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想必大家也看到了,美聯儲的官員乃至于各式各樣的“金融機構”不斷的出來渲染,有的說加息四次,有的說加息七次,有的說加息九次,今天高盛出來放了個大炮:料至2024年底美聯儲加息十次。
截止到現在加息幾次?
一次都沒有。
既然如此,為何又頻繁放炮?很多人一直在說美國通貨膨脹高,如果是放水導致的通貨膨脹高,你加息收水就是了,去年就可以的,為什么不收?
必然有另外的原因。
先說美國國債,已經出售的國債,其“票面利率”是不變的,美國國債收益率的高低和已經出售過的國債一毛錢關系都沒有。比如說10年期國債,面值100發售,每年支持一次利息,那么持有人會每年收到2元,這就意味著名義收益率為2%。
這種收益率是在發售的時候就確定的。
還有一個是“到期收益率”。這個收益率才是波動的。
國債是可以進行買賣的,還沒有到期的國債人們可能因為各種原因拿到市場上去賣,但是這個沒有到期的國債到底如何定價呢?
要考慮當前債券價格持有到期后財政部返還所有本息的價差和距離到期的剩余年份來計算。
那么我們確定,美國十年期國債屬于無風險收益率,這會帶給市場什么?
很簡單:當市場認為目前持有的資產泡沫已經很大了,有下跌的風險,他們就會轉向去購買風險更低或者無風險的資產用于避險,比如說十年期國債。
當泡沫很大,人人紛紛拋售泡沫資產,比如說股票,轉而去購買十年期國債,那么購買的人多了,需求增大了,十年期國債的價格就上升了,同時,由于購買的人多,所以十年期國債的收益率是下降的。
而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是估值的錨,如果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下降,會帶動借貸的成本下降,而借貸成本下降又會刺激企業借貸。
企業借貸后,企業開始擴張,企業擴張開始生產,招人,人們紛紛涌入就業市場,人們有了錢開始消費,進一步推動了經濟,導致經濟繁榮。
經濟繁榮導致企業的盈利變好,上市公司的財報出來后,投資者發現這些企業經營的不錯,于是賣出手里的十年期國債,轉而購買企業的股票,來獲取更高的回報。
當大家紛紛賣出十年期國債的時候,人們對于十年期國債的需求就下降了,于是十年期國債價格下跌,收益率上升。
如上面所說,十年期國債是估值的錨,由于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升,導致借貸的成本上升,企業再進行借貸成本就高了, 企業就喪失了擴張的欲望,企業不擴張了, 就會停止繼續招人,人們的消費欲望下降,這樣可以抑制通貨膨脹。
這樣就完成了一輪的周期,可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升或者下降是非常重要的。
從上述我們可以看到:
當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下降,使得企業借貸成本降低,利好企業擴張。
反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下降,使得企業借貸成本增加,對企業產生壓力,同時出清過度借貸的企業,防止經濟過熱。
同時,十年期國債是通脹的先行指標,如果上升,則代表經濟有通脹跡象,如果下降,則代表有通縮的跡象。
那么問題來了,現在的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到底是上升還是下降?
如圖,一路上升,我們已經知道去年美國通脹為7.5%,而現在十年期美債收益率比過去還要高,這說明未來美國通脹還要加劇。
如果按照這個推斷:那美聯儲加息是勢在必行了!
等等……注意了:如果情況這么簡單,美聯儲早就加息了。
上面所說的只是“理論上”的,而實際上則有一大堆的因素干擾,舉幾個例子:
記得當年美聯儲的無限量化寬松么?美聯儲的無限量化寬松買了大量的資產,其中就包括美國國債,美聯儲實際上買了不少美國國債。
美聯儲購買美國國債主要原因在于壓低十年期國債的收益率,壓低收益率可以降低企業借貸成本,有利于經濟復蘇,但是這種方式直接打亂了美債收益率。
由于美國是一個“去制造業”的國家,企業以很低的成本拿到貸款后,他們會怎么辦?會開公司開工廠嗎?不會,他們會拿著這些貸款沖入股票市場,于是各位看到了此后美股轟轟烈烈的上行。
資金沒有進入實體經濟。
如果這時候美聯儲突然加息,會導致什么?股票下跌到還是小事,之前美聯儲放出去的水本來就沒有滋潤到實體經濟,現在收水,肯定會影響到實體經濟。
當影響到實體經濟后,部分的實體的企業就會被市場出清。
那么原本“壓制經濟過熱”反而變成了打壓經濟,也就是說經濟從來沒有“過熱”,所謂的“過熱”只是一個虛像。
如果真像某些金融機構所說,加九次息,即便是一次25個基點,九次為225個基點,如果美債二級市場價格不變,美債收益率會漲到4.15%左右。
如此高的漲幅相當于上一次美國加息周期的總量,但是當年的加息周期整整花了三年時間,而且沒有疫情,經濟還處于復蘇狀態,現在又是疫情,經濟也不見得好到哪去。
本來提前消費需求造就了虛假的繁榮,當利率極速升高,消費需求會迅速下滑,加息同時有可能造成流動性的枯竭,市場立即會處于極度缺錢的狀態,必然導致大批的企業破產,失業率極速提高。
而這些被出清的企業本身提供對外提供商品和服務,迅速出清的企業,市場都來不及補充,由于供給大幅度減少,會導致通貨膨脹繼續居高不下。
美國經濟會如同斷了線的風箏一樣下跌。
在這種斷了線的風箏之下,美聯儲必然會180度再次反轉政策,屆時你會看到美聯儲上躥下跳,貨幣政策會完全失效,這將會是美國的噩夢。
這就是為什么我不相信美聯儲會如此激進加息。
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等一等,放一放,不要亂動,看看市場能不能過慢慢消化通脹,再找一些人到媒體上嚷嚷加息,搞“預期管理”。
可是去年鮑威爾就一直說通脹是短暫的,消耗了人們對于美聯儲的信任。
留給美聯儲的時間,不多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