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貨幣的國際化,按照主流的觀點,是指某國貨幣和某種貨幣成為所謂國際貿易的計價、結算、支付貨幣,甚至是別的國家的所謂儲備貨幣。
鑒于世界各國大小、經濟制度、金融制度不同,經濟發(fā)展也不平衡,所以,貨幣的性質、穩(wěn)定性也各不相同。任何一國貨幣都,任何形態(tài)的貨幣,都不可以成為“世界貨幣”,也不可能成為“世界貨幣”。任何謀求成為“世界貨幣”的圖謀,都是殖民主義的,或者是愚蠢荒謬的。
現在的所謂世界貨幣,顯然是指美元。
美元之所以成為所謂國際貿易的計價、支付、結算貨幣甚至是某些國家所謂的儲備貨幣,完全是帝國主義欺騙、誤導、誘惑、收買、要挾、勒索的結果,也是某些國家買辦資本勢力配合美國的欺騙、誤導、誘惑、要挾、收買、勒索的結果,也是民族資本勢力動搖、軟弱、兩面、愚昧的結果,他們自覺自覺地喪失警惕性和抵抗能力,自覺不自覺地接受了帝國主義及官僚買辦資本勢力相互勾結實施的欺騙、誤導、誘惑、要挾、收買、勒索,他們沒有免疫力,沒有反擊力,他們不知道帝國主義和與之勾結的官僚買辦資本勢力的險惡。
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采取稅費改革,撥改貸,企業(yè)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提高銀行利息,以及好水快流、靚女先嫁、抓大放小等政策,主動積極地毀壞公有制經濟,縱容私有經濟畸形發(fā)展,導致人民幣發(fā)行上,政權喪失或者說放棄了自主地按照社會主義原則和要求決定發(fā)行對象、發(fā)行領域、發(fā)行數量、發(fā)行方式、發(fā)行時機的能力和權力,也喪失了回收貨幣、控制貨幣發(fā)行、組織社會主義生產勞動、分配各行業(yè)領域資源和勞動力、分配各行業(yè)利益、動員人力物力的能力。
中國首先要金融上陷入困難,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諸多公有制企業(yè)“三角債”,產品要么賣不出去,要么賣出去了收不到款。醫(yī)院、學校、政府機關,發(fā)不出工資,政府還可以讓權力部門“創(chuàng)收”,醫(yī)院可以亂收費,學校只能欠著老師的工資。
“解鈴還須系鈴人”,解決當時經濟困境的辦法,當然是加強中央對重工業(yè)、軍工業(yè)、尖端工業(yè)、輕工業(yè)、基礎農業(yè)的統籌領導,依照實際情況和需要有針對性地加強銀行扶植,調節(jié)貨幣發(fā)行對象、領域、方式、數量、時機,加強對企業(yè)的領導管理,打擊腐敗。實際上,卻以不走回頭路來理由,采取了南轅北轍的辦法:央行制度、分稅制、引進外資和出口創(chuàng)匯。
貨幣發(fā)行,是組織生產勞動、配置行業(yè)資源和勞動力、分配行業(yè)利益、動員人力物力的關鍵手段。央行制度的實施,實際上是剝奪了政權發(fā)行貨幣的權力,也剝奪了政權組織生產勞動的權力。
央行制度,等于剝奪了政權的貨幣發(fā)行權,徹底瓦解了各級政府組織工農業(yè)生產勞動、合理分配各生產領域環(huán)節(jié)的勞動力、合理分配各方利益的手段,實質上意味著在經濟發(fā)展過程中,完全拋棄了本應由貨幣發(fā)揮的關鍵作用。
由于銀行本身獨立于工農業(yè)生產和建設之外,銀行不了解也不關心總體經濟情況和發(fā)展需求,又兼中國貨幣實質上是建立在公有制經濟基礎和政權掌握大宗商品定價權基礎上的,所以,在實施央行制度、剝奪了政權的貨幣發(fā)行權之后,央行實際上根本就找不到發(fā)行貨幣的依據,根本無法發(fā)行貨幣。情況或許更加嚴重,我懷疑當時的號稱董經濟的人,并不知道貨幣發(fā)行權是怎么回事,不知道貨幣是怎么回事,或者干脆是接受了美國的直接指導.。
政府喪失貨幣發(fā)行依據,貨幣總量無法增加,企業(yè)甚至政府又要自主經營自負盈虧,銀行又不必對工農業(yè)發(fā)展負什么責任,這種情況下,中國企業(yè)想得到貨幣幾乎不可能,只能拋棄公有制企業(yè),允許醫(yī)院、教育市場化,鼓勵政府各部門用手中權利“創(chuàng)收”以維持運行。
90年代,中國迎來一輪慘烈的國企破產大潮,在“下崗分流、減員增效”的荒謬口號之下,各地政府視工廠為負擔,視工人為仇人,急切與工業(yè)、工人割裂。工人大批失業(yè),工業(yè)尤其是事關國家命脈的重工業(yè),因為缺乏“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可能,而成系統、成行業(yè)地被荒廢。即使是優(yōu)質的輕工業(yè),也多被乘虛而入的外資并購、吞并。中國工業(y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摧殘,中國工業(yè)化進程,幾乎中斷。
中國解決問題的辦法,更加奇特:引進外資、出口創(chuàng)匯,讓外資乘虛而入。
因為中國銀行與工農業(yè)割裂,又不必對工農業(yè)發(fā)展負責,沒有依據確定貨幣發(fā)行對象、領域、方式、數量、時機,也無法收回貨幣,而一方面國內經濟、政治、軍事等事業(yè)需要錢,另一方面,銀行死活不給錢。在中國政府拋棄工業(yè)、“依權創(chuàng)收”、減少開支的同時,只能搞外向型經濟,出口創(chuàng)匯,內銷則無市場,或者收不到貨款。
另一種辦法,引進外資,而引進外資后,按照外資的要求,就必須“與國際接軌”,接受國際壟斷資本的各種規(guī)則束縛。用引進外資解決資金不足問題,這是我能想到的最愚蠢、最可恨、最無法用任何合理的理由解釋的辦法。
引進外資的本質,并不是外國人給我們中國錢,或者拿錢來中國投資,這些理解全不對。引進外資的真正含義,是中國發(fā)行新的貨幣,但是,只發(fā)行給外資商人,不用歸還,不發(fā)給中國企業(yè)、中國政府、中國人民使用。如果中國企業(yè)、政府、人民要使用貨幣,只能貸款,需要還本付息,而且條件極其苛刻。簡直是混蛋透頂、不可思議、無法理解、無法容忍。
這是最愚蠢,也是最險惡的一招。別嫌我煩,真的,讓人無法接受居然會有這樣的事,而且這樣的事,今天還在發(fā)生,習以為常。
外資空手套白狼,到了中國,不但沒有任何人反對,甚至連最基本的防備都沒有,更加離譜的是,居然到處受到熱烈歡迎,要什么給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甚至有些地方為了引進外資 ,甚至對外來投資商生活作風問題,也可以合法地容忍。
中國經濟出現了最大的、最不可思議的殖民地化高潮:命脈性大工業(yè)基地東北,受損最為嚴重,龍頭大企業(yè)甚至是行業(yè)內的尖端企業(yè),也被毀棄。大量國企倒閉、重組、賤賣給管理層,優(yōu)質輕工業(yè)被外資參股、控股甚至是完全并吞。原本中國洗滌業(yè)、紡織業(yè)等十分發(fā)達,現在,幾乎全是保潔公司的天下,基本上沒有本民族品牌。甚至是自來水、鹽,也被奉送給了外資。
經此番洗劫,有些縣城基本沒有工業(yè),甚至連酒廠、食品廠都經營不下去。
央行制度、國企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必然先放棄那些不可能賺錢的行業(yè),比如尖端技術、軍事工業(yè)、基礎研究以及最關鍵的醫(yī)療、衛(wèi)生、教育等社會保障,至少對于這些行業(yè)不能給予充分的支持。但是,這些行業(yè)恰恰是中國政治經濟乃至軍事潛力的決定性行業(yè)。想想看,買辦經濟政策對中國經濟的破壞是何等觸目驚心。
當外資控制了人民幣發(fā)行權,享受著人民幣發(fā)行的好處之后,自然不會重點發(fā)展中國尖端工業(yè)、基礎工業(yè)、軍事工業(yè)、農業(yè),因為錢學森、鄧稼先、孫家棟、于敏等人干的事,最不可能“自負盈虧”。它們想的是如何贏利!于是,在工業(yè)、農業(yè)凋敝的同時,中國房地產、旅游業(yè)、娛樂業(yè)、醫(yī)療業(yè)、教育業(yè)、網絡商業(yè)等產業(yè),異軍突起,畸形膨脹。這些產業(yè)名義上給政府繳了稅,但是實際上卻耗費了本屬于全民的土地、自然資源,占有了銀行大量貸款,又制造了貧富分化,侵蝕了必要的工業(yè)農業(yè)發(fā)展資源,而且對中國總體經濟能力只有破壞作用,沒有支撐作用。
主流還為這處畸形的經濟鼓吹,說什么第三產業(yè)比例占國民經濟比重越大,國家越發(fā)達。
美元的所謂“世界貨幣”“國際儲備貨幣”地位,即形成于中國經濟的市場化,形成于公有制被強行破壞,形成于所謂央行制度強行剝奪了政權的貨幣發(fā)行權,并將人民幣發(fā)行權暗暗交給了外資特別是華爾街金融寡頭。沒有中國的引進外資、出口創(chuàng)匯、開放市場、開放金融、美元結算、儲備美元,把美元當作“硬通貨”,把美元當作人民幣發(fā)行的依據,則美元不可能是什么“世界貨幣”!美元也不可能“國際化”!也不可能有什么美元霸權!美國也不可能有那么大的能量四處侵略。
有人把美元的霸權歸結為上世紀70年代的“石油美元”,這是胡扯,毫無邏輯。中東北非產石油的國家,并不都親美,有些還極其反美。就算這些國家石油出口都用美元計價、結算,才占世界石油需求多大比例?不要忘記了,當時的中國、蘇聯都是產油大國,且都有一大批小伙伴,一些與中國、蘇聯友好的第三世界國家,同樣產石油;法國自己也生產石油,英國的殖民地也產石油。美國即使控制了中東石油出口用美元結算,也不可能對中國、蘇聯、法國、英國對外貿易產生影響!除了中國、蘇聯、法國、英國等大國之外,美國還能控制多少國家的貿易?憑什么就認為美國控制了中東石油出口的結算權,就可以推動美元霸權?實際上,上世紀70年代,美國是非常老實的,處于防御狀態(tài),倒是蘇聯霸權四處擴張。
還有人把美元霸權歸結為四處侵略、打仗,也是胡扯。難道入侵一下格林納達、抓捕一下巴拿馬總統、突襲一下利比亞、突襲一下科索沃、入侵一下伊拉克、敘利亞、阿富汗,會影響到中國俄羅斯(蘇聯)的對外貿易用什么貨幣結算?至少不會有直接的影響。
這些說法,都是為了掩飾美元霸權實際上是寄生在中國經濟開放之上這個真相。
美國人自己絲毫都不掩飾自己霸權的真相。前財長保爾森說,中國不能停止改革開放,因為這涉及美國的核心利益。清垂大學的李某葵教授也講得明白,美國對中國的要求,90%以上都符合中國改革開放的方向。保爾森等政客看得清楚,也說得明白:美元霸權是寄生在中國經濟之上,離開中國經濟,則美元霸權必然動搖甚至瓦解!
中國的買辦資本勢力眼疾手快,善解人意,秉承著美國人的旨意,他們馬上說:中國改革開放不會停止!只會越開越大。
近年來,美國已經不滿足于假手中國金融機構之手控制人民幣發(fā)行權并控制中國經濟,在中國買辦勢力的極力配合之下,華爾街金融寡頭誘迫中國完全開放市場、完全開放金融,反對中國國有金融服務于中國國有企業(yè),但卻要求讓外資金融機構服務于中國實體生產,鼓動中國繼續(xù)出口創(chuàng)匯、儲備美元,甚至還搞出個以外匯儲備為基礎的人民幣國際化,鼓動建立離岸人民幣交易中心。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些都是華爾街金融寡頭勾結中國官僚買辦資本勢力搞的金融騙局!都是為了直接控制中國金融!
全世界的國家,無論大小,一律平等,無論哪國貨幣壟斷國際貿易的計價、支付、結算權利,都是對其他國家的侵略,都必須堅決反對。這個世界根本不需要什么“儲備貨幣”,更不能允許某一種貨幣成為全世界主要的或唯一的儲備貨幣,所謂“儲備貨幣”的說法,和“世界貨幣”的說法一樣,是對中國人民的欺騙。無論什么國家,都必須堅持對外貿易的“國際收支平衡”原則!圖謀成為所謂“國際貨幣”,這是帝國主義思維;而鼓吹某種外國貨幣是“世界貨幣”,則是買辦主義思維。
順便說一下美國的SWIFT國際貿易結算體系。這個體系之所以能成為全世界最主要的結算、支付體系,并不是美國人多么厲害,和美元霸權是寄生在中國經濟之上一樣,這個體系之所以有今天的影響力,很大程度上是中國毀掉自己的支付結算體系而加入到并支撐了這個美國人主導的體系!換言之,美國主導的這個國際貿易支付和結算體系之所以有今天,很大程度上是中國支撐的結果。不是中國人民必須依賴這個體系,而是這個體系必須依賴中國經濟!當美國人威脅對中國關閉這個體系時,我覺得很好笑:美國鬼子,你不知道你這個狗屁體系的命門是什么嗎?不就是中國進出口用這個體系結算嗎?如果中國真的退出這個體系,那么這還是個什么世界體系嗎?
我堅決建議中國盡快退出美國鬼子主導的這個國際貿易支付結算體系!至少,我們不應該害怕美國鬼子關于對中國關閉這個體系的威脅!
數字貨幣,僅僅是在貨幣形態(tài)上不同于傳統貨幣,但在發(fā)行權上,即政權必須控制其發(fā)行權,依照經濟發(fā)展需求,獨立自主地決定貨幣發(fā)行對象、發(fā)行對象、發(fā)行方式、發(fā)行領域、發(fā)行時機并用強大的公有制經濟至少是國有經濟回收貨幣上,與傳統貨幣并沒有什么不同。認為貨幣數字化了,所以發(fā)行權就不存在了的想法,是荒謬的,是不可容忍的,客觀上是對國家貨幣發(fā)行權這種重大主權的拋棄!是無視貨幣在組織生產勞動建設、分配行業(yè)領域勞動力、分配行業(yè)領域利益、動員人力物力方面的關鍵作用!這處觀點和行為,必然在客觀上助長了殖民主義,做了帝國主義的幫兇,對國家金融主權和人民群眾長遠根本利益造成毀滅性破壞。
如果充分重視發(fā)行權這個重大主權問題,數字貨幣的出現,可以操作成收復人民幣發(fā)行權的好機會,也可以操作成進一步拋棄人民幣發(fā)行權、支撐美元對中國金融主權的控制、支撐美元霸權的機會。是非在于一念之間,這一念,就是貨幣發(fā)行權,就是公有制體系的恢復、鞏固和壯大。
請大家一定要高度關注這個問題。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