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系統抓了不少人,最近震動天下的是光大的已經退休的董事長唐雙寧。
金融系統屢出大案,只是抓碩鼠是不行的。必須對金融系統實行根本的改造,改變體制,作用,重新定位,才能將金融系統的犯罪風險降低到最低。
大家都知道,金融是經濟的核心,如果核心出了問題,那么就會全盤皆輸。所以,這里不能出問題。
而不能出問題的前提是體制,定位不能出偏差,如果銀行,金融的定位出了問題,那么金融里面的人不犯罪是不可能的。
多說一句,金融系統屢次出現大案,也說明,我們的反腐到了一個新階段:必須從根本層面審視反腐的問題了,不能只是在技術層面,在枝節層次,在末節上來反腐了。因為金融系統本身就是根本所在。金融反腐也就是在根本上反腐敗了。
金融犯罪的根子在體制,而體制在于對于貨幣的定位。
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而不是什么別的市場經濟,這是我們黨三番五次強調的。
那么,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定位我們的貨幣的性質,我們的貨幣在我們的經濟處于什么地位上。這點,很多人不大注意。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區別,除了公有制和資本主義私有制這個最大的框架外,還有就是經濟的目的。我們的憲法公開說明,我們的經濟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需求。因此,我們的經濟的終極是人民的現實的需求,而現實需求的滿足靠什么呢?毫無疑問,靠的是具體的形形色色的各種勞動產品,用馬克思的話說就是靠使用價值。而不是靠貨幣這個抽象的價值的承擔者!
簡單來說,貨幣自身,不是,也不能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目的。
當然,這個目的是受制于上面提到的所有制定性的。這點我就不多說了。
如果貨幣不是目的,那么,在我們的經濟體中是什么定位呢?
用馬克思的話說就是媒介、中介,充當商品交換的手段,是購買,支付手段,而不能成為目標。
馬克思在論述生產資本循環的總公式:P…W′—G′—W…P的時候論述了這個公式中貨幣的職能作用。這個公式是表示資本主義再生產進行的公式,是不以貨幣為目標的公式。這個公式的開始和結束都是生產資本,即勞動力和生產資料。貨幣雖然重要,但是貨幣自身是不能為資本家創造出價值來的,所以這個公式就具有了不可代替的作用,是隱藏在貨幣資本循環下的真正的資本主義的公式。
要想進行生產,就要完成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補償,因為之前的生產原料用完了,上一次的工資也開出去了,接下來自然是重新購買生產原料,重新給工人開工資,甚至是重新招募工人。這個物質補償的環節就是這個大公式中的“W′—G′—W”。W′代表生產出來的商品,其中包含了更多W的剩余勞動。G′就 是出賣這個生產出來的總產品后的錢。W則是代表要更新補償的,需要到市場去買的生產資料,勞動力。
馬克思特別分析此時的貨幣的職能說:
————
在W—G—W(A,Pm)流通中(A代表勞動力,也就 工人。Pm代表生產資料。),同一個貨幣兩次變換位置;資本家先作為賣者得到貨幣,然后再作為買者付出貨幣;商品轉化為貨幣形式,只是為了由貨幣形式再轉化為商品形式;因此,資本的貨幣形式,它作為貨幣資本的存在,在這種運動中,只是一個轉瞬即逝的因素;或者說,只要運動是流暢的,貨幣資本充當購買手段時就只表現為流通手段;在資本家互相購買,因而只須結清支付差額時,它才表現為真正的支付手段。
貨幣資本不論是充當單純的流通手段,還是充當支付手段,它的職能只是充當媒介,使A和Pm來代替W,也就是使紗的各種生產要素來代替紗,代替由生產資本生產出來的商品產品(除掉用作收入的剩余價值),從而使資本價值從它的商品形式再轉化為這個商品的各種形成要素;因此,歸根到底,貨幣資本的職能只是商品資本再轉化為生產資本的媒介。
——————
在這個以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組合成為的生產資本為開始和結束的公式中,貨幣不是目的,而只是媒介,只是購買手段,支付手段,流通手段。這個不是以貨幣為最終目標的公式所體現的經濟運行規律基本可以看作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律了。因為正是這個公式中,貨幣不是目的,而作為資本主義的經濟規律,貨幣必須是目的,是全社會競爭的目標,誰擁有貨幣,誰就是真正的世界的主宰!
而金融案件的發生,根本是貪婪,而貪婪的目標就是貨幣,而貪婪貨幣就是因為貨幣是目的,是最重要的東西。最重要的東西,誰不喜歡呢?而如果讓貨幣只是成為轉瞬即逝的中介,成為商品流通的手段,那么,貨幣就不再是終極目標了。這樣,金融系統中的貪婪的習氣必然降到很低的程度。
社會主義的性質是絕不許貨幣成為社會的終極目標的,但是,我們市場經濟的發展,讓貨幣這個中介越發成為經濟的核心,越發成為目標,高發的金融大案,不過是再說我們的貨幣正在從中介,從手段,轉化為終極目標,而我們的大力反腐敗,不過是說貨幣還沒有成為終極目標,我們現在的貨幣仿佛古畫中的女媧,上半截是人的身體,下半截是蛇的尾巴,我們的貨幣正處在從中介向目標的轉移的過程,而我們的金融體系的反腐就是對這個轉移過程的阻擊戰。
這個阻擊戰打的雖然辛苦,成績卓著,可是依然艱難。問題就處在了沒有抓住牛鼻子,也就是貨幣定位上,而貨幣從終極目標,回歸到只是中介,只是商品流通的手段,就必須加強我國的經濟模式從貨幣資本循環的公式:G—W…P…W′—G′向生產資本循環的總公式:P…W′—G′—W…P的轉化,穩定。最終堵死貨幣成為終極目標的可能。如果這個通道不堵死,我們的事業就會失敗,未來就不可想象。
因此,如果讓貨幣不重要,就必須得讓生產總模型成為生產資本循環P…W′—G′—W…P,而不是貨幣資本循環G—W…P…W′—G′。這是治本之策。
就貨幣不能成為終極目標來說,我們必須重新審視“市場成為社會資源配置的決定性手段”的結論。道理很清楚,市場如果成為決定性因素,那么,貨幣就會成為決定性因素,就會成為社會的終極目標,就會成為最厲害的武器。誰擁有貨幣,誰就控制世界。這,難道是我們想要的嗎?我們必須清醒,市場就是交換,而交換就是貨幣交換,沒有貨幣怎么交換?所以,任何時候,市場的作用,在社會主義這里都不能高估,都不能成為決定性的因素。市場成為決定性因素,那么,我們的共產黨放在哪里呢?是黨領導一切,還是貨幣領導一切?這個區別還用我來說嗎?
從金融業務來說,各種的理財產品,各種的金融創新,都體現了貨幣成為目標,體現了貨幣生出貨幣的最為荒誕的現象在我們的國家一日多過一日。這是貨幣資本循環要突破生產資本循環的標志,是和我們實業立國的共識背道而馳的。
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在我國貨幣只能是流通手段,必須安于這個定位,而不能大搞什么金融熱,各種喪失自我地學習西方的金融創新,簡直就是自毀長城!
金融,貨幣,只能是配角,只能是為實體經濟發展服務!
要在社會政策上,將金融就是高大上,就是精英的面具扒下來!讓他們和端盤子的一個地位,他們就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了!
金融呼風喚雨,那只能是西方資本主義的經濟體系的結果和必然,我們是學不得的,誰高估金融的作用,誰就是走資派!
至于生產資本循環P…W′—G′—W…P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關系,在這里就不展開了,等以后專門來談。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