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2021年國內生產總值(GDP)1143670億元, 同比增長8.1%,兩年平均增長5.1%;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18.3%,二季度增長7.9%,三季度增長4.9%,四季度增長4.0%。
第三季度同比增幅下滑到4.9%,第四季度更是下滑到4.0%。因為第一季度同比增幅高達18.3%(因為2020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速下降6.8%),所以今年總體增速超過了8%。但是兩年平均下來,年增速只有5.1%。
如果環比增速像現在這樣保持在1%上下,那么穩定下來后的同比增速也將會在4%上下。也就是說,今后中國的經濟增速可能長期維持在4%左右。當然,不排除有經濟政策的改變和隨之而來的經濟增長的改變。
每次統計局數字一公布,就會有一大堆的文章出來,要么是“來之不易”、“保持平穩”、“克服困難”,要么是“滯漲”、“超發”,靠譜的經濟分析屈指可數。其實說穿了,就是中國經濟已經從高速增長下降到中等速度,又繼續下降到低速。
2021年的經濟數字,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65.4%、13.7%、20.9%。凈出口對經濟的拉動作用明顯,和去年一樣,是多少年來的高點。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說,“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79.1%,比上年提高了4.4個百分點。經濟增長還是內需拉動為主。”事實上,多少年前大喊要以內需拉動經濟的時候,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遠遠不止79.1%。真是此一時、彼一時啊。
要問為什么內需的貢獻率這么低?那是明擺著的。社會消費不旺、投資無力,內需就起不來。2021年要不是出口強勁,中國經濟就不好說了。
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環比增速繼續保持在現在這個水平,那么穩定下來后的同比增速也就是在1%之間。內需沒有了,就只有靠外需。好在是老天眷顧,今年的國際市場對中國特別有利。美帝國主義自尋死路,歐洲則揮刀自宮。
只是,好運氣恐怕不會一直有。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