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下跌會帶來什么?
——讀《恒大負債1.95萬億不是最可怕的……》有感
迎 春
最近房價下跌,一些土地出讓流拍,房地產業的地產巨頭恒大總部遭債主圍堵,房屋中介貝殼減員等消息不斷傳出,對此有兩種不同的對立觀點:一種是9月15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回應恒大債務危機,稱:“總的看------房地產市場運行來看,今年以來隨著各地區各部門堅持‘房住不炒’的原則,持續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整體運行保持平穩態勢’”。10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司長鄒瀾在央行召開的第三季度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恒大集團的問題在房地產行業是個別現象。經過近幾年房地產宏觀調控,尤其是房地產長效機制建立后,國內房地產市場地價、房價、預期保持平穩,大多數房地產企業經營穩健、財務指標良好,房地產行業總體是健康的。”等等。另一種觀點是以子午的文章為代表的觀點:“在房地產市場早已失去快速增長的支撐(這個支撐既來自民眾的購買力-俗稱‘韭菜’,也來自銀行‘水龍頭’),房價上漲預期不再的情況下,就像銀行的住房貸款一樣,所有曾經的‘良性’債務,都會瞬間變成‘不良’債務。不管對恒大來講,還是對其他的房地產巨頭來講,目前的債務危機表現無非是‘病危通知書’與‘死亡證明’的區別。”(《子午:恒大負債1.95萬億不是最可怕的……》)我贊同子午的觀點。本文的目的是要用我國經濟發展的事實,證明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
一,歷史唯物主義是科學的社會學,認為長官意志可以決定經濟發展是錯誤的理論
官員們說:“隨著各地區各部門堅持‘房住不炒’的原則,持續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整體運行保持平穩態勢”,“經過近幾年房地產宏觀調控,尤其是房地產長效機制建立后,國內房地產市場地價、房價、預期保持平穩,大多數房地產企業經營穩健、財務指標良好,房地產行業總體是健康的。”這些說法是假話,不符合我國實際的經濟發展。
“堅持‘住房不炒’”,當前我國的住房有沒有“炒”?深圳的房價“炒”到了幾萬元一平米,很多大城市也是幾萬元一平米,還沒有炒;房屋在我國已經資本化了,住房被資本家們瘋狂炒買炒賣,成為壓在廣大勞動群眾頭上的一座大山了!房價穩定了?地價穩定了?沒有!事實是住房在我國已經成為了資本;而房價、地價出現了下跌的趨勢,房屋成交量急劇下滑。“最新的一項研究數據顯示,8月份國內100個重點城市的二手房價格止漲轉跌,整體均價為15529元/㎡,環比下探0.20%。”“億翰數據顯示,9月一線城市新房成交環比下降25%,同比下滑42%;核心二線城市、普通二線城市及三四線城市成交也同比下跌了22%、40%和31%。”“根據易居數據,今年9月,11個熱點城市二手住宅成交量僅為4.3萬套,同比下跌45.5%。”“大量房產中介無單可開,曾經的6000億巨頭—貝殼也扛不住了,”裁員、市值蒸發。“今年中國房地產市場,沒有‘金九銀十’,只有‘寒冬瑟瑟’。”等等。事實證明官員們說的“住房不炒”、“國內房地產市場地價、房價、預期保持平穩。”只是長官們的主觀意愿,是一些人的“夢想”,不符合實際。
馬克思主義告訴人們,經濟發展存在著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長官意志改變不了,任何人的主觀愿望都改變不了。當前我國的房屋狀況,以及以前美國爆發的次貸危機、日本、香港的房屋危機,盡管各國政府事前都曾經千方百計企圖“化解”、“防范”危機,但是,危機仍然爆發,證實了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性。
二,當前我國經濟已經進入了資本主義的“死胡同”
當前我國的經濟已經進入了資本主義的“死胡同”。如果我們擺脫現在經濟的視野,看看毛澤東時期的經濟發展,就一目了然。
毛澤東接手的經濟,是“一窮二白”的經濟,按照鄧小平的話說:“工業幾乎等于零”。短短的二十幾年,在帝國主義的嚴密經濟封鎖下,在赫魯曉夫修正主義集團圍堵的條件下,堅持開展反對資本主義道路的斗爭,堅持發展公有制經濟,依靠工農群眾自身的積累,發展成為擁有原子彈、核潛艇等最先進武器的世界第六大工業國,應該說毛澤東時期經濟發展是沒有“老板”的時期,是健康、持續發展的世界經濟繼蘇聯之后的又一個奇跡。
毛澤東時期我國沒有房地產企業,沒有房屋中介企業,但是,不管是武漢鋼鐵公司,還是鞍鋼鋼鐵廠等國營企業,都給職工蓋了大批的住宅,基本上保證了職工的需要;那時地方政府沒有出賣土地,沒有發行債券,職工也沒有房貸,真正實現了房屋是用來住的。而改革開放以來,卻涌現出大量房地產“老板”,如王健林、許家印、王石等房地產的大老板,出現了大量房屋中介企業,表現我國的經濟發展已經進入了資本主義的軌道,結果是房價急劇上漲,成為壓在勞動群眾頭上的大山;毛澤東時期我國政府是“既無外債,又無內債”,現在不僅中央政府負債,地方政府靠出賣土地、發行債券維持運轉;連一般群眾也是債務累累,房貸等成為壓在勞動群眾頭上的“大山”;政府還大量發行紙幣,票子“滿天飛”??傊?,依靠引進外資,發展民族資本,經濟雖然暫時得到一定發展,但是,2008年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爆發以后,我國的經濟只能依靠賣“祖宗地”,“吃子孫飯”,以及大量發行紙幣,維持著經濟下滑的形勢,這是經濟進入資本主義死胡同的表現。房價下跌是爆發經濟危機的前兆,而房屋危機則很可能是引爆經濟危機的導火索。
三,房地產業對我國經濟的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政府把房地產業作為重點產業發展,成為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支柱。當前房地產業擁有大量“老板”,占據了我國經濟的重要地位。房地產業不僅直接影響著幾千萬建筑工人的工作,關系著鋼鐵、水泥等建材業、裝修業行業的興衰,而且連接著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銀行貸款,牽涉整個國家的經濟和金融。房屋價格下跌、爆發危機必將帶來整個國家經濟、社會的大倒退。
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債務危機,可以宣布破產,例如阿根廷。“對一些資本主義國家而言,破產不是一個失去國家尊嚴的事情,破產是一個減少和逃避債務的有效手段。根據各國破產法的規定,一旦宣布破產,進入整頓程序,債權人就必須達成協議。”而我國是共產黨領導的政府,如果爆發了經濟、金融危機,必將重蹈蘇聯共產黨失去政權的覆轍,徹底復辟了資本主義,出現歷史大倒退的悲慘景象。
我國的官員們必須重視房價下跌的訊號,不要再用假話、大話搪塞,不要等“病危通知”變為“死亡通知”。我們必須運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認清我國經濟的現實,必須徹底改變發展私有制經濟的路線,重新回歸毛澤東時期發展公有制經濟的道路,否則必將爆發經濟危機,成為我國歷史的千古罪人!
附錄:
子午:恒大負債1.95萬億不是最可怕的……
2021-09-17 10:59:51 來源: 子夜吶喊 作者:子午
地產巨頭恒大總部遭債主圍堵的消息,讓恒大的1.95萬億巨額債務成了這幾天的輿論焦點。
9月15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回應恒大債務危機,稱,“總的看,一些大型房地產企業生產運營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困難,對于整個行業發展的影響還需要觀察。從房地產市場運行來看,今年以來隨著各地區各部門堅持‘房住不炒’的原則,持續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整體運行保持平穩態勢”。
而恒大在9月13日的公司聲明里也聲稱,“網絡上近日出現的有關恒大破產重組的言論完全失實”。
然而,在恒大宣稱要“堅決履行企業主體責任”的時候,恒大財富(前身為恒大金服,類似P2P集資)總經理杜亮承認提前兌付,不過理由是家里有急事;恒大在多個地方的樓盤也被傳已停工……
其實早在兩個月前,恒大就傳出被地方銀行申請凍結資產的消息;去年9月,一份所謂的被偽造的“懇請書”,讓恒大獲得了債轉股的特赦指令,才得以續命。
所以有人猜測,這次的恒大財富擠兌風波,會不會又是恒大的一次“自黑式”炒作,希望借此換來權力部門更大規模的救助和支持。另一巨頭河南建業也隨著恒大的步伐,向地方政府發出了“求助”信號。
絕大多數民眾其實都不希望再用公權力去救恒大了。且不說恒大本身就是新三座大山之一的高房價的始作俑者之一,單單是恒大大股東“合規”套現、分紅,海外高息發債自己買、然后給自己付高息,通過海外并購轉移資產,用離岸公司轉移財富的一系列做法就早已觸犯了眾怒。
恒大背后的資本家們在自己發財致富的同時,卻把巨額的債務留過了母國,讓中國的老百姓和恒大的員工承受慘重損失。被擠兌的恒大財富未兌付規模才400億,恒大真正欠債的對象是那一百多家銀行類的金融機構,它們絕大部分都是國資背景……
美國金融海嘯之后,奧巴馬政府通過海量QE救助美國的企業巨頭,但它們拿到錢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給高管補發天價高薪……中國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于情于理都不應該參照美國的做法。
1.95萬億的債務,對于總資產2.3萬億的恒大來說,或許還沒有到資不抵債的地步。高負債是目前房地產企業的普遍現象,碧桂園負債同樣高達1.76萬億,萬科1.52萬億,綠地1.24萬億,保利、融創也都是將近1萬億……地產十大巨頭的平均負債率在2017年就已攀升到80%以上。
但是,“存在的不一定是合理的”。
在房地產市場早已失去快速增長的支撐(這個支撐既來自民眾的購買力-俗稱“韭菜”,也來自銀行“水龍頭”),房價上漲預期不再的情況下,就像銀行的住房貸款一樣,所有曾經的“良性”債務,都會瞬間變成“不良”債務。不管對恒大來講,還是對其他的房地產巨頭來講,目前的債務危機表現無非是“病危通知書”與“死亡證明”的區別。
就在恒大財富陷入擠兌風波的時候,成都在建地鐵17號線二期工程建設北路站發生工地棚網架垮塌事故,導致4死14傷,讓成都地鐵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
從2010年成都地鐵1號線開通,到2020年末的短短十年間,成都這座中國地鐵城市的標桿已經建成了13條地鐵線,總里程躍居全國第三。成都地鐵飛速發展的背后,是近年來地鐵建設過程中的數起安全事故,而真正該敲響警鐘的,不應該僅僅是地鐵建設的“安全生產”,更是地鐵建設熱潮所帶來的巨大隱憂。
按照新一輪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成都未來將打造36條軌交線路,這還是“踩了急剎車”的結果,原本規劃的55條線路被砍掉了19條。
2020年全國22家地鐵公司的財務報告顯示,全年實現盈利的城市僅有7個,2020年成都軌道交通集團獲得91.44億元的政府補貼來支撐運營,營收將近99.61億元,凈利潤14.76億元,實際虧損76.68億元,虧損金額位居全國第一。
由于有五條線路是2020年年末才開通運營,2021年成都地鐵的虧損情況恐怕還要更加嚴重;比虧損更加嚴重的是成都地鐵的巨額負債,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成都軌交集團僅有息負債就達到1265.17億元。
之所以談恒大、談房地產,卻談到了地鐵身上,正是因為地鐵早已經成為地產熱潮的推進器。成都目前仍然是攤大餅式的城市發展思路,地鐵修到哪里,房子就能建到哪里。
規劃500-650萬人口的天府新區目前除了天府大道兩側之外都還是大片荒地的情況下,成都又上馬了規劃385萬人口的東部新區,未來簡州新城、淮州新城……
而成都的地鐵規劃除了原來的中心城區,正密集地圍繞這些新城展開:
不獨成都如此,這樣的一幕也正在全國很多大城市上演,與之配套的還有高速公路、高鐵等基本配套設施的修建熱潮。
2019年高速公路資產負債規模已擴大至5.8萬億元,這一數字隨著新的高速公路建設進行還在急劇增長。雖然2019年征收機動車通行費5551億元,但2019年高速公路收支缺口依然同比增加4378.4億元,高昂的養護費用、人員成本開支下,債務并沒有得到緩解,而是“上升”了。
與之類似的還有高鐵。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的總負債已經超5.57萬億,每年的盈利,連利息都抵銷不了,而目前的高鐵票價對于大多數老百姓來講已經很高了。按照現在的規劃,未來15年全國高鐵規模要翻一番,達到7萬公里。實際上,全國的高鐵,基本只有京滬線盈利,其余的都因為載客量不足而長期處于虧損狀態。
圍繞著房地產業的熱潮,前面十幾年投資熱潮積累起來的還有鋼鐵等資源行業、電力等能源行業巨大的產能過剩,就連給“睡城”配套的各地“汽車城”熱也早已呈現了巨大的過剩,僅江蘇就出現了7成的整車產能過剩……而這些投資熱潮遇冷之后,同樣累計起了海量的難以還清的債務。
2020年初,央行公布的全社會負債(含政府債務、企業債務和家庭債務)總規模已近250萬億;前不久海外金融機構估計的總規模則為GDP的三倍半以上,“債務經濟”的特征已經非常明顯。
回過頭來看恒大。放在十年前,恒大的高負債率其實沒什么大不了的,它正是通過借債大量拿地、迅速擴大規模、占領市場,在房價上漲的預期下,這些債務都能為其套取更大的利潤;即便它自己的股東像蛀蟲一樣不斷從企業內部吸血、轉移財富,但企業照樣還能照常運轉。但“房價上漲預期”存在的前提,是老百姓手里還有錢或者還沒有那么多的家庭負債。而今,這樣的前提早已不復存在。
通俗一點講,就是資本太過貪婪。地產資本、金融資本剛割完一輪韭菜、互聯網資本緊跟著又來割韭菜,這會兒韭菜根本已經很難再長起來了,你還能拿什么來割?
美國的金融海嘯已經為我們預演了債務驅動型經濟的前途。債務經濟40年間在美國累計了三個結構性問題——群體撕裂,產業空心化和經濟虛擬化,以及嚴重的社會貧富分化。一場巨大的金融海嘯讓安逸繁華的美國夢迅速褪色,成為國內的“厲害了”們嘲諷的對象。
但老牌帝國主義終究是帝國主義,哪怕是經濟殖民的手段不靈了,它還有戰爭轉嫁危機的手段。“厲害了”們津津樂道于“基建狂魔”的同時,不妨認真研究一下韭菜生長問題。
被下了“病危通知”的恒大能在ICU里待多久還不得而知,但它肯定不是第一個;恒大的1.95萬億負債也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已經沒有韭菜給它割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