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金融危機的事情,最近實在沒體力寫,過幾天再說吧。
短文,為了版權打開原創。
**********************************************
過去的電影院經常失火。
一旦發生火災,所有觀眾涌向出口。
踩踏而死的人,可能比燒死的還多。
這是第一。
歷史上,英格蘭銀行一度被《皮爾條例》限制發鈔權。
結果英格蘭銀行也差點被擠兌。
只要允許銀行放貸,創造信用貨幣,那么儲戶存款必然多于準備金。
所以,金融危機期間,一旦恐慌心理形成,理論上沒有一家銀行是經得起擠兌的。
這是第二。
現代央行有一個功能,最終貸款人。
為危機中的金融機構提供現金,避免它們被擠兌。
央行的這個作用,相當于在出現火災電影院之中,開辟了大量緊急臨時出口。
減少了大批因踩踏導致的傷亡。
這是第三。
央行提供貸款支援,不是沒有代價的。
代價就是為一部分本來已經無法追回的損失提供的臨時救急資金,最終無法收回,會變為增發貨幣。
實際上,央行的救市是用通貨膨脹置換金融危機。
這是第四。
如果出現通貨膨脹,還是央行的麻煩。
所以,央行盡量不愿意使用這項功能。
這是第五。
如果某地已經出現火光和煙霧。
本來觀眾們還有有序撤退的可能。
但是,由于處置不當、不及時,卻可能一步步加劇恐慌。
這是第六。
如果能及時安撫觀眾的情緒,那么踩踏就不會發生。
如果不能,那就會發生一連串的踩踏。
不但會發生踩踏,火星也會隨著觀眾逃命四濺。
這是第七。
遇到這種情況,安撫情緒,挽救信心,越快越好,趁還來得及。
不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別人。
如果能保護觀眾的基本利益,就不會引起鏈鎖反應。
否則,即使本地暫時沒有發生重大事件,也會給其他地區制造巨大的麻煩。
懂的都懂。
這是第八。
那時想不跑的人,也不得不跑。
如果他們不跑,其他人就會從他們身上踩過去。
其他中小金融機構都會面臨一場嚴酷的考驗。
這是第九。
《喬家大院》之中,喬家票號曾經遭到擠兌。
那時沒有央行承擔最終貸款人的職責,怎么辦?
喬家想方設法保證兌付,穩定了人心。
許多要提現的客戶主動放棄了提現。
票號順利地度過了危機。
如果喬家當時采取其他方式,比如比較激烈的方式。
那么,不但不能挺過擠兌潮,還會引發其他惡性事件。
甚至可能給整個票號行業帶來一場擠兌風暴。
這是第十。
找其他票號同業拆兌也好,找藩臺搞財政擔保也好,背后操作怎么艱難,怎么打碎了牙也有往肚子里吞。
表面上都要風平浪靜,都要講信譽,千萬不能引起恐慌。
胳膊折在袖子里,還要彬彬有禮,請安作揖,迎來送往。
自始至終,面帶微笑,穩若泰山。
這是第十一。
遇到擠兌,有些手段,千萬別濫用,于事無補。
用了,就會露怯,加速信心的崩潰。
還會給兄弟票號增加風險。
以后徹底社死。
這是第十二。
電視劇《喬家大院》觀后感,沒有別的意思。
只是希望能夠妥善處理類似事情。
多余的話不說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