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美元的信用究竟來自哪里?我認為這個問題已經解決了,是來自中國等國家的央行制度、貨幣金融化、金融市場化、金融市場開放化,和開放市場、引進外資、取消在華(相關國家)外資金融機構的一切限制、內外資一視同仁,還有人民幣(其他國家貨幣)國際化、依據美元等外匯發行人民幣(相關貨幣)、儲備美元、出口創匯等各種政策。但是,仍然有人認為美元的信用來自美國的什么軍事實力和打的一系列小型戰爭,甚至還有人認為,上世紀70年代美元“錨定”沙特等國石油,所以,才建立了霸權。這些荒謬的說法,我想,我已經批駁過了。
這里,再簡單解釋一下,為什么說美元霸權和美元信用是中國支撐而不是什么中東石油、日本、南朝鮮、我臺灣、英國等殖民地支撐的。
我想,這個問題如此簡單,居然還有那么多人一直弄不明白,我有些想不通。
關于中東石油支撐美元霸權的說法,我不想多反駁了。就說一個事實,上世紀70年代,中東的石油在國際范圍內,并沒有那么重要,中國、蘇聯、法國等大國,均是產油國,并不缺乏石油,所以,即使美元綁定了石油,對中國、蘇聯、法國等,也沒有什么影響,美元綁石油,當然支撐不起什么美元霸權。再說,歐佩克國家與美國的關系并不好、而和中國蘇聯關系很好,經常漲價,甚至減產。為什么會出現石油綁定美元,導致了美元霸權建立的說法?我認為是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是為了掩蓋中國經濟支撐了美元霸權的事實,以便于誘騙中國繼續堅持相關經濟政策。
全世界的貨幣,只有美元是沒有任何“錨”的,是隨便印的,既不“錨”在什么美國國債上,也不“錨”在什么美國的資產上,更不“錨”在什么黃金白銀上——這是事實,并不是我的臆想,請那些試圖反駁我的人,仔細思考一下看看能否自圓其說,再行反駁,我不想再就這個問題打低水平的嘴仗了。美國國債上限能夠連續上調76次,再說美元發行受其國債上限的限制,我想就是笑話了。因為沒有任何“錨”的限制,所以,美國才能隨便“量化寬松”,所謂量化寬松,就是隨便發行美元(有的是美元紙鈔,有的是數字美元),不受任何限制。
可以隨便發行美元、不受任何限制,這是美元霸權的秘訣所在。
金融并不是經濟的血脈,而是殖民主義的鞭子、吸血的管道;貨幣才是經濟的血脈,準確地說,貨幣才是主權經濟的血脈。金融及金融市場化、金融市場開放化,是對貨幣發行和流通控制權的篡奪和扭曲。
那么,為什么有那么多的專家學者著名經濟學家之類,都異口同聲地認為美元是“錨”在其國債上呢?甚至認為如果美國國債崩潰了,美元也就崩潰了呢?我只能回答,要么這些人根本不懂貨幣,不懂國際貨幣關系。要么,他們是收了美國中情局的錢,當然要替美國金融霸權說話,要幫助美國霸權欺騙包括中國人民在內的全世界人民。
全世界的貨幣,恐怕只有美元是沒有任何“錨”的,同時,也沒有任何信用保證的。其他國家,可能俄羅斯盧布是可以自立自主發行的,其他國家,應該都沒有這種主權權利。中國的人民幣,在“錨”理論的誤導之下,曾經也不能隨便印,而是要根據外匯儲備量來發行,或者到國際市場上融資,在人民幣發行數量上,也是被所謂國際金融資本、國際金融市場牽著鼻子,不能獨立自主地發行人民幣。
正因為全世界的貨幣,除了美元(現在可能還有盧布。現在人民幣的發行依據情況,不太明了),都要有這樣那樣的“錨”,都不能獨立自主地發行,所以,這些貨幣無論是依據外匯儲備發行,還是到國際金融市場上融資、指望國際金融資本開恩,然后再發行貨幣,都是被美國華爾街金融寡頭控制了發行數量。那么,在美元可以隨便發行,其他貨幣都間接和直接“綁定”美元的情況下,所有貨幣,都是美元的代用券,其發行權至少在發行數量上,都由華爾街金融寡頭來直接和間接地決定,并不由這些國家的所謂中央銀行來決定,更不能由這些國家的政權來決定。
這樣,這些國家,可以認為,都是美國的某種意義上的殖民地。如果再加上開放市場、開放金融、美元結算、儲備美元等政策,那么,美元憑借著可以隨便印、而其他國家的貨幣發行直接或間接綁定美元、不能隨便發行的這種所謂國際貨幣體系,就可以殖民全世界。
但要注意到,美元體系內的國家,從經濟問題特別是工業生產能力、市場潛力、基礎設施、人口基數、受教育情況、資源豐富、勞動力多少等因素看,中國當然是穩居第一,而且,這些因素綜合起來,中國的經濟體量,恐怕要遠大于英國、日本、南朝鮮、我臺灣、我香港、菲律賓、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美國霸權鐵桿仆從之和。所以,當然是中國對美元霸權的支撐最大,是美元霸權的第一個支柱。只要中國支撐美元霸權,就算日本、南朝鮮、英國、我臺灣、我香港、菲律賓、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等仆從完全脫離美元霸權,美元霸權仍然牢固。
這是最基本的國際金融形勢,如果誰有不同意見,可以商榷。
最近為什么美國會發生金融危機?大家可以看一下,美國的其他幾個殖民地,基本和以前一樣忠誠,并沒有背叛美國。比如北約,即使美國人炸毀了北溪管道,德國人仍然能夠忍受,并不敢和美國撕破臉面,南朝鮮就不用說了,甚至在慰安婦問題上,都可以不提……甚至印度對美國仍然也很忠誠。就是說,美元霸權的基本面并沒有變化,除了中國、俄羅斯。
因為烏克蘭戰爭,美西方對俄羅斯進行了極其嚴苛的金融制裁,盧布趨勢跳出美元霸權陷阱,盧布取得了獨立自主,爭取到了發行權、結算權和支付權。這是美元霸權體系崩潰的第一個事件。
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中國。因為中國曾經是現在也是美元霸權的第一支撐,所以,中國對美政策的變化,是美元霸權出現崩潰的關鍵原因。
在金融上,中國對美國政策的最大變化是什么?是中國連續十多年拋售美國國債。這雖然不能從根本上推翻美元霸權,但卻意味著美元霸權無法再和以前那樣牢固地寄生在中國經濟之上了。
除了近十幾年連續拋售美國國債,中國還提出“以內循環為主、外循環為輔的國際循環”概念,還有“一帶一路”,工農業獨立,爭取人民幣結算支付,特別是,還有《美國的霸權霸道霸凌及其危害》,這意味著在金融體系上,中國要另起爐灶了,不再甘心于美元霸權陷阱之內了。中國金融思維的這種變化,馬上引來了阿拉伯世界,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國家,法國、東盟國家甚至可能還會有德國的響應,俄羅斯等相關國家當然更加支持配合。
美國金融,因為可能面臨最大支撐倒塌,所以,出現了危機。美國金融危機出現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什么美元加息,加息只是戰術性的,不是根本性的,而是作為美元霸權第一支柱的中國人民幣,正在掙脫美元霸權的枷鎖,要爭取獨立自主。人民幣的獨立自主,首先體現在中國要獨立自主地發行人民幣,而不再依據美元等外匯儲備發行人民幣,并在逐漸收回人民幣流通控制權;其次是對資本項目,并不打算完全開放甚至可能收緊;第三,正在努力爭取人民幣在中國對外貿易中的結算支付權,并有可能和俄羅斯、法國、阿拉伯世界、拉美、東盟、非洲聯合在一起,搞出一個新的結算支付體系;第四,在國際金融市場的融資,曾經一度變得很少。
有人指責,伊朗聯合十幾個國家搞的國際結算體系,怎么中國不參加,是不是不愿意切斷美國對中國的寄生關系、甘心繼續做殖民地?我認為不是。伊朗等國搞的國際結算體系,中國暫時沒有參與,但是,這個結算體系之所以能夠問世,我認為,從總體國際貨幣金融形勢來看,沒有中國的某種支持,應該是不可能的。
為什么美國那么急?美元的信用是什么?美元的所謂信用,就是無論誰手里有美元,就可以從中國購買商品、服務、開采中國資源、運用中國市場、并購中國企業、雇用中國勞動力、利用中國基礎設施,這些足以說明,美元的信用本質上是建立在中國經濟、金融、市場支持的基礎上的。試想想,如中國這樣無比龐大的市場在支撐美元信用,那么,美元霸權想垮都難!
如果中國在支撐美元霸權上有一絲動搖,那么,美元信用和美元霸權就地動山搖,就極可能出現崩潰跡象,至少是極大的萎縮。
所以,面對中國的金融政策,美國當然要發生金融危機,政客們當然會非常著急。
以上分析,我相信,誰也不愿意說出來。美國人不愿意說出來,是因為這是其霸權的秘訣,說出來,就是刺激中國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覺醒。各國的買辦勢力也不愿意說出來,說出來就證明他們背叛了自己的人民和中華民族。學院派的經濟學家、貨幣專家、金融專家,多數脫離金融斗爭實際,死搬教條,食古不化,囫圇吞棗,書呆子很多,很可能根本看不出端倪。民族獨立力量(姑且這么稱呼吧)也不愿意說出來,因為,其力量并不強大,一旦說出來,就意味著與相互勾結的國際壟斷金融資本和買辦資本勢力攤牌了。
斗爭還沒有到那一步,所以,各方都這么裝糊涂吧。
布林肯這次訪問,其意圖達到了嗎?可以從中國對俄羅斯、巴西、阿根廷、阿拉伯世界、東盟、非洲、中美洲、法國、德國的關系上判斷,許多國際關系問題專家都分析得很好,我不多談。我只分析中國的貨幣金融政策,即在央行制度、貨幣金融化、金融市場化、金融市場開放化、在國際市場上融資,這五個方面分析,判斷的標準也很簡單:第一,是不是在去美元化,我判斷:是;第二,是不是在爭取人民幣發行和流通控制上的獨立自主,我判斷:大約是,因為還有買辦勢力的強力干擾;第三,是不是繼續對華爾街金融寡頭開放中國市場,任憑其并購中國企業、開發中國資源、扭曲中國經濟結構等,這個還看不明白,看起來還不一定是,因為很多地方還要招商引資、購買服務、到國際市場上融資。
這里再解釋一下貨幣“錨”的概念。西方貨幣,均由金融資本負責發行和流通控制,并不由政府負責發行和流通控制。而表面上,西方金融資本并不掌握工農業生產和商業貿易體系(實際上是掌握的),不能用其工業生產和商業體系加上對大宗商品的穩定定價來確保其貨幣的信用,所以,就偽造出一個貨幣“錨”的觀念,讓其貨幣的使用者誤以為其貨幣是“錨”在什么黃金、白銀、“國債”上,所以,就有了信用,實際上是通過出售國債(也包括其他期貨、股票、理財、信托、保險、基金、證券、再保險、虛擬貨幣等金融產品)、通貨膨脹、貿易制裁、金融制裁等手段,賴掉了貨幣信用義務。此其一。其二,美國金融霸權及其培植、豢養的教育、宣傳、輿論、學術、媒體拼命宣揚貨幣“錨”的觀念,就是要確保美元可以獨立自主、隨便發行,而其他國家貨幣必須有一個所謂的“錨”、必須直接或間接地綁定于美元、不能獨立自主發行,這樣,這些國家的貨幣就必然直接或間接被華爾街寡頭控制。所謂央行制度、發展金融市場、貨幣金融化、金融市場化、金融市場開放化、引進外資、資本項目貨幣自由兌換、依據外匯發行貨幣、離岸貨幣中心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等等,無非就是讓這些國家的貨幣發行直接和間接被美元金融資本控制而已,都是一些花招,騙人的。
但在思想認識上、理論上,最根本的欺騙,就是宣揚“錨”的觀念,讓各國建立央行制度,自己束縛自己的手腳。
另外,我提醒一下其他領域的專家,不懂金融、貨幣,很可能無法準確分析國際形勢,無法準確判斷美國的動向,無法準確辨析主次要矛盾。
歡迎方家批評。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