國、英國的美元,兌換黃金,導致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
還有一種在中國極流行的說法,就是今天的美元發行是“錨”美國國債的,是與美國的國債對應的。我認為這也是胡說,也是美元霸權的一種欺騙宣傳。可是,就是有中國主流經濟學家堅信并宣揚這種胡說。一方面,美國散布這種理論的目的在于讓美元的接受者相信,美元的發行數量不是沒有依據的;另一方面,也讓中國人繼續接受貨幣“錨”理論,阻止中國人民獨立自主地發行人民幣,這是陰謀,應該也是宣揚宣揚“錨”理論的最根本的意圖。其三,就是誘騙那些手里有美元的政府、企業、個人,去購買美國國債。
實際上,從美國這些年的表現來看,美元發行,根本沒有任何限制!想發多少就發多少,想怎么發就怎么發,想什么時候發就什么時候發,想發給誰就發給誰!根本不受什么國債發行量的限制,國債賣出去更好,即使賣不出去,也不影響美元的發行!
反正,只要有國家拋棄本幣的發行、結算、支付權,為儲備美元而出口創匯、引進外資、依據外匯發行本幣、開放本國商業、金融、資源市場,美元就有國際信用,因為這些視美元為“世界貨幣”的國家所采取的這些經濟政策,完美地支撐了美元的國際信用,培植了美元霸權!
所以,我仍然堅信,美元的國際信用甚至是霸權,完全是一種騙局,是東國,還有日本、南朝鮮、拉美、中東、歐洲等接受美元的計價、結算、支付權并儲備美元仰外匯,讓美國控制的SWIFT體系承辦本國出口結算、支付業務的國家,支撐了美元的國際信用和霸權。而美元本土工業、科技,并不必支撐美元的國際信用!甚至,美國可以隨便定向打擊美元的國際信用!因為,打擊美元的國際信用,那些持有美元、儲備美元且拋棄了本幣發行權、結算權、支付權的國家,會著急!美國政府、華爾街金融寡頭反而不會著急,照樣可以隨便發行美元,并從全世界掠奪利益。
還應該注意,在“貨”與“幣”的關系上,究竟誰是決定因素,誰是被決定因素,誰為主,誰為輔,這是個大問題。是“幣”決定“貨”,而不“貨”決定“幣”。幣是第一位的,貨是第二位的。貨,一定條件下,對幣也有一定的反作用。恰如牛和韁繩的關系,幣是韁繩,而貨是牛。抓住韁繩,就可以控制牛。雖然牛也會反抗,但是,整體上,只要抓住牛鼻子穿著的韁繩,牛反抗是有限制的,是可以控制的。
所謂幣決定貨,就是幣的發行數量、發行領域、發行對象、發行方式,決定了貨的種類、數量、流動方向!我發行貨幣,給了任正非、胡偉武,他們就能給我搞出芯片、手機、網絡!發行給錢學森、鄧稼先、李四光,他們就能給我搞出“兩彈一星”!發行給屠呦呦,她就能給我搞出青蒿素!任正非、胡偉武、錢學森、鄧稼先、李四光、屠呦呦為代表的國家企業、事業,就是我們的發行對象;航天工業、核工業、鋼鐵工業、醫療事業,就是我們的貨幣發行領域;撥款、貸款,就是我們發行方式。兩彈一星、芯片、青蒿素等產品,交給國營企業生產,分配給我們的勞動人民,這就是商品流通方向。因為商品是我們自己研制、自己生產、自己銷售的,所以,我們有定價權!就可以確保我們貨幣的信用。誰也剝奪不了。
當然,如果有足夠數量、種類、交易方便的貨,也可以對幣提出反要求,討價還價,要黃金、要白銀,不要美元,不要英鎊。但,毫無疑問,幣是第一位的。所以,我堅持,一個政權必須掌握貨幣的發行權和流通控制權,在國有經濟未占足夠優勢的、有相當私有經濟成分的條件下,用發行貨幣的手段,來分配行業勞動力、平衡行業利益、發展工農業、科技、軍事等重要行業,支撐國家動員能力。
當然,如果公有制或者國有經濟占有壓倒性優勢,則政權在分配行業勞動力、平衡行業利益、發展重點行業、支撐國家動員能力方面,對貨幣發行的依賴性并不強,但仍然不可以忽略貨幣發行權和流通控制權的掌握,因為,這個權利一旦掌握在私有手里,便立即對政權的動員能力構成強大的沖擊、破壞,甚至可以顛覆政權!
既然我們知道了所謂掛鉤,就是貨幣“錨”理論,就是用某種大宗商品、能源的一定時間內產量,按照定價決定貨幣發行量,就是要限制政權的貨幣發行權!所以,完全是個騙局,也完全是空中樓閣,根本無法操作。
為什么說貨幣“錨”理論是個騙局?因為,第一,在貨與幣的關系上,這個理論搞顛倒了,認為是貨決定了幣!第二,不管以哪種商品或者能源作為貨幣發行數量的依據,都對貨幣發行數量的限制!其實就是限制政權的動員能力!這一點極其惡毒,可能很多人不注意。第三,即使以某種重要商品為發行貨幣的依據,但是,你怎么統計一段時間內這種商品、能源的產出量?你怎么掌握這些商品和能源的流通?你怎么確定這些商品一定能固定的價格銷售出去?人家不買怎么辦?是不是你手里的這種商品量減少了,你發行的貨幣就得減少?中國的電能,中國還可以掌握,但是,并不是所有國家都可以用上中國的電,比如,美洲國家、非洲國家,離中國那么遠,怎么用?是不是這些國家可以不接受人民幣?還有那些電能足以自用的國家,是不是也可以拒絕人民幣?
以任何商品為錨,或者讓人民幣與任何商品、貨幣掛鉤的說法,都是建立在錯誤的貨幣觀念,脫離實際,限制中國政權運用貨幣發行手段支撐政權動員能力的一種陷阱!我本人堅決反對。
我推測一下,盧老師的人民幣錨中國電能,大約是指中國電能出口用人民幣計價、結算、支付的意思!但我不希望有讓中國電能產量或者出口量決定人民幣發行數量的意思!實際上,也根本做不到。
人民幣究竟該如何發行?就是如何決定人民幣發行數量?其實很簡單,就是想發多少發多少,也不必和國債對應!
立即,就會有人問:這么做,是不是政權的動員能力會無窮大?是不是限制了其他中小資本的利益?不錯,是的,完全是這樣,但我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就是讓政權有無窮大的權力和能力!有能力動員所有人力物力!既搞全面建設,又突出重點。我們既要打好抗美援朝,又要打敗美國金融霸權,又要支持第三世界民族獨立革命運動,又要發展搞科技,又要保障民生……政權當然是能力越強越好,不允許其他什么勢力干擾這個權利,否則就是叛亂。
不過,通常,提出這類問題的,并不是中國的中小型民族資本,而是外資和買辦資本,因為它們將因為喪失了貨幣發行和流通控制權,而可能利益盡失。對于中小型的民族資本,還是要以貸款的方式,給予相當的保護和支持的。
還會有人問:如此超發貨幣,會不會導致通貨膨脹?當然不會!因為,我有國營公有制生產和國營商業體系作為貨幣的后盾。我的大宗商品,由國家用本幣定價、結算、支付。我生產的鹽一直是一毛錢一斤,我的自來水一直是五元錢一噸,我的住房租金一塊錢平米每月,我的華為手機質優價低,我的電能源源不斷,每度不到一元錢……總之,我有足夠的商品、服務和勞動,用于出售給那些以合法合理的方式得到人民幣的政府、企業、個人。而且,我有政權控制下的銀行承辦這些結算、支付業務,不假手于外資金融機構,以免其上下其手。
這就是說,我用我們生產和銷售的數量足夠大、種類足夠多、質量足夠優且不斷提升、方便交易、價格穩定、且有主權銀行提供結算支付業務的商品、服務、勞動,用于穩定我本幣的信用,也就是回收貨幣。
這是不是說我們的貨幣“錨”在了我們的這些商品、服務、勞動上了?不是,因為我們的貨幣發行數量,并不受這些限制。只能說是我們這些商品、服務、勞動,為我們的貨幣提供了信用保證!而不能說是這些商品、服務、勞動是我們貨幣的錨!
西方人,還有中國主流的許多經濟學家,一直分不清信用和錨的關系。
在西方,由于私有制,貨幣發行掌握在私有金融資本手中。而私有金融資本,是以壓榨社會為首要目標,當然不愿意用種類足夠多、質量足夠好、數量足夠大、價格穩定、方便交易的商品、服務保證其貨幣信用。相反,它們必然不擇手段推脫履行信用責任。盡管,西方的工農業生產、商業渠道,也同樣掌握在金融資本手中,但是,金融資本卻偽裝自己和工農業生產、商業體系無關,說物價是由“市場”“供需”決定的,并不是他們決定的。這是說謊!其實,通貨膨脹、抬高商品服務價格、奪低勞動力價格,完全是由掌握了工農業生產和商業渠道的金融資本決定的!目的當然在于最大限度地壓榨勞動者和中小資本。
既然不愿意用相應的商品、服務為其貨提供信用保證,那么,如何讓老百姓和其他中小資本相信其貨幣的信用呢?于是,西方金融資本就發明了“錨”的概念,說自己的貨幣是“錨”在黃金、白銀上,可以兌換黃金、白銀之類。其實是胡說。他們的貨幣從來既不錨黃金白銀,也不錨什么國債,也不錨任何有使用價值的商品和服務。他們就是隨便印貨幣,然后軟硬兼施,連蒙帶騙,讓人相信他們的貨幣,接受他們的貨幣,并拋棄自己的貨幣發行、結算、支付權利和資格。
管子,秦始皇,漢武帝,桑弘羊,唐太宗,明太祖,毛主席,都是貨幣高手。中國人,是貨幣的老祖宗,應該能夠識破這種胡說,別讓老祖宗笑話我們。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