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經濟數據出來了,中國經濟全年增長3.0%,各種回顧與展望報告紛紛出爐。有什么國際四大會計事務所之稱的中國經濟觀察,也有國內各大經濟學院的的報告以及建言獻策。
有報喜的,有報憂的,有東拼西湊打醬油的,有混論文發表任務的,有拿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硬套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的,得出千篇一律的牙慧,要提振消費信心,使人們敢消費!
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增強消費能力,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全面促進消費,加快消費提質升級。
等等官話套話。
從這些報告里也能看出第二層意思,2023年經濟壓力大,消費疲軟!
經濟學家們過去經常說:我國以消費為主導的內需發展格局基本形成,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促進作用日益強勁。中國未來經濟的增長一定是消費驅動。
現在消費疲軟,如何驅動?專家們智慧如海,醉醺醺的張口便來那便是刺激消費。專家們滔滔不絕,背起當前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并需要緊緊圍繞這個社會主要矛盾推進各項工作,其中主要辦法之一就是圍繞人民群眾的消費需求,咬緊經濟發展不放松。
更有專家大聲疾呼:把錢花出去就是最好的愛國!
在專家醉醺醺的意見指導下,刺激便開始了,銀行還是老一套通過印鈔放水,讓老百姓貸款消費。其實這并不是專家的意見,這只是資本主義國家的方式。
印鈔放水有兩個極端,第一個極端是美國,老百姓幾乎沒有存款,靠借貸消費,通脹高的離譜,每年大批消費奴因還不上卡淪為流浪者,目前美國流浪漢已超過60萬。
第二個極端是日本。日本開動印鈔機拼命放水三十年,老百姓就是死活不貸款,也不消費,不生孩子,社會嚴重少子化、老齡化。
我們也出現了這兩種極端,疫情三年出現嚴重的破產斷貸潮,同時人口問題也成為了社會熱點,放開了二胎三胎,2022年人口仍然出現了負增長。
可專家們無視這些存在。仍然堅持念著經:消費驅動。
所謂消費驅動,好像是那么回事,老百姓花錢購物消費,工廠才能生產更多產品。老百姓買的越多,工廠生產的越多,國內生產總值就越高,即GDP越高。老百姓少花錢,工廠訂單就少了,國內生產總值就低了,即GDP降低,經濟衰退。進而老百姓錢更少了,更少花錢了,進入通縮死循環。
那么今天我就講講消費主義的消費驅動。
常聽到的一句勵志名言:噴泉之所以漂亮,是因為它有了壓力;瀑布之所以壯觀,是因為它沒了退路。
這句名言,在小老板,公司領導用的是最多的,用來激勵員工努力工作。言下之意是有了公司給你的壓力,你才會把完成工作的很漂亮。你的人生沒有退路,只有公司這一條路,你的前途才會壯觀。
可這些老板們,你不給錢給員工,員工上養不了父母,下養不了妻子兒女。他們能把工作完成的很漂亮嗎?可見,噴泉之所以漂亮因為壓力,只是表象,根本原因是動力,是他們對家庭對生活的熱愛,從而對工作的熱愛,這份熱愛才是動力,才是把工作完成的很漂亮的驅動力。而沒有了退路的瀑布不止壯觀,他們的洶涌澎湃也能淹沒一切!
這里舉例噴泉、瀑布,看似不相干,而實則一回事,錯把現象當本質,把手段當目的。社會經濟得到發展,我們看到市場繁榮,消費大增。于是將消費當作驅動。我們發展經濟是為了人民生活質量得到提高,我們發展房地產是為了老百姓住的安穩。而本末一旦倒置,老百姓要為市場服務,房市繁榮了,市場繁榮了,老百姓卻被敲骨吸髓抽光了。當市場的主體人民塌了,市場還能繁榮下去么?
以房地產為例,若以人民為主導地位,老百姓有住房需求,開發商就拼命蓋房。到人人有房住了,進入小康社會,老百姓該享享福了。
那么以市場為主導地位呢,老百姓有住房需求,開發商拼命蓋房,到人人有房住了,房地產市場飽和了,主體市場死翹翹了,經濟危機來臨。
我們的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個主體是社會主義,是人民。不是自由主義,主體不是市場。所以這些經濟學家們連主客都沒分清楚,就指點著江山,悲哉!
再講講消費主義,自古以來,我們把勤儉節約當作傳統美德。若以消費主義價值觀,我們是不是得改一下教科書,將儉以養德改為奢以養德?
消費驅動經濟發展,是不是消費越高,對社會貢獻越大。消費越高即消耗越高,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過剩,將牛奶倒入河中,將生產過剩的衣服成堆燒掉,豈不是積了八輩子德了。我們還倡導什么珍惜糧食,防治什么“舌尖上的浪費”。再看看這堆積如山的共享單車,是以人民為主體出現的嗎。說不定不久后會有專家建議“將房子也建成一次性用品,有利于房市持久繁榮”。
其實我們面臨的經濟問題是很簡單的一眼就能看明白的問題,即社會分配問題。我們的生產力得到空前提高,我們普通老百姓的需求也無比的大。按理將這生產力與老百姓需求一對接,不就解了嘛,物質生產滿足全國人生活需求了,人人衣食豐足,居有房,老有所養,幼有所教。這不是大同世界的共產社會嗎?
天下為天下人的天下,天下財富養天下人民,天下財富豐足,天下人民豐足,不是理應這樣嗎?
然而當下天下非天下人的天下,強大的生產力與老百姓是無關的。以西方資本的理論,機械化、人工智能等先進生產力不是為人民服務的,是為資本集團服務,生產力的發展卻是為了將百分之九十的人的就業崗位干掉!
在搶奪了人民的生產生活資源后,他們說這十分之九的人是他們養活的,現在是累贅,這十分之九的人被他們稱之為垃圾人口。
如今遇到了GDP問題,又要刺激這些垃圾人口來解決生產力過剩問題,GDP增速放緩問題,這些人內心矛盾的很。
這是西方資本主義的價值觀,我們的社會主義的經濟學家沒有抵制這種卑劣的價值觀,還當起了西方價值觀的傳教者,讓我們的經濟問題也深受其思想毒害。
綜上所述,我們的經濟問題,即我們的社會矛盾,是社會分配的矛盾,是所有制跟不上生產力發展之間的矛盾!
有句話說的好,改革中出現的問題通過不斷深化改革來解決。改革中出現了所有制跟不上生產力發展的矛盾!我們只有繼續深化改革,解決社會分配矛盾。
改對了,中華民族將迎來偉大復興!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