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之后迅速走出低迷,重振經濟,的確是當前亟待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
但是,如果有人借此夾帶私貨,那就需要引起我們的警惕了。
沒錯,常征在這里指的就是頂流網紅胡錫進。
8月28日,胡錫進發帖,以他習慣的失禁式語氣說,
“我們社會對‘政治正確’的整體認知沒有跟上形勢,抓好經濟就是當前的最大政治,這一點在一些地方和部門仍沒有確立下來。”
“抓好經濟就是當前的最大政治”,這個似是而非的機會主義句式讓常征覺得好生熟悉。
原來,這是偉大導師列寧早就批駁過的。
列寧明確指出:
“政治同經濟相比不能不占首位。不肯定這一點,就是忘記了馬克思主義的最起碼的常識。”(《列寧全集》第2版第40卷第279頁)
列寧為什么說得如此斬釘截鐵呢?
偉大導師自己做了解釋,那就是:
“因為問題只在于(從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來看,也只能在于):一個階級如果不從政治上正確地看問題,就不能維持它的統治,因而也就不能完成它的生產任務。”(《列寧全集》第2版第40卷第280頁)
常征在此要非常遺憾地指出,胡錫進最缺乏的,正是“馬克思主義的最起碼的常識”,因此,要讓他理解列寧闡述的理論問題,是完全不可能的。
比如,對八公來說,經過訓練,可以準確叼住從各個角度飛來的盤子,但它能理解牛頓定律嗎?
不能!完全不可能!
所以,常征在這里要換一種通俗的問法:抓好經濟是為了什么呢?誰將從經濟發展中受益?
這樣一問,一切被精心掩蓋的問題就全都清晰起來了。
胡錫進說“抓好經濟就是當前的最大政治”,其實就是主張為抓好經濟而抓好經濟,把抓好經濟看作是目的本身。
在新世紀之前的一段時間里,曾經的確是這樣做的。
“效率優先,兼顧公平”,兼顧得到就兼顧,兼顧不到也就算了。為了紙面上的增長速度,不惜犧牲環境、勞動者的權益、甚至經濟主權。
正是因為這種做法產生了嚴重問題,黨的十六大以后,才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科學發展觀”,要求“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不再把“抓好經濟”當成是“最大政治”了。
黨的十八大以后,更提出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即“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發展人民民主,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充分調動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說得何等好啊,不能不讓人擊節稱嘆!
由此來看,什么是“當前的最大政治”呢?
答案是明確的:“以人民為中心”才是“當前的最大政治”!
“抓好經濟”要服從、服務于這個“最大政治”,不能凌駕于這個“最大政治”之上,更不能僭越,取代這個“最大政治”。
行文至此,常征忍不住要問一句:胡錫進也是一位有多年黨齡的黨員吧?在如此重大的問題上,發表與中央不一致的看法,挑戰黨的治國方針理論,甚至試圖以自己的私貨取而代之,這合適嗎?
最后,借這個機會,常征也順便談一下自己對如何“抓好經濟”的看法。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拉動經濟,無非三駕馬車:出口、投資、消費。
胡錫進啰啰嗦嗦說了那么多,無非是想在投資上做文章。
但是,在出口萎縮(主要原因是美西方衰落),消費不振的前提下,繼續投資,除了增加過剩產能之外,對經濟發展能有什么好處呢?
從中國的實際情況出發,“抓好經濟”的不二法門,是提振消費,而提振消費的有效方法,一是縮小貧富差距,二是健全社會保障。前者使民眾有能力消費,后者使民眾敢于消費。
中國有十幾億人口,如果大部分人民敢于消費、有能力消費,則足以拉動中國經濟高速增長二十年。
這樣做,也才最符合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