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年初到現在,土耳其里拉已經貶值40%了,現在幾乎是每天創新低,埃爾多安反向操作,堅決不升息,還要降息,這也算跌破了一眾的搞經濟學家的眼鏡。
由于土耳其里拉不穩定,已經導致蘋果暫停了銷售,我們想要問的是:土耳其這么降息到底是好還是壞?
從經濟學理論上說,降息增加市場信貸意愿,降低居民儲蓄意愿,必然會推高通貨膨脹,如果引發市場恐慌,又沒有外匯管制,則必然導致民眾不愿意接受本國貨幣,更愿意購買商品和投資品,并且會把本幣兌換成外幣來保值,繼續引發貶值。
因此經濟學教科書必然是以升息對抗通貨膨脹。
但是升息一樣有惡劣后果,一般演變途徑是:求助IMF,IMF要求求助國必須全面開放經濟,外資拿著廉價超發的美元進入該國,大肆的買買買,控制該國經濟命脈。
而當經濟觸底反彈后,經濟回升,這些抄底的國際資本則可以充分享受先期的投入,所謂的經濟復蘇的利潤全進了國際資本的腰包。
然后再找個機會把上面的路徑再來一次,這種方式被美國反復利用,收割成癮了,拉美都不知道被收割幾波了,97亞洲金融危機的時候,東南亞也被收割了一波。
大部分國家是扛不住這么來回折騰的,但是土耳其是個工業國,自身能生產工業品,農產品也能應付,不行的話可以找烏克蘭買點,最近埃蘇丹和烏克蘭關系不錯,實在不行,大不了閉關鎖國,茍得住。
像土耳其這么操作,是需要有前提條件了,阿根廷就沒法這么做,阿根廷欠錢,結果連軍艦都給人扣了,誰敢扣土耳其?北約第二大武裝力量,即便是美國對付土耳其,也有點費勁,何況美國目標在東亞,根本無力抽身,其他國家更不可能把土耳其怎么樣。
國際資本有錢,埃爾多安有槍。
埃蘇丹沒下臺,土耳其又沒有被外資收割,等土耳其挺過去這一波,以后必然有樣學樣。
埃蘇丹給搞經濟學的人弄了一個新課題:如何在匯兌自由的前提下,保證自己不被收割?
歷史上確實有國家不被收割,比如說中俄。
中國是非常傳統的做法,就是匯兌不自由,根據三元悖論,本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匯率的穩定性、資本的完全流動性不能同時實現,既然如此,中國選擇了不讓資本的完全流動,中國是在傳統的框架下實現的,因此倒也不奇怪。
至于俄羅斯,97亞洲金融危機同時也波及俄羅斯,匯市,股市,債市全面近乎癱瘓的地步,銀行破產,盧布一瀉千里,到1997年底,俄羅斯外債總額漲到了1300億美元,另外,俄羅斯還欠下了700億美元的內債。此時,俄羅斯當局全部的外匯儲備只有130億美元
1998年8月13日,索羅斯建議俄羅斯當局應當一次性把盧布貶值15%到25%
如果俄羅斯當局依照索羅斯的想法,接下來會重演東南亞的劇本,即國際資本在IMF和世界銀行的掩護下,進入俄羅斯,接管俄羅斯的各式各樣的資產,然后等到油價回升,俄羅斯所賺到的錢歸國際資本所有。
然后俄羅斯當局確實貶值了,只不過不是只貶值了15%,而是一口氣貶值了50%
同時,俄羅斯政府忽然宣布關閉債券市場,將尚未到期的國債轉換成三年期和五年期債券,同時將國外投資者的貸款償還期凍結90天。
基本上就是拿槍往桌子上一放:今兒個誰都不許走。
國際資本全傻了,俄羅斯這一波,包括索羅斯在內的一眾國際資本巨頭虧得底褲都沒了,錢有的是,但是錢解決不了大伊萬啊。
當然俄羅斯這么做,也是有代價的,代價就是國際資本自此不再信任俄羅斯,但是對于俄羅斯來說,沒有那么重要,因為俄羅斯確實可以自給自足,農產品不缺,有油氣資源,2000年后國際油價開始上升,俄羅斯結結實實的享受到了這次高油價的福利。
所以問題是:當危機來臨后,各國的處理方式到底是什么?如果這次埃蘇丹成功,我想各位經濟學論文是不是要多刷幾篇?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