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報道房地產救市的城市已經60多個。救市最大的行動是取消限購限貸,也就是鼓勵炒房救市了。
為什么救市?
房地產不行了唄。
有媒體報道,救市還是有效果的,3月份一線城市樓房銷售同比雖然還是下降,但環比還是增長了。就是今年3月和去年3月比是下降的,但3月與2月比還是增長的。
但是,救市的二線城市鄭州和哈爾濱就沒看到增長。三四線城市同比環比都下降。同比下降77%,真的很嚇人。
房地產一夜入嚴冬。
最近深圳也救市了。先是傳言“深圳二手房參考價將上調3%—5%”,媒體重磅報道一天就刪除了。
不過這條消息就是真實的。
3月31日,深圳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2022年深圳第一批集中供地出讓公告。本次拍地共有8宗居住用地掛牌出讓,起始總價約168億元,總建筑面積約107.06萬平方米,將于4月29日集中拍賣。
本批次拍地交易延續了深圳2021年居住用地集中出讓規則,限地價、限房價、強調“房地聯動”。除龍崗區寶龍街道G02310-0001宗地外,其余7宗用地均采用“三限雙競+搖號”的方式出讓,最高溢價率仍控制在15%以內,通過明確普通商品住房的銷售限價強化“房地聯動”,引導市場預期。
值得注意的是,和2021年的集中供地規則相比,本批次供地計劃中,寶安、光明和龍華的4宗地的銷售限價有所上調,上調幅度在5%-10%不等。
根據出讓公告,2022年深圳第一批集中供地中的寶安尖崗山片區居住用地A012-0112,建成后普通商品住房銷售限價(均價)為87494元/平方米(不含室內裝修價格)。
與此前相比,今年的限價幅度給予開發商更多盈利空間。
也就是說,這一次深圳是救開發商,而不是救土地財政。因為深圳市財政不差錢。
確實,深圳市的政府債務不過15%,而相鄰的廣州就是200%。深圳市財政對土地財政的依賴度很多年是8%,這兩年有所提高到11%。而全國城市的土地財政依賴度大多在70%。也就是說除了賣地就沒有多少錢了。因此各地政府要拼命的救市,實際上就是要繼續賣地搞土地財政。
也就是說,深圳根本就用不著救市。但是,深圳要救開發商。恒大欠下2萬億債務,萬科去年凈利潤下滑45%,寶能也債務爆雷老板被 限制消費。因此,深圳要救開發商。
以前,萬科等這些大開發商是看不起深圳的,20年前深圳開發中心區,給土地讓萬科開發,萬科卻把土地退回來了。他們認為深圳那么個小地方,不可能搞起個中心區,因此把精力都放在國內的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就是那個時候,有人寫了一篇文章《深圳被誰拋棄?》??墒墙┠觑L頭轉了,這些開發商發現內地賺錢越來越困難,反倒留在深圳的那些潮汕的小開發商通過支持深圳中心區的開發發展做大賺了錢。深圳中心區沒有萬科等大開發商的一個項目,而有的潮汕開發商就有十幾個項目。因此,萬科回來了,恒大總部也從廣州遷到深圳,目的就是一個,來深圳搶項目撈錢。因為,深圳的房價最高,深圳的房地產賺錢。
去年以來,百強開發商銷售下降,今年延續下降勢頭,1月份環比下降4成,2月份環比下降2成。
深圳的房地產也出現了問題。深圳市官方平臺數據顯示,2022年3月,深圳全市二手商品住宅僅成交1117套,成交面積為10.33萬平方米,同比大跌約82%,同比跌幅創新高。
深圳房價也下降,有統計前海下降15%,有的筍盤下降30%。
有報道稱,惠州和東莞銷售大。原因是深圳走過40年,第一批深圳人已經退休,他們高位套現去周邊買房。他們已經不天天上班,而周邊惠州東莞的房價就低了很多,只有深圳房價的8分之1,地鐵、高鐵等交通建立起來了,環境還比較差,但去深圳非常方便。很多人就賣掉深圳的房子去周邊住大房子。
但高位接盤的人就沒有以前多了。有能力買房的人都買房了,太多需要的人就買不起房。深圳是剛需最多的城市,深圳只有一個縣的面積,還三分之二是山,有1800多萬人,人口密度差不多是內地一個縣的40多倍,房價能不高嗎?
但現在深圳房價和銷售下降,賣不動了,這說明中國的房地產真的不行了。深圳房地產不行了無所謂,也不用救市。但其他城市的房地產不行就塌天了。沒有了土地財政,有些城市真的過不下去。
從深圳的情況看,各地救市也難以成功,救不起的。
中國經濟和社會這坎,一定能過得去,但就非常困難。有些城市有些人會很痛。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