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公布了7月的CPI數據。
7月CPI是同比下降了0.3%,環比上漲了0.2%。
網絡輿論自然是把焦點都集中在了CPI負增長上,又開始渲染大通縮。
不過,究竟是不是通縮,我們還是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首先,7月CPI環比是由負轉增,上漲了0.2%,這是被很多人忽略的。
今年2月CPI環比負增長后,是已經連續5個月環比負增長。
7月CPI是結束連續5個月的環比負增長,重新轉為正增長,只是因為去年7月的CPI基數高,所以這次7月CPI同比才會變成負。
從上圖可以看到,去年7月的CPI指數是出現環比大幅增長,由于今年6月CPI已經是同比0增長,這意味著7月的CPI只要環比增速沒有比去年多,那么CPI就會負增長。
而去年7月的CPI是環比增長了0.5%,今年7月環比增長0.2%,所以CPI才會在環比增長的情況下,同比負增長0.3%。
所以,7月CPI雖然負增長,但是我們看CPI指數本身是結束了連續下降的態勢,反而在7月出現了反彈。
只不過,去年下半年CPI指數是一路上行,一直到今年1月創下104的高點。
所以,今年下半年只要環比增速小于去年,那么下半年CPI同比增速仍然還是會維持在較低水平,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就大通縮了。
還是得具體細分來看。
7月CPI細分大項里,跟過去半年一樣,仍然還是“交通通信”同比降幅最大。
之前分析過很多次,交通光通信里之所以同比大幅下降,主要就是兩類產品降價,一個是汽車,一個是汽油。
此外,讓我比較擔憂的是,其他用品及服務,同比增長幅度是達到了4.1%。
最近幾個月,這個大類的通脹率是持續上揚。
“其他用品及服務”就是除了前面7個大類之外的商品和服務支出。
這說明,網絡輿論渲染大通縮氛圍之下,我們其實是存在局部通脹的壓力。
再看更細分的子項。
7月各類物價,只有油價和豬肉價格是同比兩位數負增長。
豬肉價格同比負增長26%,影響CPI下降約0.41個百分點。
燃油價格同比負增長13.2%。
我之前也分析過,國內油價去年6月達到峰值,然后從去年7月開始下降,所以今年下半年油價對CPI拉低效果會逐步減小。
但由于去年下半年豬肉價格上漲,導致當前豬肉價格比去年同期下降了不少,會成為下半年拉低CPI的主要因素。
可能有人會說最近豬肉開始漲價了,下半年CPI數據會不會就好看一些。
這個還是比較困難,我們可以具體來看豬肉價格對比。
下圖是今年7月豬肉價格走勢和去年7月走勢的對比圖。
橙色是今年走勢,藍色是去年走勢。
說明一下,圖里的豬肉價格單位是“元/公斤”這個是出欄價,根據我長期追蹤這個數據的經驗,零售市場價格,差不多就是把圖里出欄價的單位從公斤換成斤,當然每個地方豬肉價格會有偏差,但總體不會偏離這個均值太多。
從圖中可以看到,今年7月下旬,豬肉有一波上漲。
從7月初的14元,漲到月底的17元左右。
但相比去年來說,這個價格仍然是低很多。
從圖里數據估算,今年7月豬肉價格均價是16元左右,去年7月豬肉均價是22元左右。
所以,7月CPI統計里關于豬肉價格同比下降26.0%,還是比較準確的。
我們再來看年度數據。
下圖是今年豬肉價格走勢和去年的對比圖。
可以看到,去年下半年,豬肉價格有一大波上漲行情,從去年3月低點的12.29元,上漲到10月的27元。
也就是說,下半年豬肉價格即使出現反彈,只要沒漲過27元,那么豬肉價格仍然會成為拉低下半年CPI的主要權重。
假設今年10月份豬肉價格反彈到20元,但相比去年10月,豬肉價格同比仍然會有超過26%的跌幅,這個自然會大幅拉低CPI指數。
所以,從豬肉價格推演來看,下半年仍然會保持低通脹態勢。
另外,去年的12月份,豬肉價格和油價,基本回落到當前價格水平。
所以,最遲在今年12月,CPI就會回到1%左右的正常水平。
最近油價也上漲了一些,92號汽油從6月底的7.5元/升左右,漲到現在7.85元/升左右。
我查了下,去年8月底的92號汽油價格是8.35元/升左右。
已經從去年6月9.3元/升的峰值,下降了1元/升左右。
考慮到最近國際油價漲勢,可能本月油價還是有可能再往上調。
所以8月CPI里,油價同比下跌幅度,有可能會縮小到6%左右。
過去半年的油價對CPI拉低效果,在8月份會大幅度縮小。
所以,8月CPI能不能轉正,主要取決于豬肉價格的走向。
那么問題來了,大家是愿意豬肉價格保持低位,多吃點便宜豬肉,還是希望豬肉價格漲一波,去讓CPI數據好看?
要是豬肉漲價到27元,CPI數據好看了,但大家估計就要抱怨豬肉價格太貴了。
豬肉價格便宜這事情,雖然對養豬企業和個人來說不是好事,但對于消費者是大好事,反正我吃著便宜豬肉,只感覺挺爽。
我不會因為豬肉便宜,就覺得要大通縮了,經濟藥丸了。
那些喊大通縮的人,要是豬肉和汽油價格漲了,他們肯定又要罵。
我用數據去說我們沒有大通縮,只是想告訴大家,我們當前經濟下行壓力雖然大,但不至于到要完的程度。
土耳其85%通脹率沒完,德國38.8PMI沒完,日本連續22個月貿易逆差沒完,我們這點經濟數據波動,更不至于要完。
我只是說我們經濟沒那么糟糕,不代表我說現在經濟有多好,這是兩碼事。
過去三年,我一直是以提示風險為主,不至于成了某些人嘴里盲目美化經濟的人。
只不過今年經濟下行壓力確實比較大,而且輿論渲染恐慌焦慮的人太多,所以我才反而去更多跟大家做心理按摩。
經濟狂熱的時候,我們需要有人潑冷水,讓我們更冷靜一些。
經濟低迷的時候,我們也需要有人加油打氣,讓我們更理性一些。
盲目樂觀和過度恐慌,都是不利于我們抓住機會的情緒化表現。
所以,我的文章一直是反其道而行之,經濟或股市狂熱的時候,就去跟大家潑冷水。經濟或股市低迷的時候,去跟大家做心理按摩。
我覺得這才是公眾作者應盡的社會責任。
網絡輿論總有極端化傾向,所以需要有人能通過理性來中和輿論。
但現在網絡上很多人是極端化思維,一看你說經濟沒那么糟糕,那就說你在鼓吹經濟有多好。
對于這些人其實沒啥好說的,他們思維里只容許極端態,而沒有中間態。
我說這些,更多是說給沉默的大多數聽的。
在當前到處渲染恐慌和焦慮的網絡輿論里,讓大家能聽到一些不一樣的聲音,這樣大家才可以自己多方對比,才有獨立思考的空間。
不然在輿論一邊倒的渲染恐慌和焦慮下,人們很容易在這個氛圍里失去思考能力。
所以,我更多就是跟大家擺數據,說事實,具體要得出什么結論,大家可以多多獨立思考,不要偏聽偏信。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