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依法治國,對《憲法》規定的以公有制為主的基本經濟制度實行統計監督的理論依據和實踐探索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總綱第六條規定:“國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這是我國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基礎,在生產關系三大支柱(即所有制、分配制、市場經濟體制)中居首位:所有制決定分配制,而社會主義所有制、分配制是市場經濟體制的前提條件。這一基本經濟制度是我國社會主義區別于資本主義最重要的底線,是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前提條件。《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規定:“本法適用于各級人民政府、縣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的統計活動。”“統計的基本任務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進行統計調查、統計分析、提供統計資料和統計咨詢意見,實行統計監督。”“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依照本法規定獨立行使統計調查、統計報告、統計監督的職權,不受侵犯。”以上就是依法治國,對《憲法》規定的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基本經濟制度實行統計監督的理論依據。
作者經過10多年的探索和研,得出的結論是:把上述理論付諸于實踐,不是輕而易舉的。要遵循社會經濟統計規律所揭示的統計具有社會性、全面性(總體性)、量的確定性、客觀性的基本特征,充分發揮據以產生的獨特功能。實施的步驟是:第一步,對《憲法》規定的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基本經濟制度,加以量化。所謂量化就是進行統計調查,運用全面統計、抽樣調查等多種方法,搜集并加工整理與這一基本經濟制度的內容緊密相關的一系列統計數據,確保其全面性和準確性。第二步,在此基礎上進行量化分析。所謂量化分析就是以“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為主題,運用各種統計分析方法,進行科學的統計分析。第三步,以定量化分析為基礎,結合定性分析,綜合評價這一基本經濟制度的貫徹執行情況,做到既報喜又報憂,既肯定取得的成就又提出存在的問題。
應當明確,對《憲法》規定的基本經濟制度實行統計監督屬于重大國情的統計監督,應列為縣以上人民政府統計機構的首要任務,充分發揮其兩大優勢:一是擁有政治、思想、業務素質較高的專職統計隊伍,二是全國、省市自治區直到縣建立了的現代化統計信息處理系統。同時,這是各級人民政府治國理政的基本職責之一。當務之急是,全國人大作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行使監督憲法實施的職權,在國務院的領導下,進行2021年度“以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為主題的快速普查,責成以國家統計局為主,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財政部等配合、協同進行。
還要明確,對《憲法》規定的基本經濟制度實行統計監督屬于重大國情的統計監督,是我國社會科學中的一個重要研究課題。要認真實施以下七項規定和要求,確保這次普查數據的真實性和權威性。
(一)規定“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的科學含義。以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提出的“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主要體現在: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國有經濟控制國家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為理論依據。
(二)根據科學含義,規定其統計范圍是,全國一二三產業中從事物質生產的全部企業(包括城市、農村居民委員會的集體企業)、個體勞動者和農戶。不包括屬于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等非物質生產活動。
(三)規定以經營性資產作為綜合統計指標(不采用資源性資產)。在實際普查工作中,按照既科學又可行的原則,采用“實收資本”指標。以產值(增加值)、從業人員等為輔助指標,其數據可用實收資本的數據,加以科學的推算。
這是因為,經營性資產是投資者投入物質生產的資本金額,其中大部分是投入生產資料的資本。經過各種分組,能正確闡明生產資料所有制在各經濟類型,屬于國家經濟命脈16個行業(包括幾百個小類行業)、各產業、各地區,以及特大型、大中小型企業等的基本情況。
鑒于經營性資產指標的計算方法比較復雜,小型企業和廣大農戶難以填報,既科學又可行的方法是,采用國家統計局工業統計年報和中國經濟普查規定的“實收資本”指標。“實收資本”指各種投資者實際投入的資本(或股本)總額。包括貨幣、實物、無形資產等各種形式的投入:根據會計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權益”項下“實收資本”的期末余額數填報。
(四)規定實收資本須按經濟類型分組。全國統一規定:公有制經濟(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私營經濟不能隨意改為民營經濟。
(五)鑒于目前全國一二三產業中的混合所有制經濟即股份公司所占比重很大(30%-40%),須采用全面統計和抽樣調查相結合的方法,將其中的“法人資本”解剖為各種經濟類型所占的份額。鑒于實行承包地“三權”(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制度后,調查統計廣大農戶投入農業生產等的實收資本及其經濟類型歸屬的數據,相當復雜,同樣須采用全面統計和抽樣調查相結合的方法,其目的是確保上述兩個方面的數據誤差控制在最小范圍之內,確保其準確性。
(六)根據毛澤東同志在《黨委會的工作方法》一文中提出:在社會經濟調查中,要重視“決定事物質量的數量界限”,因此須確定“在一二三產業的實收資本總額中,公有制實收資本占優勢”和“屬于國家經濟命脈16個行業的實收資本總額中,國有經濟實收資本起主導作用”的臨界值。作者研究的結論:根據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情況,上述兩者的臨界值是:在一二三產業的實收資本總額中,公有制經濟占55%-60%,非公有制經濟占40%-45%;在屬于國家經濟命脈16個行業的實收資本總額中,國有經濟占60%-70%。
(七)在全面、準確、科學的實收資本數據的基礎上,進行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綜合評價貫徹執行《憲法》規定的以公有制為主的基本經濟制度的成就和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戰略性措施。
二、評述全國工商聯研究室原主任陳永杰《2018年,國有企業資產占全國企業總資產的56%》一文
(一)陳永杰《2018年,國有企業資產占全國企業總資產的56%》一文(以下簡稱陳文)發表在11月5日經濟觀察網上。該文的第一個核心內容是:
“2018年,全國國有控股企業資產占全國企業總資產的56%,其中非金融類國有控股企業占41%;金融類國有控股企業占82%。另外,2020年國有企業資產比2018年增加了24.6%,遠超過他經濟類型企業的增速,因此,可以肯定,目前國有企業資產已占全國資產總額的60%以上。”
由于陳文得出如此醒目的結論,一時成為廣大媒體的熱門話題,倍受黨政機關重視。可是,作者按照上文所講對《憲法》規定的基本經濟制度實行統計監督須貫徹執行七項要求,加以評述。陳文得出的上述結論,除以經營性資產作為綜合統計指標外,都是不符合上文所講的對《憲法》規定的基本經濟制度實行統計監督須實施的第一、第二、第四項規定和要求的。該文照搬第四次經濟普查的數據,自作主張、隨意處理,漏洞百出,是不可信的。
1.不符合上文所講的“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的科學含義,內容不全,卻又夸大數據。陳文只講“國有控股企業資產占全國企業總資產占優勢”,沒有“國有經濟控制國家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的內容。可是該文卻把非金融類資產和金融類資產相加,得出“全國國有控股企業資產占全國企業總資產的56%”的結論。須知:國務院明文規定,全國屬于國家經濟命脈的共有16個行業,金融業是其中的一個行業,從而“金融業總資產,其中的國有企業資產”屬于國家經濟命脈的資產,是不能與非金融類資產相加的。陳文自作主張、兩者相加,犯了隨意夸大數據的錯誤。
2.不符合上文所講的量化分析“公有資產在社會資產中占優勢”的統計范圍。陳文得出“2018年全國國有控股企業資產占全國非金融類企業資產的41%”結論,但其統計范圍卻混雜不清,不能作為量化分析全國一二三產業所有制結構的數據依據。
這是因為,第四次經濟普查年鑒的統計范圍是全國二、三產業中從事物質生產和非物質生產的企業。陳文中,一方面未扣除從事非物質生產(如教育、醫療衛生、文化等)的數據,從而夸大量化分析所有制結構的數據;另一方面,缺少第一產業(農業)從事農業等物質生產的數據。由于第四次經濟普查年鑒中,工業、批發零售和住宿餐業是規模以上企業的數據,因而又缺少其規模以下企業的數據。此外,還缺少屬于個體經濟的數據。
3.陳文用“國有控股企業資產”(即國有控股的股份公司資產)的指標代替“國有經濟資產”指標,是不科學的。由于國有控股的股份公司資產中,包括囯有資產和其他非囯有的資產(集體、私營、外資等)。假定國有經濟控股企業中,國有資產占55%—60%,那末囯有資產的數據就夸大了40-45%。同時,又缺少不屬于股份公司的國有企業資產,以及囯有企業投入外資股份公司的資產。
(二)陳文的第二個核心內容是量化分析在我國所有制結構中,民營企業所占比重大,地位重要。可是,不僅其數據不準確,而且為突出分析民營企業重要性,把國有和集體資產也納入民營企業資產中。
該文論述“2018年,非金融類企業資產中,國有控股企業資產占40.9%,民營企業資產占49.7%。而除服務業外,民營企業資產在非金融類各大行業的占比都高于國有控股企業。該文中,民營企業資產的計算公式是:民營企業資產=非金融類企業資產-(國有控股企業資產+外資企業資產)=國有企業資產+集體企業資產+私營企業資產。
存在的問題是:(1)量化分析所有制結構的統計范圍混雜不清,用“國有控股企業資產”指標代替“國有經濟資產”指標也不科學,(上文已經講過,這里不再重復),因而其數據不準確。(2)我國憲法明文規定了私營經濟(注:其別名是私營企業)的科學含義,陳文非要把私營企業改為民營企業。我們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加以鑒別:第一,民營企業代替私營企業已經是不講階級觀點和階級分析了。第二,陳文中,民營企業資產=國有企業資產+集體企業資產+私營企業資產的計算公式,不難看出,該文進一步闡明了民營企業的內容,即把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的資產納入民營企業資產之中,其實質是,否定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關于私營企業指資本家擁有私人資本、剝削雇傭勞動者從事非生產活動的內容,從而具有濃厚的修正主義色彩。
【附錄】
陳永杰:國有企業資產占全國企業總資產的56%——基于第四次經濟普查年鑒數據,經濟觀察網
http://m.eeo.com.cn/2021/1105/510228.shtml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