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經濟 > 經濟視點

安生|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哪個是魚,哪個是熊掌?

安生 · 2023-01-06 · 來源:盧瑟經濟學安生雜談公眾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最終的解決方案,還是解決多數人收入低下問題,少用凱恩斯主義勞動經濟——使用凱恩斯主義初期一時爽,后期物價、房價一直漲,退出的時候經濟危機加大蕭條。

  先說兩件事:

  分析經濟,我不是很喜歡用數據。

  許多時候,基層數據其實就是胡填的,“王說是幾就是幾”,由胡填的基層數據匯總起來的宏觀數據有多少可信度?即使這樣還要進行各種修飾。比如,美國疫情死亡數據,大家應該都有感受。

  再說,同樣的結果,可能有多種情況,同樣的數據,有多種解釋。

  做盡調,盡信數,不如到一線去走一走。如果宏觀發生了變化,基層一線必然有相應的變化和跡象。事實上,是一線變化的匯聚,才出現了宏觀的變化。

  有人說,用微觀判斷宏觀,可能存在幸存者偏差。這是有可能的。但是,如果所有的微觀信息都與宏觀情況相違背,那么出現這樣偏差的概率未免太小了,更大的可能是宏觀數據和報告來自混編亂造。

  我的很多信息,來自我自己的調研和讀者的私信。后者尤其重要。

  我的讀者群遍布全國,大家給我提供的信息,互相比對驗證,可以拼出大致的情況。

  在此,感謝提供信息的讀者。

  這是第一件事。

  很多新加入的讀者,私信我怎么加入星球。

  首先感謝讀者的錯愛,但是星球一旦加入,無法退款。

  如果這些新讀者不熟悉我的觀點,加入以后又不滿意,不能退款,彼此會很尷尬。

  所以,新讀者建議慎重。

  這是第二件事。

  言歸正傳。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我們許多人都學過這段話。

  魚和熊掌都能得到自然是好事,如果魚和熊掌不能兼得,就要有取舍。

  此其一。

  有人說,中國的地方政府財權與事權不對稱。

  地方政府最大的事權,是拉動地方經濟,保證地方經濟一定的增長率和就業率。

  西方國家凱恩斯主義的主體是中央政府,中國凱恩斯主義的主體在地方。

  除了那些中央兜底的窮鄉僻壤,越是財力相對較弱的地方,越需要凱恩斯主義拉動經濟。于是,產生巨大的債務黑洞。

  我曾經分析過,凱恩斯主義的后期需要投入的資金量滾動增加,一方面要償付前期的債務(至少支付利息),一方面要投入新增資金才能拉動經濟增長。

  要填平債務黑洞,并保證經濟繼續維持一個相對穩定的增速,需要一大筆錢砸下去。

  今年這筆錢,估計至少需要10萬億數量級。

  這些投入的資金最終會推動通貨膨脹和資產泡沫。

  此其二。

  話題轉回來。

  上個月開了中央經濟工作會。

  明年的總目標是穩中求進,穩是第一位的,進是第二位的。

  兩個毫不動搖,不是新提法。此時提出來,顯然是有側重。究竟是說給誰聽的?不多說,你懂的。

  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是明年的工作重點。問題是,如果三個目標不能得兼,只能實現一個的基礎上,兼顧另一個,那么哪個是魚,哪個是熊掌?

  實事求是、尊重規律、系統觀念、底線思維。這個可以不用看,跳過去。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產業政策要發展和安全并舉,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強,社會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線。這是具體操作要求。從后向前看,兜牢民生底線要財政有錢,科技自立自強也要財政有錢,傳統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壯大,還需要財政有錢。只要財政有錢,什么都好解決,如果財政沒錢,什么都不好辦。

  問題是,財政沒錢。

  政府負債累累的時候,推動積極的財政政策,就需要有寬松的貨幣政策。這樣,政府才能一面借新還舊,一面繼續舉借新債。

  具體操作從以下五個方面入手 :

  一是著力擴大國內需求。二是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三是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四是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五是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

  這五個方面,一、二、五其實都涉及到錢,三、四不評價。

  昨天,看到《適度加大財政政策擴張力度——訪財政部部長劉昆》。

  財政部長劉昆的講話,其實就是從財政的角度,認領并承諾落實相關任務。

  “加力”,就是要適度加大財政政策擴張力度,我理解有三個方面:一是在財政支出強度上加力。統籌財政收入、財政赤字、貼息等政策工具,適度擴大財政支出規模。二是在專項債投資拉動上加力。合理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適當擴大投向領域和用作資本金范圍,持續形成投資拉動力。三是在推動財力下沉上加力。持續增加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向困難地區和欠發達地區傾斜,兜牢兜實基層“三保”底線。

  “提效”,就是要提升政策效能。一方面,完善稅費優惠政策,增強精準性和針對性,著力助企紓困。另一方面,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更好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有效帶動擴大全社會投資,促進消費。同時,加強與貨幣、產業、科技、社會政策的協調配合,形成政策合力,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

  加力的前提,是有余力可加,提效的前提,有錢可花。

  具體怎么操作呢?

  2023年,財政部門將圍繞市場主體需求,精準施策,助力企業減負增能,更好發展。

  一是助企紓困。二是激發活力。三是支持就業。

  除了第二項,都是需要錢的,要么少收稅,要么多支出。第二項其實也需要多支出。

  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是帶動擴大有效投資、穩定宏觀經濟的重要手段。

  順利發債的前提是貨幣環境比較寬松。

  2012年至2021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累計投入約33萬億元,全國一般公共預算衛生健康支出13.6萬億元、住房保障支出6萬億元,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眾。

  教育、醫療、住房累計投入52.6萬億,這三方面具體情況,大家都有體會,不講了。

  和前面說到的一樣,繼續投入的前提,是有錢可投。

  最后提到了債務問題:

  截至目前,全國政府債務余額占GDP的比重,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負債率,低于國際通行的60%警戒線,也低于主要市場經濟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水平,風險總體可控。

  中國政府債務比主要市場經濟國家低,因為不了解統計口徑,不妄言。

  但是,有幾點是需要注意的:

  首先,中國地方政府還通過融資平臺,舉借了大量的債務,這些債務是否統計在政府債務余額之中?疑似是沒有,因為就我所知,公開的地方債余額是35萬億,但是有一種說法,到2021年底,僅地方融資平臺的債務規模就是56萬億。2021年,中國的GDP水平是115萬億,如果把地方融資平臺的債務也統計進去的話,是否還低于60%,是否還低于主要市場經濟國家水平?

  其次,即使不考慮地方融資平臺的債務,中國政府債務形成的時間比主要市場國家短得多,集中得多。如果要把債務總量控制在主要市場經濟國家的水平,目前每年新增的債務規模,顯然不可持續。

  再次,如果這些債務進入財政,作為支出的話,必然對應相應的需求。如果沒有這些債務,或者債務規模下降,對應的需求規模必然下降。需求規模下降,必然導致經濟規模下降,稅收下降、就業下降、多數人收入下降。

  最后,如果嚴控新增債務規模,必然導致對應的需求規模下降,經濟規模下降。不考慮增量,僅僅考慮存量,對應的GDP規模下降,必然導致債務率上升。所謂水落石出,如果經濟規模下降,債務、就業等很多問題都會暴露出來。從這個角度考慮,也有必要維持較高的赤字水平,或者說新增債務水平。

  劉部長講話,最重要的一段,讓人感覺話中有話:

  規范管理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是防范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重要內容。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打破政府兜底預期,分類推進融資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推動形成政府和企業界限清晰、責任明確、風險可控的良性機制,促進財政可持續發展。

  難道是要把地方融資平臺剝離以后,默許一部分地方融資平臺債務重組或破產?

  2022年的最后一個交易日,2022年12月30日,遵義道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遵義道橋”)債務重組方案浮出水面,重組后銀行貸款期限調整為20年。

  遵義道橋表示,經與各銀行類金融機構友好平等協商,基本明確相關重組安排,并在近期完成簽署相關補充協議。本次銀行貸款重組涉及債務規模155.94億元,以債權保全為前提,經各方友好平等協商,近期完成簽署相關補充協議。根據重組協議,重組后銀行貸款期限調整為20年,利率調整為3.00%/年至4.50%/年,前10年僅付息不還本,后10年分期還本。

  現在的問題,不是有錢怎么花,而是債怎么辦,從哪弄錢來。

  這就像一個房奴,工資還沒到手里,大多數就不是自己的了。這種情況下,談何多花錢?先考慮怎么弄到錢,有錢之后,緩解債務壓力,再談錢怎么花。

  中央財政有錢補貼地方的前提也是經濟增速保持一定水平,而經濟增速保持一定水平的前提就是地方在使用赤字拉動經濟,如果地方停止使用凱恩斯主義拉動經濟,中央的財政收入也會下降,中央拉動經濟所需的赤字也需要更高的水平。所以,這是一個閉鎖循環。

  不論是重組債務,還是繼續融資拉動經濟,都需要寬松的貨幣環境。

  財政說那么多,最終的關鍵在央行,寬松的貨幣環境,是緩解地方財政債務壓力、擴大赤字規模、化解金融風險、拉動經濟、穩增長、穩就業的前提條件。

  進一步考慮,控制金融風險也需要相對寬松的貨幣環境。大規模的地方城投債務違約,或者中小金融機構陷入困境,必然誘發金融危機,要避免金融危機,就要相對寬松的貨幣環境,妥善地開展債務重組。

  今天上午看到消息,央行開會,要精準有力實施好穩健貨幣政策。

  2023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4日上午以視頻形式召開。

  會議要求,2023年,人民銀行系統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履行國務院金融委辦公室職責,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大力提振市場信心,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持續深化金融改革開放,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會議要求,精準有力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多措并舉降低市場主體融資成本。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央行的意思是,為保證穩增長要保持寬松的貨幣環境,在此基礎上,避免多余的流動性。

  增長、就業和物價,哪個是魚,哪個是熊掌,很清楚。

  繼續使用凱恩斯主義拉動經濟,物價上漲,維持一個差強人意的就業率,實際工資縮水,有縮水的工資比沒有工資強,有工作才能相對穩定。真實收入下降、存款縮水是相對緩慢的、間接的,失業是即時的、直接的。

  同樣是實際收入下降,在全民債奴的情況下,通貨膨脹的痛苦程度要小一些。在名義債務相對固定的情況下,實際工資縮水一半,與實際工資下降一半,債奴的處境不同。

  至于希望通過通貨膨脹推動社會頂層的財產縮水,想都不要想,頂層財產的流動性比勞動者高,投資選擇多,消息比底層靈,可以在第一時間調整自己的財產結構。

  能不能穩得住,那就是另一說了。為了確保排位優先的目標穩住,必然有一定的冗余量,排位靠后的目標,必然就要做出一定的犧牲。

  這是央行截至目前的看法。央行的出發點還是經濟以相對平緩的速度運動,沒有考慮地方停止凱恩斯主義以后,經濟出現大幅下行的情況。也未必考慮了很多地方財政早已山窮水盡,把一切能賣的資產,包括甚至采暖和水務都賣了,還有一些地方已經貸款發工資,甚至挪用專項債發工資了。如果要保證今年運行,起碼先要把這些資產贖回來,把發工資產生的債務還上。

  所以,未來為了保證經濟增長,央行放松貨幣的力度,物價上漲的幅度,很可能超出年初的預期。

  考慮到公開的地方債務余額30萬億+,地方融資平臺債務余額疑似50萬億+,要讓債務黑洞繼續維持,并保證一定速度(4%-6%)的經濟增長,今年砸10萬億進去,是保守估計。

  去年以來,由于封控等原因,絕大多數人都傾向于存款,貨幣流動速率下降。今年解封以后,貨幣流動速率必然上升。即時沒有新增大規模赤字,物價也會上漲。

  房產可能出現極端情況,比如實施零首付的極端政策,推動房地產再來一輪加速上漲,但是可能性不大。一方面是2016年以來的教訓猶存,徹底放開有一定難度;一方面是大量人口在拋售多余房產,為潤做準備;一方面是生活條件下降的時候,基本生活必需品的漲幅必然會超過房產。去年的生活經驗已經很清楚了,民眾可以不買房,但是不能不買高價菜和高價藥。此外,中小城市房價上漲的概率更小。經濟下行,人口流失,會進一步加快中小城市的衰落。

  前些年,中國推動凱恩斯主義的資金主要淤積在房地產市場。有人說,房地產是印鈔機,這是沒錯的。政府債務由開發商貸款償還,開發商的債務由民間貸款償還。不過,不論有沒有民間貸款,政府的債務已經產生了。所以,房地產只是印鈔機的一部分。不啟動房地產,仍然會由新增貨幣。另一方面,房地產也是堰塞湖。這個堰塞湖失去蓄水功能以后,新增的貨幣和堰塞湖中原先淤積的貨幣,必然沖擊物價。

  所以,如果到年底基本生活品價格上漲30%、50%甚至更高,不必驚訝。

  其實,中國的物價一直存在極大的上漲壓力。除了房地產作為蓄水池歪,還有一個因素,即為了緩解物價上漲的壓力一直使用各種手段微操。比如,使用豬肉期貨壓倒生豬價格,比如,糧農生產規模小,糧食沒有議價權。豬糧安天下,仿佛使用微操壓制了豬肉和糧食,就能避免通貨膨脹。但是,這種壓低價格的微操的前提,是豬農和糧農有微利,愿意繼續生產。如果由于原料價格上漲,導致微利變大規模穩定虧損,他們不約而同壓縮生產規模,后面的情況就可能像這幾天的思密達、血氧儀和制氧機一樣。

  說點題外話,許多人說中國地方政府財政困難的原因是財權和是全不匹配。

  其實,地方承擔了經濟增長的責任,還有保就業的責任,必然使用凱恩斯主義拉動經濟,這才是真正的財權與事權不匹配。

  使用凱恩斯主義拉動經濟與貪腐有關,但即使拋開貪腐的角度去考慮,也與地方維持經濟增長、保就業、維持基本治安水平有密切的關系。

  要財權與事權相匹配,把拉動經濟的責任從地方轉移到中央才是最重要的。

  當然,那樣以來,中央財政馬上也會不堪重負。所以,最終的解決方案,還是解決多數人收入低下問題,少用凱恩斯主義勞動經濟——使用凱恩斯主義初期一時爽,后期物價、房價一直漲,退出的時候經濟危機加大蕭條。如果堅持不退出,物價最終會進入螺旋上漲,那時想不退出,也是退出。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焦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3. 從歷史工人運動到當下工人運動的謀略——(一)歷史工人運動
  4. 如何看待某車企“中國工人”在巴西“被指處于類似奴役式環境”
  5.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6.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7. 到底誰“封建”?
  8. 烏克蘭逃兵
  9.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10.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1.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2.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3.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4.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5.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6. 群眾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誰不高興了?
  7.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8.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9. 我國的社會已經有了很大的問題:內卷,失業,學歷貶值…
  10.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機關事業單位老人、中人、新人養老金并軌差距究竟有多大?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一本中文在线视频 | 最新国产资源网在线 |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视频 | 亚洲香蕉网久久综合影视 | 中文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 日本特级黄免费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