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我國的經濟發展前景
——兼評《2022年大勢 中國經濟》
迎 春
當前對于我國經濟發展的前景,大體上有三種觀點:一種是“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一種是“中國經濟的長期趨勢,維穩已成大勢”;另一種是“面臨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
第一種觀點認為:“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持這種觀點的人自己就存在著內在矛盾。他們也承認:“外部環境更加復雜嚴峻和不確定,國內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前進道路上面臨許多風險和挑戰。”(引自《國民經濟量增質升 ‘十四五’實現良好開局》)既然“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怎么“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呢?這自相矛盾!
我國經濟發展的事實證明,所謂的“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不符合事實。從2008年爆發世界經濟危機以來,盡管我國政府采取投資四萬億大搞基礎設施建設,并且濫發紙幣、債務激增等等,但是,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依然不斷下滑,由2008年以前的兩位數增長,下滑到2012年的增長7.9、2019年的6,2020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僅增長2.3。說“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與十幾年來經濟發展的事實不符。可見,說“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不僅自相矛盾,也不符合事實。
第二種觀點是:以劉金華寫的《2022年大勢 中國經濟》(以下簡稱《文章》)一文為代表,說“中國經濟的長期趨勢,維穩已成大勢”。《文章》一方面運用馬克思經濟學的理論分析:說“資本家決不愿意自行消滅資本,讓勞動者獲得他們的勞動創造,必然要把勞動者的生活消費力維持在生產他們的勞動力內。因而決定了勞動者的生活消費,決定了利潤不可能通過生活消費完全實現。”“指出‘中國如果不進行改革,按照市場經濟這條路走下去,困難才剛剛開始。’”等等,但另一方面又說:“現在許多人都在關注7.5 %的增長率。我說,5 %的GDP增長率又如何?”“2013年12月19日發表《以后要準備過緊日子》,2014年的《關鍵是道路問題》再提GDP增長5 %,認為‘如能以此換來經濟發展道路的轉變,那就太好了!’”還說:“我建議,應當充分利用、挖掘農業中的自然資源,把扶貧與建立生態產業結合起來,把‘南水北調’西線工程提上議事日程,引西藏、四川富裕的水,入青海、新疆、甘肅、寧夏,把西北的荒漠變為‘塞北江南’。是一個改天換地的偉大過程。實施中,若干萬億的投入,可增加就業和發展基建工業,穩生產;建成后,中國將大規模增加綠地;改善氣候,能耕種,宜人居的國土,未來的產出無算,是造福千秋萬代的‘大基建’,真的‘穩中求進’。”
《文章》說: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的依據是什么?這個“大基建”又由誰搞?
《文章》正確指出:“中國市場經濟有中國的特色,但是,既然是市場經濟,它就不可能不會有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共同點。這個共同點是什么呢,就是生產的私有性和和逐利生產的不完全性。這個共同點決定了,它必然與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一樣,發展到一定階段,要掉頭下行。什么是“新常態”?這就是。”“---貨幣資本越來越游離于生產之外,它們不再生產剩余價值,而是轉為通過投機占有產業資本獲得的剩余價值,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經濟增率必然下行。”還說:“----資本主義就開始衰亡之路。”等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理論。怎么又會變成了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的穩定增長呢?
資本主義世界自1825年爆發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以來,幾乎每隔十年左右就爆發一次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盡管危機的形式發生了變化,但是,仍然周期性地爆發經濟危機。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產黨宣言》中就指出:“幾十年來的工業和商業的歷史,只不過是現代生產力反抗現代生產關系的歷史,反抗作為資產階級及其統治的存在條件的所有制關系的歷史。要證明這一點,只要指出在周期性的循環中愈來愈危及整個資產階級社會生存的商業危機就夠了。”(《馬恩選集》第一卷 第256頁)連美國的著名經濟學家薩謬爾森等也承認:“美國經濟在我們的整個現代史上一直受著經濟周期的折磨。”(《經濟學》第12版 第313頁)既然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共同點,為什么我國的經濟就不會發展成為經濟危機,而能夠保持5%的穩定增長呢?這種“穩定增長的大勢”是由什么決定的呢?
《文章》說:“我建議對‘大基建’賦予新定義------把‘南水北調’西線工程提上議事日程,引西藏、四川富裕的水,入青海、新疆、甘肅、寧夏,把西北的荒漠變為‘塞北江南’。是一個改天換地的偉大過程。實施中,若干萬億的投入,------”這里作者忘記了我國生產的物質財富大部分都歸國內外資本家占有,國內外的資本家們是賺得“盆滿缽滿”,一些資本家還名列世界500強富豪榜,而國家、群眾剩下的是累累債務,不僅群眾負債,地方政府負債,連中央政府也是累累債務,哪里來的“若干萬億”的投入?怎么可能進行“大基建”?2008年以后,我國政府投資四萬億大搞基礎設施建設,結果不僅沒有制止經濟下滑的趨勢,而且搞得債務日益沉重,面臨著債務危機的爆發,現在還要沿著資本主義的老路繼續爬行?2008年爆發的世界性經濟危機,就是前車之鑒。
《文章》作者前一部分講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可是,講到經濟發展趨勢時,就拋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大講“穩定”,大講搞“大基建”等,把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拋到腦后。《文章》應該繼續堅持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指出:沿著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老路走下去,不僅一定會爆發經濟危機,而且必將喪失共產黨的政權!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