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老規矩,新聞連起來看:
四川的省級城投平臺共有十五家,其中發債的十二家,分別為蜀道投資集團有限責任 公司(簡稱“蜀道投資集團”)、四川發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四川發展”)、 四川省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四川能投”)、四川高速公路建設開發集團 有限公司(簡稱“四川高速”)、四川省水電投資經營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四川水電 集團”)、四川省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川投集團”)、四川川投能源股份有限 公司(簡稱“川投能源”)、四川路橋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四川路橋”)、四川省港航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四川港投”)、四川成渝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 司(簡稱“四川成渝”)、四川發展城市建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川發投”)、四川省港航開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川港航”)。
這里面較為典型也是值得說道的,是那位前年7月被調查、去年3月被開除黨籍的劉國強。
劉國強擔任四川省國資委的主任兼黨委書記、川投集團董事長期間,企業下屬川煤集團暴雷,巨額債務海嘯級飆升,至2015年底達到340億規模。
這是四川省地方債壞賬的標志性壞例。
但是劉國強主政四川國資時竟曾成功“救火”,他在2016年夏天幫助川煤集團在延期四十二天后將發行的十億元債券“15川煤炭CP001”全額兌付。
錢從何來呢?由債券的聯席主承銷商——交通銀行,聯合其他三家銀行發放貸款給川投集團,然后川投集團再通過銀行以委托貸款的方式將資金借給川煤集團。
鮮為人知的是,在那次債務違約之前,川煤集團還曾有一筆在2016年2月到期的10億元中期票據險些難以兌付,最終同樣以獲得委托貸款的方式得以解決。
這就是劉國強的“手筆”,一個千瘡百孔的企業居然可以拆東墻補西墻得得到銀行如此巨大的貸款,且是利用省級投資公司作為“過橋擔保”,這是妥妥的移花接木。
這其中很重要的一環就是涉及評級。
2012年、2013年及2014年上半年,川煤集團持續虧損,且虧損額度不斷增加,分別為0.24億元、2.62億元和2.06億元;資產負債率也持續上升,分別為77.48%、79.92%和80.87%。
但是作為川煤集團債項評級與發行主體評級機構的上海新世紀資信評估投資服務有限公司,居然仍給川煤集團做出了AA+、給其債券做出了A-1的評級。
2015年10月,新世紀公司調整了川煤集團的評級,由AA+/穩定調低至AA+/負面,但債券評級不變。
這促成了川煤肆無忌憚的發債。
2015年底,川煤集團債務總額達到339.46億元,較2014年底增長11.03%,資產負債率為87.94%,同比上升4.09 個百分點。
至2016年3月末,公司資產負債率進一步升至88.48%。
其中,剛性債務余額在2015年為 218.32 億元,占負債總額的 64.31%,較2014年底增加21.08 億元。
盡管如此,新世紀公司仍然給川煤集團及這只債券,均做出了AA的評級。
隨后,就迎來了劉國強從四川省國資委黨委書記的位置上親自駕臨川投集團任黨委書記、董事長,以及順利為川煤集團融到的貸款。
而川煤集團還債的錢從何而來,集團公告語焉不詳。
后來我們才知道,是劉國強的通天手筆讓銀行的貸款流了川煤,也短暫保住了許多人的烏紗帽。
2019年,上海新世紀資信評估投資服務有限公司因評級項目質量控制方面存違規行為,被上海證監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一年后,新世紀評級及其董事長朱榮恩被限制消費。
2021年初,賬面負債總額384億的川煤集團還是破產重組。
半年后,本已退休、以為可以安享晚年的劉國強,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在陪家人旅游的途中被帶走,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當前,四川省地方政府債務余額17705億元,位列全國第五。其中一般債務余額7177億元,位列全國第六;專項債務余額10528億元,位列全國第五。
地方債依舊在震動著四川官場。
當前據傳自殺身亡的四川省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紀委副書記、紀檢監察室主任楊超,更高一級的頭銜實為四川省紀委監委駐川投集團紀檢監察組副組長,離奇自殺,風波詭譎。
僅2023年一年,各地城投債(隱性債)到期規模就合計約近5.7萬億元,其中四川、貴州、天津、江蘇、甘肅、吉林等省份短期償債壓力較大。
而且這5.7萬億城投債是否包括私募信托等非標債尚未可知(非標債在技術上也很難完整統計),因此年內到期的城投債實際規模可能還會更大……
城投作為地方政府的“發債手套”,其償債壓力會在未來兩年集中釋放,天津、云南、內蒙、青海、四川等地都將是重點承壓地區——尤其中西部不少地區的中低信用債券占比高于60%,違約風險很大。
如果不能及時合理地給出化債方案,風險必然將會通過財政體系和金融系統傳導蔓延,屆時很難將負面影響控制在地方局部范疇…
推薦閱讀:保定公交停運,昆明城投失信,核酸公司討債......山雨欲來風滿樓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