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國把臺灣作為對抗大陸的禁臠,抗中的第一線基地。
用臺灣跟大陸對比,作為妖魔化大陸,跟支持臺獨的理由。
“你看! 臺灣就是亞洲西方
美式
自由經濟的榜樣!”
臺灣在科技界的地位,也變成美國每天高喊“保衛臺灣”的借口。
2
但事實上,臺灣在經濟上獲得的成就,根本就不只是自由經濟的結果。
而是早年當政者觀察世界局勢,找出臺灣機會,長期規劃、扶持、干預的結果。
可以說,臺灣就是靠計劃經濟才能奠定經濟基礎,才有長期亮麗的表現。
如果臺灣走了美國忽悠全球的“自由市場”路線,臺灣不會有高科技產業,不會有半導體。
甚至,可能不會有任何像樣的產業。
這,是無法否認的事實。
3
亞當斯密的古典經濟學,主張自由放任,認為市場有一只看不見的手,會自動調整市場,政府無需干涉。
然則亞當斯密的理論,早已經被后來的經濟學發展糾正了。
因為人類歷史證明,沒有所謂完美的市場。
因為資本主義的本質,就有內在的缺陷。
4
但,有沒有一個國家、地區政府完全放任?
沒有。
從來沒有。
每個國家政府,都時時刻刻用法令跟行政力在管理市場、調整市場。
美國政府更時時干涉國內跟國外的市場。
5
隨便一個例子,最近波音陷入財務危機,幾乎要破產。
結果美國參議員葛瑞姆強逼臺灣,花1400億臺幣買波音787。
因為波音是他選區的利益。
這跟市場機制,有哪一點關系?
6
在貿易上,美國長期用301條款,以各種奇葩理由,對貿易對手制造貿易障礙跟成本。
競爭不過了,就來一個301罰款。
這算自由上場?
7
美國競爭不過就以安全為理由,對中國軟件公司的抵制,已經是每天都在發生的事。
更不要說,對華為的全球追殺了。
那是市場經濟?
那叫做輸不起。
8
美國逼迫臺積電去美國設廠,是市場經濟嗎?
當然不是。
事實上,臺積電基于企業自主,只想在臺灣跟大陸設廠。
但臺積電并沒有自由選擇的自由。
最后,只能在政治威逼之下,去美國設廠。
只能被迫上交營業數據給美國商務部。
只能被逼去日本設廠,甚至被迫讓SONY入股。
9
然后國會通過巨額補貼半導體企業在美國設廠。
這是自由經濟嗎?
規定只要拿美國政府補貼就不能去中國設廠。
這些,都是自由經濟嗎?
當然不是。
10
再回頭看,事實上連臺積電的成立,從頭到尾,就不是自由經濟的結果。
臺積電設立于1987年。
臺灣當局經過長期規劃,決定要發展半導體之后,從找技術、找人才、給免稅優惠、找資金、給土地,所有事情都是特事特辦。
都是政府主導、推動、創設。
11
當時臺灣根本沒有多少人知道,半導體是什么東西。
當局找很多企業老板投資,結果大家不是虛以委蛇,就是逃之夭夭,沒有人要投資。
一般企業,也沒有那樣的技術,那樣的資本可以投資半導體。
所以,當局最后,只能用政府資金、國民黨資金,再由政府出面,找飛利浦出錢。
12
臺灣設立科學園區,來培植高科技,包括半導體,都是計劃經濟。
是政府決定,地點選在新竹。
因為新竹有臺灣清大跟交大,還有政府設立的工業技術研究院,可以源源不絕供應理工人才。
臺積電根本是政府生出來的,跟市場經濟,沒有半毛錢關系。
另一家半導體聯電,更是如此。
13
臺灣要發展半導體,更是蔣經國跟他的財經幕僚,在長期經濟計劃下所推動的。
半導體之前,先發展了電子業。
之前,推動煉鋼廠、石化、塑膠,蓋了高速公路。
之前,是推動紡織業。
政府又蓋了加工出口區,用政策鼓勵出口。
然后才是建立科學園區,用各種政策鼓勵科技產業。
14
就連農業,也是長期由官方政策推動,扶持農業。
從土地、技術、病蟲害、農業人才、補貼哪一樣不是政府介入?
可以說臺灣這70幾年的發展史,就是計劃經濟跟自由經濟的結合。
15
現在臺灣想搞的,是生技跟綠能。
能不能做起來,是一回事。
但是政策、資源、法令、補貼,都向計劃的產業傾斜。
16
事實上,美國、歐洲、日本,其實,就是各個國家跟地區,都有各種跟臺灣類似的機制,用政策扶持、培養各種尖端跟戰略產業。
包括對文化的扶持,跟對教育的扶持。
只是有的成功,有的失敗。
17
但美國是這樣的。
時時刻刻扶持自己企業,認為天經地義。
扶持的手段,更可以到駭人聽聞的地步。
但他卻老是要求別人,不準扶持自己的產業。
他要進攻、占領別人的市場的時候。
就會來忽悠人,說全球化跟市場完全開放,政府不得介入,是宇宙真理。
你信他,就完了。
18
歷史非常諷刺。
有時候歷史又很悲催,只能任憑有心人惡意扭曲變造。
如今,完全的自由市場,只存在烏托邦。
所以,美國自己就不是。
臺灣如果走完全自由化市場經濟,早就成為拉丁美洲。
變成跨國企業壟斷、徹底控制的悲慘境地。
19
計劃經濟跟市場經濟的混合機制,才是真實的世界。
這一點,美國不想告訴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