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多位讀者在知識星球問我關于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的事情,問我怎么看,會不會推動新一輪房地產暴漲。
為此,說說我的觀點,交流一下學習中央精神的心得。
第一,他們這樣考慮不是完全捕風捉影。
2001年《大腕》上映,其中有一段經典臺詞:
一定得選最好的黃金地段,雇法國設計師,建就得建最高檔次的公寓,電梯直接入戶,戶型最小也得四百平米。什么寬帶呀,光纜呀,衛星呀,能給他接的全給他接上,樓上邊有花園兒,樓里邊有游泳池,樓里站一個英國管家。假發,特紳士的那種,業主一進門兒,甭管有事沒事都得跟人家說:May I help you, Sir ?一口地道的英國倫敦腔兒,倍兒有面子。
社區里再建一所貴族學校,教材用哈佛的。年光學費就得幾萬美金。建一所美國診所兒,二十四小時候診。是一個字兒——貴!感冒就得花個萬八千的。
周圍的鄰居不是開寶馬就是開奔馳,要是開一日本車呀,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
這樣的公寓一平米得賣多少錢?四千美金起,還不打折。
當時的人看來,如果北京的房價,4000美元一平米,純屬瘋人囈語。后來的事實證明,貧窮限制了人們的想象力。
2006年,美國經濟放緩,需求增長放緩,大量資金進入股市投機。
2007年,股災。許多人到現在還沒有解套。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中國推出四萬億計劃——全球金融危機,風景這邊獨好。
2000年前后,北京只有兩條地鐵線,2008年奧運會,地鐵線迅速成網。高鐵建設、高速建設全面鋪開。城市功能提升改造,很多鬼城都是那時開始修建的。隨著大規模房地產拉動鐵公基,房價啟動。
印象之中,北京西三環的房價突破1萬,幾年之內接近2萬?!洞笸蟆分械寞側藝艺Z,迅速變為現實。
2016年,供給側改革,主動加強行業壟斷。壟斷企業利潤提升。棚戶區改造加速,房地產漲價去庫存。
北京房價短時間內突破10萬。貧窮限制了《大腕》的想象力。
房住不炒也是2016年提出的。
從時間上看,2008距2016是8年,2016到今年7年。
考慮到中期貸款一般5年,5年之后經濟還有一段慣性,中國啟動新一輪凱恩斯主義的周期,大約是7—8年。
所以,多數人有這樣的想法,完全可以理解。
第二,他們沒有認真研讀新聞報道,至少忽視了認真閱讀相關新聞報道。
首先,首次提出城中村改造是在7月21日的國常會上。
一共三個議題:聽取當前防汛抗旱工作情況匯報,審議通過《關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的指導意見》,審議通過《社會保險經辦條例(草案)》。首要議題是防汛抗旱。
重要議題靠前,這是常識。如果要搞大規模刺激政策,怎么能放在第二個議題?
會議指出,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實施城中村改造是改善民生、擴大內需、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要堅持穩中求進、積極穩妥,優先對群眾需求迫切、城市安全和社會治理隱患多的城中村進行改造,成熟一個推進一個,實施一項做成一項,真正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要堅持城市人民政府負主體責任,加強組織實施,科學編制改造規劃計劃,多渠道籌措改造資金,高效綜合利用土地資源,統籌處理各方面利益訴求,并把城中村改造與保障性住房建設結合好。要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加大對城中村改造的政策支持,積極創新改造模式,鼓勵和支持民間資本參與,努力發展各種新業態,實現可持續運營。
記住加粗地方,城中村改造的目的,是改善民生、擴大內需、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后面還會提到。
其次,政治局會議上提城中村改造只有一句話。
會議對經濟總體現狀的判斷是:
國民經濟持續恢復、總體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產業升級厚積薄發,糧食能源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打下了良好基礎。
會議對經濟發展趨勢的判斷是:
當前經濟運行面臨新的困難挑戰,主要是國內需求不足,一些企業經營困難,重點領域風險隱患較多,外部環境復雜嚴峻。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后,經濟恢復是一個波浪式發展、曲折式前進的過程。我國經濟具有巨大的發展韌性和潛力,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從對經濟形勢的整體判斷來看,目前沒有出大規模刺激政策的必要。
所以,目前看,認為將以城中村改造推動新一輪房地產高潮,大概率想多了。
有讀者提出來,這次會議沒有提“房住不炒”。這次會議上對房地產的政策是:
會議指出,要切實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適應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適時優化的首要目的,是切實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從防止房地產市場下跌導致“重點領域風險”,到允許房地產上漲,還有相當一段距離。
再次,在這次會議上提到城中村改造,是在新聞全文的中后部分,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的內容之中,和“平急兩用”基礎設施建設并列,靠前于盤活改造各類閑置房產。放在這個位置,結合上下文,顯然不是首要重點內容。
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積極推動城中村改造和“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盤活改造各類閑置房產。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制定實施一攬子化債方案。要加強金融監管,穩步推動高風險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
又次,不僅如此,新聞后面緊接著就提到了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做這些事的追加條件,是不能增加地方債務風險。
截至目前,小城鎮建設和棚戶區改造的錢還沒還上呢。如果財政不出錢,這事怎么推廣是個問題。讓資本介入,資本也是善財難舍,如果介入,就必然要連本帶利收回來。那么城中村的勞動者不但收入下降,還要面臨房租上漲。由財政補貼,那自然由回到了舉債、赤字拉經濟的循環。
不許增加地方債務風險,直接就否掉了舉債、赤字拉經濟的循環模式。
所以,除非中央另有會議,否則以對目前新聞的研讀看,城中村改造的規模,很難達到當年四萬億和棚戶區改造的水平。
最后,如何理解城中村改造的規模和目的。還是要從新聞原文之中尋找。
會議強調,做好下半年經濟工作,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著力擴大內需、提振信心、防范風險,不斷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社會預期持續改善、風險隱患持續化解,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會議強調,要積極擴大國內需求,發揮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通過增加居民收入擴大消費,通過終端需求帶動有效供給,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要提振汽車、電子產品、家居等大宗消費,推動體育休閑、文化旅游等服務消費。要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帶動作用,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要制定出臺促進民間投資的政策措施。要多措并舉,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要增加國際航班,保障中歐班列穩定暢通。
前面提到,城中村改造的目的是改善民生、擴大內需、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城中村改造是眾多擴大內需的手段之一。在新聞報道中的位置,比汽車、電子產品、家具等大宗消費的位置還靠后。其重要性不如前面幾樣,可見一斑。
不僅如此,城中村改造還放在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的一段。
所以,至少包含兩層含義:一是城中村擴大內需功能不如汽車、電子產品和家居重要。二是改造城中村要與化解重點領域風險統籌結合,不能增加新的風險,不論是房地產導致的金融風險,還是地方債務風險。
所以,從研讀目前的新聞來看,此次刺激經濟的思路與前兩次不同,不是大規模增加地方政府支出,用赤字換就業,而是化解地方債務存量,嚴控地方增量,通過鼓勵民間消費(尤其是電動汽車),民營資本投資,一帶一路,科技創新,推動平臺企業等方式拉動經濟。
對房地產也是如此,化解存量問題,嚴控增量問題。把支柱產業從房地產上轉移到其他領域。房地產產業要實現的目標,一是改善民生,二是化解風險。至于城中村改造的擴大內需的功能在這次會議上根本就沒提。
這也與7月17日國家統計局的回應相吻合,國家統計局的回應必然與更高決策保持一致。
近期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下降,國家統計局今天公布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5萬8550億元,同比下降7.9%,其中,住宅投資下降7.3%。
隨著房地產政策持續放松,下半年房地產投資走勢如何?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今天回應稱,下階段,將繼續堅持“房住不炒”政策,加快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保障民生需要。
關于房地產投資情況,付凌暉表示,目前房地產新開工面積還在下降,竣工面積在增加,施工面積整體下降,未來看,房地產投資還會處于低位運行,房地產投資會逐步回到合理水平。
城中村改造推動新一輪房地產高潮?你大概率想多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