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融創摘牌和陽光城債務違約爆雷,今天萬科道歉。
萬科凈利潤下滑45%!
“昨天晚上我特別忐忑不安,就像一個學生沒考好試要拿成績單給父母看一樣。我完全能夠理解股東各種各樣的情緒,不滿也好,失望也好,困惑也好,關切也好,我感同身受。”
3月31日,萬科召開2021年度業績發布會,今年的主題是反思、繪藍圖。
跟年報開頭一樣,董事會主席郁亮在業績會開場仍然先對業績不好、凈利潤下滑進行檢討,并向52萬名股東表示誠摯歉意。
2021年萬科實現營業收入4528億元,同比增長8.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5.2億元,同比下降45.7%。這是萬科繼1995年、2008年后出現的上市31年以來第三次凈利潤下滑。
凈利潤225.2億元已經夠高了,但是股東的索求更高,因此郁亮必須道歉。因為股東買萬科股票時是花了大價錢的。
為什么凈利潤下滑45%?營業收入并沒有減少,還增長8%。萬科的解釋是成本上升了。其實,萬科和業界都在隱瞞一個真相,房價下降了。即使你的營業額增長了,但利潤就下降了。下降45%,有點懸乎。
聯想起深圳住建局剛剛刪除的“深圳二手房參考價將上調3%—5%”,也是要保房價。
而各地救市之前最早的的措施是“限跌令”。可見房價的下跌是真實的,但是房價下跌了多少,有關部門卻不公布。
相信,這個數據一公布,房價下跌會更嚴重。
因此,三月份的樓市銷售數據出來了,只公布銷售面積一二線城市環比有提升,但卻不公布銷售金額和銷售價格。因為由于房價下降,銷售面積雖有提升,但銷售金額可能也是下降的。
這是房地產非常難堪的現狀。隱瞞房價下降就是“救市”措施之一。
不能讓老百姓知道真相。不敢講房價下跌,但也不敢說房價要大漲了。
萬科利潤下滑還說明了房地產行業的陷落。盡管有報道稱,橫向對比看,萬科同段位的競爭對手們——碧桂園、龍湖、華潤置地或保持了凈利潤增長,或守住了銷售龍頭地位。但恒大、融創、陽光城等一系列開發商的債務爆雷,說明有利潤賺錢的微乎其微。包括萬科,如果把債務等也算進來,是不是資不抵債都很難講。
這就有想到了一個問題,今年救市的城市已經有60多個,但就沒看到有開發商站出來救市。
這是為什么?
因為恒大認為倒了就倒了,反正我錢已經賺夠了,也已經轉走了。我倒了,一攤爛賬政府得兜著。
但各地政府不行啊。我本來就負債累累,哪里有錢給你兜底擦屁股?你開發商關門不干了,我政府咋辦啊?我的地賣給誰?沒人買地了,土地財政沒了,那么多公務員的工資怎么發?
因此,政府救市,就是承諾開發商能賺到錢,蓋了房子還是能賣的。你買地沒錢,先欠著,分期付款。以前是銀行給貸款,或者城投公司擔保或貸款買地。現在銀行不敢了,因為被 坑慘了,貸款都變成了沒有希望的債務。銀行不給開發商和城投公司貸款了,信貸就塌方了,銀行的錢貸不出去了。
這就是一個連環套、連環坑,互相騙、互相坑。
因此,輕輕的問一句:開發商紛紛陷落,這60個城市還能救得起樓市?
懸。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