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中等收入陷阱”是經典的偽命題。非搶、非盜、非騙,中等收入何以成為陷阱?難道,高等收入就不是陷阱了嗎?有趣,低等收入就一定不是陷阱嗎?
這個偽命題的答案是一個意識形態陷阱。
因為,這個臭名昭著的答案,藏著一個禍害了多數發展中國家的秘密。一群“芝加哥男”(英語:Chicago Boys),在毀滅了南美經濟發展后,制造了“中等收入陷阱”這樣一個詭異名詞。他們以這個名詞試圖掩蓋他們為南美洲提供的“頂層設計”(新自由主義金融政策)的失敗。
必須指出:中等收入不是陷阱,陷阱藏在經濟制度和經濟政策里,制度成本和資本利得才是真正的陷阱。如果,非要說陷阱,那么,這就是新殖民主義的陷阱!
為什么拉美等諸多國家,在進入工業化后會經濟迅速減速呢?或者,為什么成功完成工業化的國家避免了經濟失速呢?其實,答案是簡單而明確的,前者在工業化升級階段,資本快速地流失了。為什么會流失?
因為,一些國家的政府,在經濟增長的關鍵時期(所謂轉型時期),開始建立從屬于國際金融資本并鼓勵泡沫投機的金融經濟政策!請注意,他們總是次第制造樓市和股市的瘋狂!當一個政府,漠視資產價格瘋狂上漲,甚至鼓勵樓市和股市暴利,工業資本能不退出工業領域嗎?
當所有資本瘋狂涌入投機領域,制造業的滑坡甚至崩潰就不可避免,經濟陷入衰退難道不是一個必然的結果嗎?
舉國資本在特定時段集體出逃難道不也是一個必然結果嗎?
經濟學應該是一門嚴肅的科學。科學不僅僅要提出問題,更重要的是給出答案。設若,南美國家工人不漲工資,永遠處于低收入狀態,他們就能維持經濟高增長嗎?再看事實,日本以及亞洲四小龍是依靠低收入維持經濟高增長的嗎?順便問一句,南美的工人享受過中等收入嗎?遍布南美的貧民窟到底說明了什么?說明了南美工人階級的高收入嗎?
經濟學要解釋的是邊際,也就是與工業化升級匹配的合理收入水平,而不是試圖強制一種僵化的、絕對的、所謂的低工資水平。如此蠻憨地為卑鄙的經濟制度和下流的經濟政策辯護,本身表達的恰恰是經濟學的無知。當然,如果是新殖民主義,那就不僅僅是無知了,那是一種肆 無忌憚的無恥了。
一個國家的財政政策鼓勵金融掠奪和高利貸食利,一個國家的金融政策鼓勵投機,還有比這種情況更令人痛心的嗎?制度卑鄙,政策下流,這才是經濟衰退的原因!
那么,為什么,西方經濟學不敢解釋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的現象呢?
因為,有些答案,只能悄悄地做,卻不能大聲地說。比如,你能說,西方國家,包括四小龍,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因為他們接受了社會市場經濟嗎?
在西方世界,特別是二戰之后,社會主義思潮深入民心,他們在經濟制度和經濟政策方面,廣泛地吸取了社會主義先進理念,西方國家的財政制度是嚴厲打擊食利階級的(西方國家都有高額的遺產稅等資產類稅賦),西方國家的金融制度是嚴厲扼制投機暴利的(西方國家都有嚴密而規范的投資管理制度)。
我們可以觀察到一種有趣的現象,西方國家始終都在有效管理非生產暴利。他們非常理智,立法機構和政府都不接受非生產暴利沖擊生產部門。
當然,西方國家將這種行為解釋為為了增加就業(意思是保障工人收入)。恰恰相反,南美國家在古典資本主義的道路上狂奔,既得利益集團一旦控制了經濟制度和經濟政策,他們就義無反顧地抽干產業資本以套現投機暴利。
西方經濟學,不愿意承認社會主義對西方經濟增長的貢獻。很遺憾,僵化而愚蠢的東方社會主義者們,也無視西方經濟制度和經濟政策的社會主義改造。
并不有趣,西方經濟學,在解釋“中等收入陷阱”方面,構造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意識形態陷阱!這純粹是一個新殖民主義的經濟學邏輯陷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