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堤,潰于蟻穴
作者:吳 (20220717)
7月13日,人行金融穩定局孫天琦局長在國新發布會上講,中國金融風險“收斂”,總體可控,99%的銀行業資產在安全邊界內。
據報道,2021年四季度央行評級結果表明,參評的4398家銀行業機構中,在安全邊際內的1-7級金融機構有4082家,機構數量占銀行業參評機構的93%,資產規模占銀行業參評機構的99%。8-10級的高風險機構共316家,其中包括那幾家村鎮銀行。
我談一點我對孫司長這段講話的感受。
第一,這是我第一次聽到人行還有穩定局這么個部門。但我認為,金融穩定是個涉及金融系統的各個方面的復雜任務,絕對不是這個局能夠完成的。這個名叫金融穩定局的機關部門,只能是個參謀部門,這樣的部門只能收集分析情況,作出初步判斷,并不能確保金融穩定。
第二,中國金融,顯然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帶有主權和政權性質的國有金融、銀行體系及其從事的業務,涉及的經濟面;二是外資金融、及依附于外國資本的買辦金融體系。我認為沒有第三個部分。原本,中國是沒有外資、買辦金融的,現在有了,這是國有金融向其出讓自己主權和政權的結果,這就為中國金融危機埋下了伏筆。
第三,金融風險,并不是自然而然發生的“事故”,而是國際壟斷資本和國買辦資本相互勾結,利用其制定的金融政策和體系的漏洞,刻意制造出來的。比如,1997年東南南亞金融危機,拉丁美洲的多次金融危機等等。今年2月25日,俄羅斯發動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美西方對俄羅斯進行了無微不至的“制裁”,主要的經濟制裁有四:把俄羅斯踢出SWIFT體系,西方資本完全撤出俄羅斯市場,沒收俄羅斯海外資產,賴掉俄持有的美國國債。如此制裁,那當然是想在俄羅斯制造一場金融危機。實際上,中國主流思想、學術、媒體界,也立即宣揚美西方如此制裁對俄羅斯產生的預期效果:就是金融危機。但俄羅斯一紙盧布結算令,就完全打破了美西方的各種制裁,而且把老歐洲打得欲哭無淚。現在,老歐洲好像在向俄羅斯求饒。中國主流經濟學界、媒體界、專家學者對俄羅斯的幸災樂禍式的評價,被打臉了。
我只是想強調,所謂金融風險到金融危機,是人為的,是刻意制造的。我希望孫局長知道這一點。所以,預見金融危機,和天氣預報不一樣。重大區別在于,我們并不能準確地知道國際壟斷資本和與之勾結的國內買辦資本何時制造這樣的危機。對金融機構的所謂安全評級,我認為是很無聊的舉動。
怎樣制造一場金融風暴呢?
一個關鍵的前提條件,就是這個國家的金融必須是開放的,不能強調貨幣的主權和政權屬性,不能拒絕外資從事投資、在伐、支付、結算、保險等業務,不能限制外資的投資,不能禁止貨幣自由流入和流出這個國家,這個國家不能操控匯率。這樣才能精準地制造一場金融危機。
如果中國的銀行、證券等金融機構完全是國有的,公有制經濟強大,人民幣發行權完全掌握在中國政府手中,中國市場上沒有外資金融機構,那么,想在中國制造金融危機,絕對不可能。
第四,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釜底抽薪的做法,是貨幣發行權必須政權化,必須由純國有金融機構控制貨幣流通,投資、存貸、支付、結算、保險、再保險等金融業務,不能讓外資、私有資本染指,必須嚴禁人民幣投機。
制造金融危機的辦法:開放金融、開放市場,出讓人民幣發行權和人民幣流通控制權,取消在華外資金融機構的業務范圍限制,投資額度限制,持股比例限制,并同時限制政權銀行對國有和民族經濟的支持。
第五,當初搞金融創新,發展P二P,不旋踵暴暴暴,請問,當初那么起勁搞創新時,沒有預料到后面的暴暴暴嗎?如果沒有預料到而搞創新,那叫愚蠢;如果預料到了還搞創新,那叫險惡。
第六,互聯網金融是金融創新,房地產金融是金融創新,讓橋水、瑞銀、黑石、摩根大通、運通等外資大鱷到中國業開展業務,支付寶等,也當然是創新。大大小小的創新政策推出時,可曾預料過后來的暴暴暴?
恕我直言,我認為我們的所有金融創新政策,都是為制造暴暴暴準備條件。
第七,孫司長的這個講話,是給廣大人民群眾聽的。我作為一個升斗小民,我感覺幸運,幸虧我的錢沒有存在村鎮銀行。但其他高風險銀行是誰?我會不會碰上?既然這300多家機構風險如此之高,為什么不停止它們營業?為什么還讓它為害人間?
第八,人行關于金融機構安全評級的理論指導是什么?標準是什么?如何開展這種評級?這種評級科學嗎?可靠嗎?恕我直言:我根本不相信這種評級。
第九,銀行、金融體系,是個系統。“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孫司長說中國金融機構金融資產99%都在安全邊界內,只有1%不在安全邊界內。我理解,一千里的長堤,99%的地方都是緊固的,只有1%的地方不緊固,隨時可能潰壩——能據此認為這個長堤是安全的嗎?
第十,房地產業,據消息,已經有300多家樓盤被業主“停供”了。怎么解決?有兩種辦法:一種是銀行、政府、房地產三家聯合壓制業主,迫使他們繼續支付房貸,繼續維持房地產這個超級大騙局。這是銀行、政府的條件反射式的解決辦法。不過,現在,這個辦法不行了。
另一種思路,徹底消滅房地產這個行業,讓有關銀行及其資本破產歸零,重建公有制體系 ,解決居民的住房問題。后一種辦法才是治本之法。
第十一,孫司長說中國金融資產99%都安全的,不會發生系統風險。是不是說,現在發生的金融問題,人行完全可以解決?那么好吧,就先把前兩個的P二P,還有恒大暴雷,解決了吧。
第十二,既然金融穩定司知道那幾家村鎮銀行不安全,為什么不早說?為什么非要等儲戶血本無歸了再說。另外,還有300多家銀行也在安全邊界外,為什么不公布這些銀行的名稱?難道非要等其和村鎮銀行一樣暴暴暴了再說嗎?這不是包庇嗎,這不是幫兇嗎?
我只是不理解,所以,才請教。我希望受到批評。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