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玩自貿區這種沒用的把戲了
左大培(2022年1月31日)
特朗普挑起中美貿易戰的時候,自由貿易派為了表明堅持改革開放的決心,急不可耐地要玩出顯示擴大開放姿態的新花樣,哄騙領導推出了一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這個自由貿易試驗區享有不同于國內絕大多數地區的對外開放特殊政策,如設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以開展國際投資貿易、保稅物流、保稅維修等。許多地方政府以為可以借著搞自貿區爭取到特殊優惠政策,一時各地掀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爭著搞自貿區的熱潮。
熱衷于搞自貿區的主要是兩種人,一種是地方政府官員,另一種則是中央機關中的少數新自由主義者,他們一貫熱衷于玩對外開放花樣的新花招。
海南等地的地方政府爭著要搞自貿區,無非是想借此得到對外開放的特殊優惠政策以加快地方的經濟發展,在本地復制深圳的高速發展奇跡。可是歷史的經驗已經證明,這只是一廂情愿的幻想。自貿區這一類的特殊對外開放區,對地方的經濟發展不會有什么積極的促進作用。
現在搞的這些自貿區,與改革開放初搞的那些經濟特區有相同的性質,都是享受了對外特別開放的政策的特殊區域。我們可以把它們都稱為“特殊開放區”。最初搞的特殊開放區是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四個經濟特區,以后還在許多沿海地區搞過“經濟技術開發區”。
當年搞的那些“經濟特區”、“經濟技術開發區”,享受的特別開放的優惠政策不可謂不多,有的甚至還可以進口免關稅。可是四十年的發展歷程已經表明,這樣的特殊開放區,并不能真的加快所在地區的經濟發展。
最初的沿海4個經濟特區享有“特殊政策,靈活措施”。而到2021年12月為止,只有深圳這一個經濟特區獲得了飛速的經濟發展,把原來的荒僻漁村變成了世界級的現代大都市。而其它三個經濟特區在經濟發展上都出奇地差勁,還趕不上本省的其它一些沒有享受到經濟特區優惠政策的地區。
廈門經濟特區經濟上缺乏強勢產業,最近的新冠疫情一來,連旅游業都不行了。廈門經濟特區的經濟總量僅排在福建全省的第三位,落后于私營經濟發達的泉州和省會福州。2020年泉州和福州兩地的GDP都突破1萬億元人民幣大關,而廈門的GDP僅為6384億元。到2021年底,廈門的官員還在談論,打算未來五年對標深圳,學習合肥,在創新和研發方面發力,計劃“十四五”期間把研發經費占的比重從3%提升到3.5%,建設更多國家級創新平臺和研究中心。
珠海和汕頭兩個經濟特區則更差勁。2021年在廣東省的21個地市中,珠海以3481億元的GDP總量排名第六,僅為廣東“龍頭老大”深圳的1/8,汕頭更是僅位列第11位。
而比其它經濟特區晚10年起步的上海浦東新區,GDP在30年里增長210倍,2019年突破1.2萬億元,并推動了上海和長三角地區經濟的崛起。
在最初搞的那四個沿海經濟特區之后搞得那一波“經濟技術開發區”,則更是一塌糊涂。除了大連附近和天津附近的那少數幾個開發區之外,就沒有聽說有幾個經濟技術開發區在經濟上成了什么氣候。許多地方的經濟技術開發區,最后不過是變成了一片新式荒地而已。
這些歷史經驗已經足以說明,過去搞的那些特殊開放區,不管是經濟特區還是經濟技術開發區,都對當地的經濟發展沒有什么積極作用。
當然,也有一些特殊開放區獲得了驚人的高速發展。深圳經濟特區、上海的浦東新區、天津和大連市郊的經濟技術開發區,就是這方面的例子。可是逐一研究就可以發現,這些特殊開放區都位于原有的貿易和工業中心的郊區,其高速的經濟發展靠的是特有的區位優勢下積累起來的經濟技術基礎,而不是特殊開放區所享受的對外特別開放的政策。
上海的浦東新區、天津和大連市郊的經濟技術開發區,原來就分別為上海、天津和大連的城市郊區,而上海、天津和大連原本就分別是當地乃至全國的貿易和工業中心。浦東新區、天津和大連的開發區正是承接了原有的貿易和工業中心進一步擴展后必定要進行的產業轉移;深圳在政治地位上不是香港的郊區,但是它緊鄰著香港,其實享受著與香港差不多一樣的能成為貿易和工業中心的地理區位優勢,這是它能夠取得高速經濟發展的根本。因此,深圳、浦東新區、天津和大連的開發區靠著它們優越的地理區位優勢,就是沒有享受到特殊開放區的對外特別開放的政策,它們也照樣會高速發展起來。而那些沒有得到高速經濟發展的特殊開放區倒從反面證明了,這些得到高速經濟發展的特殊開放區并不是靠特殊開放區的特別開放的政策快速發展的。
這就是歷史的經驗教訓:特殊開放區的對外特別開放的政策,并不能加快地方的經濟發展。有足夠的地理區位優勢的地方,沒有特殊開放區的特別開放的政策也能有特別高速的發展;沒有足夠的地理區位優勢的地方,給了它們特殊開放區特別開放的政策發展速度也上不去。地方政府的官員們應當記取的正是這樣的經驗教訓。要想搞好本地的經濟,就應當扎扎實實地下工夫搞好本地的產業,別盡想著玩自貿區之類的那些沒有用的虛招子。
中央機關中的官員熱衷于搞自貿區的動機就更可疑。搞這些特殊開放區其實對全國來說弊多利少,這種情況下中央機關的官員鼓動搞自貿區,我只能解釋為是少數新自由主義者想搞一些對外開放的新把戲來作姿態。
一個特殊開放區即便很小,它在中國國境之內又對外不設防這一點,也會使它成為中國海關管理上的一個缺口,導致它很容易成為走私進口國外商品的據點。當年搞經濟特區時,就很有一批人動了利用特區的特殊情況進行走私的歪心思。這次搞自貿區,也有一些人立刻要利用海南的免稅商業向大陸上變相走私。這樣的特殊開放區,不過加劇了管理中國經濟的困難。
如果一個特殊開放區相當大,像當年搞海南經濟特區那樣把海南一個省都變成特殊開放區,那么要完全杜絕從特殊開放區向其它地區走私外國商品,就必須把特殊開放區完全置于中國海關的關界之外。這就等于把受中國海關保護的國內企業的產品市場,減小了一大塊,減小的這一塊就是那個特殊開放區。這等于在經濟上向外國割讓中國的國內市場,就像當年割讓香港后把中國海關保護的國內市場減少了相應的一塊一樣。這樣減少受海關保護的國內市場,是對中國經濟發展的明顯損害,其在政治上對中國統一的傷害就更為顯著。香港最近的暴亂就明顯地表明,這種長期放在內地海關關界之外的地區,會對統一的國家產生多么嚴重的離心傾向。據說有人力推海南自貿區,是想讓海南在經濟上變得像香港一樣。要想讓海南的人均收入趕上香港,這幾乎是不可能的。而即便是海南真的能靠搞自貿區在人均收入上趕上了香港,讓它這樣融入中國海關之外的那個“國際社會”,也只會使海南滋生香港式的獨立傾向。這對中國絕對不會是什么好事情。
總之,自貿區這樣的特殊開放區不會帶來多少好處,反而會給整個中國造成更多的損傷。還是少玩一點這種起碼是沒有用的把戲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