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針對昨天馬霞在今日頭條上發布的看法(鏈接附后)所作的評論。
首先,一致的看法,藏匯于民政策是錯誤的政策。但是,藏匯于民,帶來的主要問題是哪些?從最基本的道理,或者說基本邏輯來看,市場經濟下,一定經濟規模下的市場都需要一定量的貨幣,政府就可以發行對應數量的貨幣,從而免費獲得對應數量的資金。藏匯于民,就是讓市場所需要的部分貨幣讓外幣占領,從而減少政府能夠使用的貨幣,等于將這部分政府可以免費發行使用的貨幣送給發行外幣的外國政府,讓西方免費拿走了對應數量的財富。
更大的問題在于,藏匯于民政策,背后配套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資本項貨幣可兌換,等于讓西方可以自由印鈔進入中國市場,操縱中國市場獲利。更大的損失是貨幣兌換市場上外幣供應嚴重不足,從而降低人民幣匯率。多年來,人民幣匯率一直很低,最低時僅有購買力平價匯率五分之一左右,如今也不過二分之一,從而帶來嚴重的低價賤賣損失。如今我們每年出口高達20多萬億,但換來的外匯僅有3萬多億美元,每年損失就高達3萬億元美元。
作者首先指出當前出口和出口順差猛增,經濟卻很糟糕,通貨緊縮,經濟內卷,收入下降,經濟能好嗎? 筆者看來,主要原因是低工資比較優勢理論下,壓低勞工收入,導致國內市場萎縮。勞動收入不僅僅是生產成本,更決定了國內產品市場大小。我們不能肆意增加勞工收入,那會導致通貨膨脹;但也不能肆意壓低勞工收入。一個簡單而基本的道理,如果勞動者收入都變成0,生產成本肯定最低,但那真的有利于資本家嗎?那時我們的企業生產的產品在國內就沒有市場了,我們的工廠必然大批倒閉。資本家最需要的是市場,而不是其他。這種簡單道理告訴我們,市場經濟下,勞工收入與經濟規模,包括產出是相關的,勞工收入過低和過高都是不對的。最近幾年我們宣傳996和007,讓勞工免費加班,是在減少用工,降低國內勞工總收入,從而減少國內消費能力,加劇生產過剩。
作者將國內經濟問題歸因于藏匯于民政策,導致30萬億人民幣資金逃出。這種說法是沒有道理的。藏匯于民政策,是鼓勵企業出口產品,換來外匯,就存在國內銀行。人民幣并沒有從國內市場上逃走,而是替代了政府增發對應的人民幣。如果禁止國內儲藏外幣,則政府就可以印人民幣,推動企業兌換這些外幣,用于進口物資,從而兌現這些外幣欠條,就消除了藏匯于民政策導致的外幣占用國內市場帶來的損失了。出口企業并不一定儲藏外匯,而是讓很多人兌換外匯,作為資產儲備起來,并不影響出口企業運行。
至于另外一種情況,企業出口獲得的外匯,可以儲存在外國銀行,這是2008年8月15日制定的外匯管理條例所允許的,同樣是財富讓西方拿走了,而換來的僅僅是自動貶值賴賬的欠條;更大的問題在于,它們還非常危險地存在西方銀行。年初美國倒閉聲名顯赫的硅谷銀行,就不支付其海外分行儲戶存款,等于赤裸裸地搶劫了國內資本家高達上百億美元資金。但在它們沒有被美國政府沒收的情況下,這些資金屬于中國企業,不能說是逃走資金,就是禁止它們存在西方,必須存到國內銀行,也沒有改變國內人民幣數量。就實際來看,很多資本家將其控制企業存在西方銀行外匯轉到個人名下,然后移民國外,才是真正的逃資。
作者認為如今美元化時代,順差國和逆差國都是輸家,又說是零和游戲。兩種說法自相矛盾。零和游戲定律是指一項游戲中,游戲者有輸有贏,一方所贏正是另一方所輸,而游戲的總成績永遠為零。如果順差國和逆差國都是輸家,就不可能是零和游戲了。就現實來講,作為順差國,我們是輸家,美國和西方是贏家,免費拿走了我們大量財富,是西方生產嚴重不足,基本上不生產工業消費品,卻十分富裕的主要原因。我們生產了世界上大部分工業消費品,卻普遍貧窮,6億人人均月收入只有1000元。
但其根源卻是主流經濟界普遍相信壓低工資才能發展經濟所致,是我們自愿壓低工人工資,轉而低價賤賣給西方換西方貨幣。馬克思告訴我們,政府不干預經濟,讓資本家自由地壓榨勞工,都會導致勞工收入太低,產生生產過剩危機。更不用說,如今政府主動幫助資本家壓低工資了。采用作者提出的世界元,也不可能解決。當今國際貨幣基金協定,本身設置的特別提款權,號稱紙黃金,就是一種世界元設計。今后無論如何設計世界元,都不會有本質區別。我們即使保存這種世界元,它仍然是一種自動貶值的貨幣欠條,它必須及時使用,兌現為物資,也就是說,長期來看,必然是貿易平衡,才能不帶來損失。
國內投資不振,主要原因是國內老百姓收入太低市場容量太小,而不是作者所述的資金逃離。投資建成生產能力,也是過剩而難以運行。統計顯示,工業設施平均工作時間甚至僅為正常設計工作時間一半。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如何會增加投資?我們增加的投資,主要是給西方服務,基本是免費奉送,順帶增加用工,增加一點勞工收入和消費。因為一直壓低工資,國內沒有消費能力,就不可能兌現賺來的外幣為貨物,投入國內市場,國內產品都嚴重過剩了,怎么可能進口,那只會導致國內更多工廠倒閉。事實上,我們已經連續30年貿易順差了,由于西方各國都是實現通貨膨脹政策,貨幣都是自動貶值,從而早已自動損失很大部分價值了。藏匯于民政策,央行高價購匯政策,都是降低出口價格,從而可以占領出口市場,低價賤賣,減少生產過剩。
貿易順差是錯誤的政策,貿易平衡才是正確的政策,也是德國寫入憲法的原則。產生貿易順差的根源,是央行高價購匯,導致本幣匯率低,低價出口,高價進口,從而產生貿易順差。央行為什么要高價購匯,增加外匯,一個原因是主流經濟界迷信西方宣傳的,西方貨幣才是硬通貨,直到今天,還經常稱呼美元為美金。另一個原因,就是在這一觀念下,央行長期依據西方貨幣被動發鈔,持續20年。
這是央行編寫的《金融知識國民讀本》所介紹的,在20世紀90年代的通貨膨脹與“軟著陸””一節告訴大家,“1994年,匯率并軌后,買入外匯成了中國人民銀行投放基礎貨幣的主要渠道”,也就是說,我們依據外匯儲備也就是儲備的外國貨幣增發人民幣。從央行每月公布的資產負債表可以看到,在這20年,央行發行貨幣,都是購買外匯,包括將1994年以前發行的部分貨幣發行依據都轉換成外匯。央行吳曉靈副行長的說法是“央行被動發鈔”。周其仁在文章(周其仁,被動超發貨幣的教訓——匯率與貨幣系列評論之51 經濟觀察報2011年9月12日)中寫道,第一次聽到前央行副行長吳曉靈女士講這個詞時,就覺得準,并以為沒有在第一線承受過巨大壓力之輩,講不出這么一個詞來。“被動”者,由不得你也。究竟有多少外匯流進中國,究竟央行為購匯要擔負多大的基礎貨幣負債,再也不是央行“主動的貨幣政策”的結果。……進多少外匯就決定了央行“被動吐出”多少基礎貨幣。
從央行這20年的資產負債表可以看到,在東南亞金融危機期間,當時國內出口受阻,外匯增加很少,導致國內基礎貨幣發行難以按照需要增加,導致國內通貨緊縮很嚴重,即使降低準備金率,最低時僅有7%,增加發行衍生貨幣,也難以滿足需要。另一方面,西方需求旺盛,我們的貿易順差增加較多,發行的基礎貨幣就會遠遠超過需要,這時央行又大幅度增加準備金率,從而降低發行衍生貨幣,甚至發行央票,向銀行借貸,回收基礎貨幣,最多時,2010年前后,發行的央票占基礎貨幣24%。這都是央行被動發鈔的官方證據。
直到2014年才開始增發人民幣購買商業債券。直到今天,約70%基礎貨幣的發行依據仍然是西方貨幣。央行依據外匯發鈔是完全錯誤的,雖然它有利于緩解另一問題,這個問題不是順差問題,順差是央行高價購匯政策的結果。央行高價購匯,是因為央行依據外匯被動發鈔。只有高價購匯,才能產生貿易順差,才能積累外匯,從而依據外匯發鈔;另一個原因,就是通過貿易順差解決國內生產過剩問題。帶來的嚴重后果,就是讓西方印鈔,免費拿走了財富。這是美國新殖民主義統治我們主流經濟界思想的結果,從而不需要掠奪,我們就主動奉送財富給美國和西方了。這個新殖民主義,是相對二戰以前英法等國的殖民主義,通過軍事占領殖民地,建立殖民政府來掠奪殖民地。如今的美國新殖民主義,是通過洗腦很多國家精英,讓他們自愿給美國獻上財富。
我們的市場經濟體系,還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是,中央政府幾乎沒有給市場提供多少凈資金,導致市場上凈資金十分短缺。如今的地方政府債務高筑,企業同樣債務率很高,總體負債率高達135%。這是因為如今的貨幣發行制度,發行的貨幣都去購買債券,不提供凈資金。只有中央政府負債,才能給市場提供凈資金。
央行購匯,唯一好處是,通過購匯投放的人民幣都是凈資金,只是代價太大,遠低于在國際市場上購買黃金或戰略儲備物資如石油等,因為它等于將發行人民幣免費送給西方,讓西方購買我們的工廠和產品。筆者寫過很多批評文章,如網上廣泛傳播的十大荒謬經濟現象等,也許發揮了稍許作用,2014年9月開始,央行開始增發人民幣購買國內銀行的商業債券,將發行的人民幣給了國內銀行,但這種模式卻不給國內增加凈人民幣,導致負債率增加,企業總體負債率從此前115%左右,很快增加到135%,使得國內經濟收到影響,這才是2015年以來,流動性差,經濟下滑的重要原因,而不是作者所述的外逃資金。
國內對外投資也很多,這是政策所支持,包括“一帶一路”政策等。按照外匯管理局發布的中國國際投資頭寸表,到2022年末,對外投資資產為92580億美元,外資在外國投資資產為67267億美元,兩者相減,就是我國持有的凈資產為25313億美元。
我們的地方債務增長很快,效果也非常明顯。很多城市發展十分迅速,建成區面積擴大,基礎設施增長很快,不是作者所說的無效投資。我們的高鐵、港口,高速公路,機場、城市地鐵,電力電信、自來水、房地產,都是投資的結果。只是因為壓低勞工收入,導致消費太低,很多設施利用率低,難以收回投資,加上市場凈資金嚴重不足,導致地方政府和企業負債率高。
作者總結,央行持有美元,和讓民間持有美元,藏匯于民,都是錯誤的,等于給西方當奴隸,是筆者非常贊同的。只是其道理和邏輯不同,從而解決國內問題的方案不同。筆者認為,除作者提出的,央行和民間都不應再持有外匯之外,還應大幅度提供國內勞工收入,從而消除生產過剩,同時中央政府應大幅度增加國債,給市場提供凈資金和流動性,也給政府提供一筆巨額資金,筆者估算與一年GDP相當,也就是可以增加100萬億元國債。
參考:
馬霞:藏匯于民,8年潤出30萬億人民幣-今日頭條
https://www.toutiao.com/video/7239146492966109708/?wxshare_count=3&tt_from=weixin&utm_source=weixin&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utm_campaign=client_share&share_token=79f4adb4-6e55-4ac3-a233-a4dfd8b62967&source=m_redirect
黃衛東:央行依據外匯儲備被動發鈔的官方證據!--橘子洲頭
http://www.juzizhoutou.net/huanqiu/xuezhe/2019-08-12/3279.html
黃衛東:關于修改《中國人民銀行法》的幾點建議-馬克思主義研究網
http://myy.cass.cn/sxzm/201303/t20130308_1975112.shtml 后來在2013年5月作為封面文章,發表在改革內參上。
中國國際投資頭寸表_國家外匯管理局門戶網站
http://www.safe.gov.cn/safe/2019/0627/13520.html
我國十大荒謬經濟現象,草民想不通(修訂版) - 烏有之鄉
http://www.juliangmedia.com/Article/jingji/2011/01/202686.html 最早發表于2010年1月
黃衛東:評央行行長談2021年金融熱點問題2宏觀杠桿率 - 學者觀點 - 紅歌會網
https://www.szhgh.com/Article/opinion/xuezhe/2021-03-31/264337.html
黃衛東:央行發鈔應購買國債,給財政提供資金,這不是赤字貨幣化
http://www.hongqi.tv/xuehui/xuezhe/2020-05-24/18336.html
黃衛東,華盛頓精英推銷的第一條政策,壓縮財政赤字,草根網等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