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房產、金融等行業紛紛裁員
?近期,美國的裁員“浪潮”已經“席卷”了其境內科技、房地產、金融等多個行業。
數據顯示,今年5月,美國科技行業宣布的裁員數約為前4月宣布裁員數的8倍。
在美國就業咨詢公司Challenger,Gray & Christmas公司的報告中可見,1-4月,科技行業宣布的裁員人數為459人,而5月宣布的裁員人數就達到了4044人。
這波裁員潮中,就包括了流媒體播放平臺Netflix、推特、Meta、在線支付商PayPal、英特爾等公司。
近期,據美國西北部大報紙——《俄勒岡人報》稱,英特爾首席執行官在面向員工的視頻中就有表示公司將于今年的11月進行有針對性的裁員舉措,借此把控公司的成本,以更低的成本來提高利潤率。
而爭議比較大的或許是馬斯克對推特的裁員計劃。
相關消息稱,馬斯克收購推特的交易過程中曾表示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內削減推特現存的近75%的員工。但推特總法律顧問卻表示,自從合并協議已到位,并沒有任何的全公司裁員計劃。
如果按照馬斯克大規模裁員的計劃,市場不免擔憂后續推特是否能夠抵御黑客的攻擊,但即使沒有馬斯克這次的計劃或者雙方交易不成功,推特的高層管理人員也曾表示過要進行一定規模的裁員并削減基礎設施成本。
所以,推特的員工大概率還是要面臨被裁的風險。
除了科技行業外,受美國加息導致利率上升影響,當地的房屋銷售也出現了惡化現象,這也使房地產經紀人、抵押貸款經紀人以及評估師等房地產相關職業遭受失業的打擊或面臨裁員的風險。
實際上,自今年3月美聯儲加息以來,當地的房產相關從業人員就遭受了近80%左右的收入損失,8月全美房屋銷售同比就減少了20%。
在房地產銷售不景氣的情況下,不怪富國銀行、花旗集團、摩根大通等公司紛紛宣布削減房屋貸款團隊等人員。
由此也可以看見,受市場環境各方面影響而裁員的浪潮也沖擊到了銀行業。
其中,受投行業務收入萎縮、利潤下降等方面的沖擊,高盛成為了今年華爾街大銀行中第一個傳出裁員計劃的公司。
曾經因疫情影響,許多銀行在疫情后都紛紛擴招人員,并且以往大行每年裁減1%-5%表現不佳的末位淘汰制也被暫停了。
但如今市場的沖擊與企業的經營使得華爾街大行不得不重新考慮縮減人員規模以降低成本,而高盛除了預計裁員數百人外,也恢復了末位淘汰制,并有可能進行最大規模的業務重組。
在之前,華爾街六大行中的富國銀行、花旗集團、摩根大通就已經縮減了房屋貸款人員團隊,后續是否有進一步的裁員操作,就尚未可知了。
當然,上面的這些行業是最先或最大程度地遭受了裁員風險的,但按照美國加息操作以及市場的沖擊,其他行業的裁員計劃也可能正在路上。
減少人員規模,手段眾多
在這次美國眾多行業與公司壓縮人員規模的行動中可以發現,各公司的裁員動作都比較大。
但無論是金融巨頭高盛裁員數百名,還是科技巨頭英特爾、Netflix等公司的裁員動作,都會引起市場的熱議并有可能生成各類風險。
今年5月-6月,特斯拉就大規模地解雇了數百名電池廠員工。而由于此次裁員規模較大,并沒有提前通知裁員消息,導致了兩名員工對其發起訴訟,表示特斯拉未能按照聯邦法律提前通知裁員,進而要求特斯拉彌補兩個月工資。
故而面對大規模的裁員,公司不僅要考慮如何順利進行裁員計劃,還得進行多方面的考慮,合法解除勞動合同關系,避免破壞公司在大眾中或員工中的形象。
而除了熱議紛紛的裁員行動外,美國的許多公司還采用了凍結招聘、撤回工作邀請、取消或縮減簽約獎金的操作來減少或控制公司的員工規模。
今年9月末,Meta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第一次講述了團隊重組以及裁員的全方位計劃,而這也將是2004年Facebook成立至今的第一次預算裁減。
為達到裁減目的,Meta將凍結招聘以控制人員規模,在重組業務團隊及裁員的進一步操作中,預計Meta的員工規模在2023年將有所縮小。
同樣,今年9月27日,美國的網約車公司Lyft也表示將在年底前凍結所有在美國當地的招聘活動。
不過,這些消息以及7月其租賃部門近60個職位的裁員等操作,使得2022年Lyft的股票一度下跌。截至9月27號收盤時點,今年該公司的股票已下跌超68%。
可見,為控制人力成本,壓減公司規模,公司除了可能面臨法律訴訟風險外,也可能在股票市場上受到沖擊。
而在這種緊張的氛圍下,一些不同行業的企業甚至還撤銷了幾個月前發出的工作邀請。
對于這樣的操作,雖然有關人員表示其公司并不會輕易取消工作邀請決定,似乎真的是公司“深思熟慮”后的選擇,但事實的結果卻的確導致了拒絕其它公司入職邀請并已租好房以備入職的人員又需面臨巨大的就業壓力,四處奔波求職。
而相比之下,取消或縮減簽約獎金的手段顯得更為柔和。
因為在美國勞動市場上,與招聘人員簽約獎金往往是重要的人才吸引手段之一。如通常會提供3-5萬美元簽約獎金的美國最大連鎖藥店——沃爾格林,曾于2021年開具了7.5萬美元的簽約獎金來吸引人才接受門店藥劑師的工作。
而今年,面對壓縮成本的計劃,不少企業縮減甚至取消了簽約獎金,既提供了一定的就業機會,也減少了人力資本方面的資金支出,更不至于像撤銷入職邀請等操作一般影響公司形象。
矛盾的勞動市場
近期眾多企業裁員或壓縮人員招聘的行動下,美國的勞動市場難免會出現緊張的氛圍。
在這種氛圍下,美國不變價GDP折年數(美國國家經濟分析局按照一定的方法,將目前已公布的季度GDP數據折算成全年預測數據)同比增速也快速下降。
整體上,美國整體經濟發展似乎呈現出了弱衰退的趨勢。
☉數據來源:Wind
?
但與大規模裁員、折年數GDP同比下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美國近期的抹平季節波動的季調就業率并未出現顯著下降的現象,且基本恢復至疫情前幾年的就業水平,接近60%。
☉數據來源:Wind
另外,美國的初請失業金人數不增反降。
2022年10月15日,美國當周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為21.4萬人,比10月8日的22.6萬人還減少了1.2萬人,低于市場預期。而事實上,美國的當周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自2020年3月末飆升到686.7萬人后就保持下降的趨勢。
另外,美國的職位空缺也近千萬,每個失業工人擁有著對應近1.7個職位空缺。
可見,在裁員浪潮與經濟呈現弱衰退的情況下,當地的就業率并未出現顯著下降,也并未出現大幅度失業人員數量上升的情況。
有研究稱,這種背離或許是由于勞動力滯后于經濟周期變化,加之人才供需結構不匹配,勞動力市場供給受限,導致了市場就業對需求變化并不敏感。但就目前已出現的職位空缺數高位回落等指標需求弱化的情況,未來美國的就業還是有可能會跟隨經濟走弱。
除此之外,美國的勞動市場上還存在不同的甚至背離的現象。
比如,一般雇主在計劃大規模裁員時,除了衡量此舉對公司聲譽的影響,也要安撫剩余員工的信心與士氣,故而美國市場上也出現了裁員與加薪同時進行的情況。
即大部分的公司在進行大規模裁員以壓縮成本時,會轉頭給予剩余員工更高的薪酬或者給予更大的心理健康福利。甚至在一些受沖擊更嚴重的科技、房產行業,雇主除了愿意讓員工“另謀高就”外,也會給予高薪或其他優質條件以求人才留下。
其中常見的一項福利舉措為允許員工永久性地遠程辦公。2021年時,微軟、谷歌、Facebook等公司就有消息稱可以允許員工永久性地遠程辦公。
不過,也并不是所有企業都這么允許遠程辦公,這還得看工種的職能與雇主的態度。一些企業就要求員工在辦公室辦公,更加頻繁地出現在公司現場。
其次,與大規模裁員形成鮮明對比的,還有時薪臨時工招聘數量的增多。
雖然臨時工的時薪成本往往會更高,但是由于其節約了公司為正式員工支出的其他保險與福利成本,總體上,雇傭臨時工的成本會顯得更低一些。
這就導致了一些公司大規模裁員又不斷招聘臨時工的現象。
明年美國經濟真的會陷入衰退嗎?
?而既然提到如今美國各行各業的人員壓縮裁員計劃,或許今年美聯儲的持續加息要承擔大部分責任。
受疫情影響,美國當初采取了大手筆的降息操作來刺激經濟發展,而帶來的后果便有居高不下的通貨膨脹。
為控制通脹,今年3月起美聯儲又啟動了加息周期,目前也已加息5次。
從3月的加息25基點,到5月加息50基點,再到6月、7月、9月分別又連續加息75基點,美國的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已上調到了3.00%-3.25%間,創下了自1981年以來最大密集加息幅度記錄。
但從效果來看,美國9月核心CPI同比仍在上漲,幅度為6.6%。
☉數據來源:Wind
不少研究認為,就目前美國堅挺的CPI表現來看,預期其國內的通脹將再次反彈,美聯儲或許還要在短期內更堅定、迅速地加息,利率也將進一步上升。與之呼應,美聯儲高管10月就曾表示其國內通脹仍高得不可接受,支持繼續加息操作。
但這番折騰下來,通脹是沒看到什么顯著的降低效果,但其美股卻是一度集體轉跌。這樣的情況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貨幣和資本市場負責人也表示,在美聯儲的不斷加息下,投資者情緒十分容易受到影響,可能會導致美國股市再跌20%。
在股市表現動蕩甚至惡化疊加全球疫情、政治因素等導致企業運營不佳的情況下,美國大多企業通過壓縮成本規模,以保障企業利潤而進行裁員等操作也是實屬正常。
據消息稱,2022年以來,市場就持續拋售英特爾的股票,其股價累計跌幅一度接近50%,市值蒸發近千億美元。
加上英特爾在全球個人電腦市場銷售方面放緩、第二季度業績未達預期等情況,為壓縮成本、保住業績,英特爾故而計劃了大規模的裁員。
同樣,此次傳出裁員消息、恢復末位淘汰制的高盛,其季度收入表現也不佳。自2021年第一季度以來,其收入就持續下滑,2022年第二季度的收入、凈利潤同比下跌分別超過20%、接近47%。
至于后續是否會進一步擴大裁員規模,其首席執行官則表示要取決于美聯儲的動向及通脹的走勢。
除上述英特爾、高盛外,許多在2020年實現大幅成長的科技初創公司,在看到用戶數據增長放緩,加上通貨膨脹、利率上漲的情況,也選擇重組勞動力來削減成本、鞏固資本與盈利。
按照目前美國的弱經濟走勢、通脹高居不下的情況來看,若其經濟持續衰退,金融活動與市場表現持續低迷的話,將會有更多的銀行、科技企業、房地產企業等加入到裁員的行列中。
不幸的是,目前市場不少研究或學者表示,美國將會在未來出現經濟衰退的情況。
如高盛經濟學家們表示,未來近1年時間里美國有30%的可能性出現經濟衰退,2年內出現的概率將提高至50%;中信也研究表示明年美國步入經濟衰退的風險很高,甚至不排除今年就步入的風險……
而在如今的經濟低迷、通脹居高不下、眾多企業運營表現不佳的情況下,美國企業員工是否還會面臨大規模裁員,被裁的人員該何去何從,或許又會引發一波擔憂。
上下滑動查看參考資料:
利率上升致房屋銷售大幅下滑,美國房地產行業面臨大規模裁員_界面新聞 · 快訊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8190594.html
馬斯克被曝收購推特后將裁員75%,推特否認:沒有裁員計劃_10%公司_澎湃新聞-The Paper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0393434
美國企業裁員風吹向金融業_《參考消息》官方網站
http://www.cankaoxiaoxi.com/finance/20220919/2490784.shtml
美媒:美國多個行業卷入“裁員潮”,最新調查稱半數受訪企業要裁員 - 中國日報網
https://caijing.chinadaily.com.cn/a/202208/24/WS6305da3aa3101c3ee7ae55ab.html
美國科技行業公司5月裁員數大幅增長,他們怎么了?-中新網
https://www.chinanews.com.cn/cj/2022/06-30/9792105.shtml
美媒:英特爾將在11月進行裁員|界面新聞 · 快訊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8243829.html
特斯拉裁員“想裁就裁”遭起訴?馬斯克回應:瑣事不值一提
https://www.yicai.com/news/101451810.html
美國網約車公司Lyft今年底前凍結美國所有招聘活動_界面新聞 · 快訊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8141301.html
亞馬遜營收連續兩季度下滑,首次啟動一年二次大促,應對業績放緩凍結零售業務招聘_界面新聞 · JMedia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8204872.html
Meta宣布將凍結招聘并重組部分團隊_界面新聞 · 快訊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8153970.html
美國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收回工作邀請_澎湃號·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892211
藥劑師短缺,沃爾格林簽約就獎7.5萬美元_沃爾格林_新浪財經_新浪網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c/2022-08-12/doc-imizirav7813774.shtml
年內第五次!美聯儲再加息75個基點,本輪加息何時休?-中新網
https://www.chinanews.com.cn/cj/2022/09-22/9857891.shtml
馬斯克為推特制定“強力瘦身”計劃:裁員75%! https://www.cls.cn/detail/1160912
20220809-粵開證券-粵開證券宏觀研究:美國“強就業”與“淺衰退”的背離
什么信號?美國芯片巨頭突然大裁員!傳奇投資大佬警告… _ 每經網
https://www.nbd.com.cn/articles/2022-10-13/2497216.html
飆升至60%!美國經濟明年衰退幾率大增|經濟學家_新浪財經_新浪網 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usstock/c/2022-10-14/doc-imqmmthc0923347.shtml
中信:不容忽視的美國經濟衰退信號|美債_新浪財經_新浪網 https://finance.sina.com.cn/stock/stockzmt/2022-08-26/doc-imizmscv7781404.shtml
美國這一金融巨頭,大規模裁員!_北晚在線
https://www.takefoto.cn/news/2022/09/13/10157031.shtml
美聯儲將放緩加息?美股全線大漲,這只中概股一夜飆升57%_證券_華夏時報網 https://www.chinatimes.net.cn//article/121752.html
華爾街迎暗淡財報季:六大行利潤齊跌,高盛利潤下跌43%,裁員數百人
https://www.nbd.com.cn/articles/2022-10-19/2503620.html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