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發布的8月整體企業活動狀況數據顯示,該指數大跌逾42點至負31.3,降幅僅次于2020年4月,創下了2001年以來第二大跌幅。讀數低于零表明萎縮,且數據遠低于調查中最悲觀的預測。
企業活動狀況不佳,從訂單和出貨指數也能看出,紐約聯儲銀行的訂單指數從6.2跌至-29.6,出貨指標則從25.3降至-24.1。兩項數字以及整體企業狀況指標均降至2020年5月以來最弱水平。
要知道,2020年4、5月份,可是美國,紐約州新冠疫情嚴重的時候。現在出現了惡劣程度僅次于當時的整體企業活動狀況數據、訂單和出貨指數,可見需求大幅下滑了。
不僅如此,歐盟統計局8月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6月歐元區零售銷售同比下降3.7%,這是2021年2月以來最大的降幅。
需求銳減,使得零售商不得不調低預期。美國知名零售公司科爾百貨削減了二季度業績展望,原因是消費疲軟,就連沃爾瑪也削減了盈利預期值。
需求端萎縮,傳遞到供給端,會減少供給。2022年6月份全球制造業PMI為52.3%,較上月下降1.2個百分點,沒有延續上月的上升趨勢,且創出年內新低,其中亞洲制造業PMI較上月微幅上升,歐洲、美洲和非洲制造業PMI較上月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降幅均在2個百分點左右。
海外需求萎縮,對中國出口可不是個好消息。
以電視行業為例,上半年全球電視出貨量達9272萬臺,同比減少5.8%。三星、LG、小米、TCL、海信五大品牌中,只有海信是上半年唯一在增長的品牌。
當然,電視銷量下滑有被智能手機、PC等消費電子產品取代的原因。但是從今年第二季度開始,就連智能手機,PC等消費電子產品在全球范圍內的需求也出現了下滑。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減少9%,全球PC出貨量更是創九年來最大降幅,同比下降12.6%。
顯然不僅僅是電視不吃香了,而是消費電子產品的需求都減弱了。
消費電子產品需求減弱,傳遞到上游,就是各種零部件需求降低。比如面板用芯片、通信用芯片、模擬芯片等去年還被熱炒的芯片,今年價格降幅都不小。其中,大部分近兩月內跌價超過20%,部分芯片降價超80%。
去年還喊缺芯,今年一部分芯片價格就降下來了。
還有其他手機零部件受到了影響。比如做手機攝像模塊的舜宇光學,今年上半年營收同比減少約14.4%,凈利潤同比減少約49.5%。
需求下滑導致的出口下降甚至反映到了疫情以來高企的航運價格上。自2022年5月20日開始,中國/東亞到北美西海岸的航運價格就從13698美元/FEU一路下跌至6632美元/FEU,跌了一半了。雖然比疫情前價格還高,但比疫情爆發后的最高價已經低了不少。
當然,目前是淡季,等到9月以后出貨旺季來臨,可能需求還會上升,運價還會漲回去。最好感恩節和圣誕節的時候,海外需求真的能恢復一些,畢竟出口對于中國經濟還是很重要的。
但也有可能,需求恢復不了太多了,全球范圍內衰退要到來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