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關乎社會主義長遠大計,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著名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程恩富在接受專訪時表示,應綜合采取國資分紅、財稅政策、教育改革和房地產調控等多種措施促進共同富裕。
一、實施國資全民分紅,提高個稅起征點
“實施國有資產經營收益全民分紅,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這可以助力實現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再邁上新的大臺階,促進社會公平,增進民生福祉,使人民生活更加美好,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這表明國有企業是名副其實的全民所有企業,與其他市場主體具有相同的市場屬性和治理規則,破解西方對我國非市場經濟、國家資本主義等方面的認定和規制,占據國際經濟貿易規則的法理制高點。”因此,程恩富建議,相關部門盡快組織力量開展理論論證和實證推演,完善制度頂層設計和實施細則。選取若干省份或中心城市開展試點,及時總結經驗,適時全面推廣。可以考慮借鑒澳門全民分紅的經驗。
除調整所有制結構的政策之外,財稅政策是促進社會各階層共同富裕的主要手段。程恩富認為,通過一系列財稅政策,既可對不同要素所有者在收益上從事前角度產生穩定預期和積極引導,也可從事后角度對財富和收入分配格局作出必要調節。
程恩富建議,對家庭人均收入實行新的累進所得稅。按家庭人均月收入,免征額可以提高到1萬元,并且以實際人均月收入減掉1萬元的余額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家庭人均月收入超過8萬元(或應納稅所得額超過7萬元)的部分,可以實行60%的最高邊際稅率。在不少國家,個人所得稅最高邊際稅率都相當高。可以預期,這樣征稅既有助于促進社會各階層共同富裕的實現,又可以更好地體現超高收入者對國家財政收入的貢獻;并且,即使在這樣的個稅制度下,超高收入者的稅后收入依然是很高的。
程恩富強調,應盡快開征稅率較高的退籍稅(借鑒美國、法國、加拿大等,指對退出中國國籍的納稅人)、遺產稅(借鑒日本等)、資本利得稅(借鑒美國等,指對非專門從事不動產和有價證券買賣的納稅人),設法預防和制止通過離岸信托途徑大量轉移在中國的資產。
二、采用12年制義務教育,盡快實行免費醫療
程恩富認為,為了促進社會各階層共同富裕,有必要在教育均衡化和免費醫療等方面作出政策努力。主要是三點:
其一,將義務教育全面提升至高中階段,即采用12年制義務教育。其中,我國尤其需要加強職業教育。這樣做的目的是創造起點上更加公平的人力資源基礎,從源泉上促進社會各階層共同富裕。
其二,在考慮勞動力流動的基礎上,促進基礎教育的區域均衡化。尤其是加強農村地區基礎教育,為農村孩子將來實現階層向上流動奠定必要基礎。
其三,盡快實行免費醫療制度和政策。我國在改革開放前以及不少資本主 義國家都實行免費醫療,為了顯示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成就和制度優越性,有必要盡快恢復免費醫療體制機制。目前,家庭成員健康出了問題特別是大病住院,可能因為勞動能力中止甚至喪失以及需要承擔高額醫療費用而對未來收入、財富乃至生活產生長期難以恢復的巨大影響。因此,有必要建立個人出資極少的政策性保險機制,分攤和平滑這種沖擊以促進共同富裕。
三、抑制房價上漲,調節住房資源恢復公平
由于業主勞動就業、基本生活和社會交往等在住房周邊長期展開,進行征收時需要作出一定補償。程恩富指出,業主住宅面積很大時,其將因物業被征而暴富。由此引起的問題是房多者或被征者因區位因素而暴富,產生特殊階層。這有悖于社會各階層共同富裕。
另外,程恩富還指出,在非一手物業交易中,還會引出兩類難題:一是高中介費導致房地產中介公司壟斷市場并且以抬價牟利,使無房或少房者的財富階層下移;二是政府征地成本日益提高,對舊城改造以及老城區其他建設產生不利影響。為了消除區位因素產生的共同富裕難題,為了消除其給后續經濟發展產生的阻礙,需要在政策上作出妥善安排以控制房價。如大幅降低房地產中介費,對相關壟斷和操控價格的行為進行懲罰等。
此外,程恩富強調,應該征收房地產稅。最佳方案是根據不同地區的收入與房價,確定每位18歲以上公民一定的免稅金額,并讓大多數居民不用交稅,以免影響大多數居民的生活質量。超出金額或面積者,應實行密級距和大幅度的累進稅率。
“這種征稅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抑制炒房和住房貧富分化。究竟哪種方案可以達到征收房產稅的宗旨,應該由全民先討論,待方案完善之后再推出。為此,應盡快開展全國性住房普查,摸清我國住房家底,參照其他國家有關經驗,立即對空置房和閑置房采取包括征稅和收費在內的必要措施,促其出租或出售,以抑制房價上漲和調節住房資源與恢復公平。” 程恩富最后強調。
(程恩富,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首席教授、博士生導師)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