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勞工部2月10日公布數據顯示,1月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環比上漲0.6%,同比上漲7.5%,這是自1982年2月以來最大同比漲幅。
美國勞工部的數據顯示,過去12個月,美國的食品價格上漲7%,能源價格上漲27%,燃油價格上漲46.5%,電力價格上漲10.7%,新車價格上漲12.2%,二手車價格上漲40.5%。
數據公布后的幾個小時內,交易員紛紛押注原先認為不太可能的3月會議升息50個基點。圣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總裁布拉德上周還表示,沒有必要以升息50bp來開啟緊縮周期,周四卻改口說自己想法已變。兩年期美債收益率創下2009年6月5日以來最大漲幅。
還有一個更詭異的新聞:有外媒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提問稱,中方并沒有完成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的采購目標,拜登政府正在考慮展開新的貿易調查,可能加征關稅。
這是之前美國的通脹,可以明顯看出來是有逐步增加的趨勢。
美聯儲也是個不爭氣的。
通貨膨脹7.5%確實都超過我的預期,我預期本來是7.1%或者7.2%左右的,結果一口氣干到7.5%,這里面最離譜的是車價,如果你年前買的車,現在二手賣,不但一分錢不虧,還能賺錢。
由于車價極速飆升,導致官方指導價完全失控了,幾乎沒有經銷商按照官方指導價賣車,在美國買車目前已經比中國還貴一些。
另外房價和房租也漲了不少,目前美國人的薪水漲幅無法覆蓋物價漲幅,民怨很大。
德國之聲前段時間掩耳盜鈴,弄了這么一張圖
2021年的通脹比較,這么一看,美國7%,歐洲5%,哈薩克斯坦高達8.4%,土耳其甚至高達36%,這么一看,美國和歐洲的通脹是不是就“不那么高了啊”
加息
根據CME FedWatch等其他指標顯示,3月加息50個基點的概率為95%。
如果今年激烈加息,會有什么后果?
先說當年的幾次加息的后果
94年加息
1994年,在上一輪降息的刺激下,美國GDP突飛猛進,失業率也下降到6%以下,通脹達到5.39%,美聯儲宣布,自1994年2月4日把聯邦基金目標利率提高25個基點,之后又連續以單次25,50,75不等的幅度繼續提高聯邦基金目標利率,一路提高到了6%,歷時一年,加息七次,累計加息幅度3個百分點。
這次加息首當其沖的就是墨西哥,1994年12月19日,墨西哥政府突然對外宣布比索貶值15%,外國投資者瘋狂拋售比索搶購美元,三天內,墨西哥比索對美元匯率暴跌42.17%。
由于墨西哥對外匯管制不嚴格,墨西哥吸收的外資有70%左右是投機性短期證券,比索貶值后,大量資金撤出,外匯儲備兩天銳減近40億美元。
本來美聯儲長達一年的加息周期就會導致資本回流到美國,外加上墨西哥比索的大規模貶值,使得實際貶值更嚴重,由于外匯不足,墨西哥干預外匯市場能力下降,反過來又促成更大的壓力。
99年加息
1999年,通貨膨脹僅為2.19%,失業率從1997年下半年一直就保持在5%,到1999年下半年,已經降到了4.3%,有了加息的基礎。
由于互聯網熱潮使得IT行業投資迅速增長,為了避免互聯網泡沫成為美國經濟的潛在風險,美聯儲決定刺破這個泡沫,于1999年6月30日提升聯邦基金目標利率25個基點,開啟了新一輪的聯邦基金目標利率的提升,這輪加息周期一直持續到2000年5月16日,加息6次,累計提高聯邦基金目標利率1.75。
和上一次墨西哥倒霉一樣,這次加息最大的倒霉者是巴西,巴西本身經濟情況就不好,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1998年俄羅斯金融危機都給巴西不小的沖擊,股市和匯市動蕩不安,已經發生了大量的資金外流,從1997年到2000年,巴西外匯儲備從508億美元連續下跌到324億美元,使得巴西抗美元潮汐能力很差。
同時跟著倒霉的還有印尼,97亞洲金融危機讓東南亞國家倒了一片,此后由于美國需求增加,印尼GDP增長率本來有所緩和,但是這次加息讓印尼經濟迅速下滑6.99%,次年跌負增長。
2004年加息
2003年下半年,美國經濟同樣強勁復蘇,需求快速上升導致通貨膨脹上行,當時的通貨膨脹率其實并不算高,到2004年底也不過3.26%,全年僅為2.68%,但是為了壓制潛在上漲的可能,聯儲于2004年中期就開始收緊政策,把聯邦基金目標利率上調25個基點,此后連續加息,一共加息17次,歷時兩點,累計加息4.25個百分點,到加息結束后,聯邦基金目標利率維持在5.25%。
此次加息并沒有引發其他國家的問題,包括新興經濟體在內,例如俄羅斯,巴西的貨幣都在加息后開始走強,盧布三年時間升值12.88%,韓元升值23.26%,連巴西雷亞爾都升值了40.78%,只有土耳其和南非的貨幣貶值。
這次加息并沒有像往常一樣打壓了股市,巴西,韓國,墨西哥的股市在加息周期中分別增長了73.44%,61.89%,78.95%。
結合三次加息周期來看,發展中國家的金融動蕩,很大程度上是發展中國家本身金融已經出了問題,例如匯率制度僵化,盲目開放資本項目,杠桿率高,外債比例高,債務期限結構不合理等等問題,本身已經是搖搖欲墜的狀態,然后美聯儲加息出現了沖擊,導致這些國家貨幣貶值,資本外流,形成了一種非死亡螺旋。
如果這次加息,那么受傷的國家會是誰?
先說土耳其,土耳其里拉匯率已經連續低迷不振,加息如果導致土耳其外資流出,會進一步加大里拉的匯率貶值幅度,這段時間土耳其已經開始了“把床墊下的黃金帶入銀行系統”的工作,即鼓勵家庭把持有的黃金轉化為里拉。
土耳其預估土耳其家庭約有5000噸黃金,相當于2500億美元到3500億美元,如果這部分黃金能支持土耳其央行,滿足外匯需求,將會很大程度上支持里拉。
12月份的時候,土耳其宣布,鼓勵土耳其根據存款保護計劃把外匯儲蓄轉化為里拉,并且補償存款人因為里拉貶值而導致的任何損失。這個計劃也覆蓋到了黃金。
另外土耳其政府還把這個計劃擴展到公司賬戶,且出口商獲取的外匯收入有25%必須兌換為里拉。
這個存款保護計劃為土耳其帶來了230億美元的資金,另外由于旅游業的恢復,預估旅游業收入會恢復到345億美元,由于里拉貶值,導致去土耳其旅游非常有吸引力,很多東歐國家的人也紛紛涌入土耳其。
另外,土耳其還和阿聯酋達成了47億美元的掉期協議,用來提振外匯儲備。
說不定土耳其這次真的能平安度過危機。
國際金融市場有所謂的“脆弱四國”:印尼,巴西,墨西哥和南非,它們的高美元債務水平可能使它們特別容易受到美國利率上升的影響,目前除了南非外,其他國家由于歷史上長期受到美元潮汐的影響,早已經提前做好準備,這類國家反而爆發危機的可能性不大。
有些國家可能出現一些企業債的問題,典型的就是印度,阿達尼從莫迪上臺之前默默無聞的一個商人,到今天亞洲第一首富,其實所憑借的無非就是高杠桿運營,不過印度經濟體量比較大,外加上2019年已經引爆過一輪,印度可能會出現部分企業危機,但是不會引發系統性危機。
阿根廷國內貶值的厲害,也是常見的美元潮汐受害國,這次阿根廷總統訪華,表現的極為謙遜,很有點未雨綢繆的樣子,這次阿根廷被拉入一帶一路,簽了戰略伙伴關系,外加上中國去年累計的外匯儲備比較多,多買買阿根廷牛肉,阿根廷未必不能逃過一劫。
這次影響最大的,可能不是這類傳統的美元潮汐受害者,而是歐盟和英國。
英國脫離歐盟,真的是一個雙輸的局面,無論是英國還是歐盟,其抗風險能力都大大下降。
歐盟最大的問題還是四分五裂的問題,上月接任德國央行行長的約阿希姆•納格爾呼吁歐元區貨幣政策“正常化”,以應對創紀錄的通脹。他還表示,歐盟財政規則應該“更嚴格”,以防止有關各國無視這些規則。
但是如果真的如同德國央行行長所說,那么屆時意大利,希臘之類的國家可能會扛不住第一波攻擊,到時候歐盟救還是不救都是問題。
希臘和意大利目前債務太重,加息后償還利息都成問題。
德國總理和法國總統目前正在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金融問題往往是危機爆發的根本原因,但不是導火索,而其他問題可能才是關鍵,例如說能源價格,政治問題等等,這次馬克龍和朔爾茨如此不聽美國人的話,展現明顯的親俄姿態,已經算是非常罕見的行為,可能還是和國內的經濟壓力有關。
其實最值得關注的是英國,英國這個經濟體,匯集了各種危機爆發的因素,首先是到2022年,英國針對歐盟商品的海關管制新規定生效,這會加劇英國和歐盟之間的貿易摩擦。
另外疫情掩蓋了蘇格蘭問題,一旦疫情出現轉機,蘇格蘭問題必然又會重新浮現在水面。
通脹也是大問題,去年12月CPI同比增長5.4%,而且英國還是純能源進口國,能源價格已大幅上漲,隨著通脹增加,英國社會保障體系已經承受極大的壓力,國政府本月宣布,與通脹掛鉤的福利支出將在4月份增加3.1%,與2021年9月CPI漲幅一致,國家養老金也將上漲3.1%。
不但如此,英國還宣布,從4月份開始,國民保險稅率將上調1.25個百分點,以給醫療和社會服務部門提供資金,英國央行警告稱,預計到4月英國通脹率可能會達到7.25%,2022年平均通脹率也將超過6%。
英國現在和所有的國家的關系都搞得極為糟糕,對華對俄不說了,和歐盟摩擦反而有擴大化趨勢,實際上連拜登都不喜歡英國,而鮑里斯約翰遜本身能力極其有限,又喜歡在政府內部安插一些根本不懂業務的人,而英國金融一向非常開放, 一場完美的風暴正在對英國襲來。
在英國的小伙伴還是要當心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