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引資當求高質量對外投資應防范高風險
中國對外投資比引入外資多2.15萬億美元
以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中國開始實行對內改革、對外開放,其對外開放主要體現兩點:一是引進外資;二是擴大出口。到了21世紀初,又提出將對外投資建廠,也作為對外開放的內容。從主流媒體的宣傳看,引進外資的根本意義是中國搞經濟建設缺錢。可回顧改開40多年,中國累計引進外資6.55萬億美元,而對外投資累計超8.7萬億美元,中國躋身世界第二大投資國,也躋身世界第三大凈債權國。
1.購買美國債券2萬億美元。中國購買美債現所持規模達1.09萬億美元,成為美債第二大“債主”。有媒體報道中國投資“兩房”債券虧損可能高達4500億美元,是否虧損且不論,但在“救美國就是救中國”的口號下,中國購買了5000億美元兩房債券(相當3萬多億人民幣),成了“兩房”第一大債權人,并大量增持美元國債,這應是不爭的事實。其他機構購美債約5106億美元,外管局對外投資也超900億美元。中國購買美債,總計達2萬多億美元。1990年中國還主動將600噸黃金運到美國,更讓人匪夷所思。
2.購買發達國家的債券多少?除美國之外,還有日本、意大利、法國、德國、英國、印度、加拿大、巴西、西班牙等國,都有一個共同的中國債主。這里除印度、巴西外,其它都是發達國家。中國總計買了多少發達國家債券,一時,無法統計,但2016年我國投資凈買入11.2萬億日元(998億美元)日本債券,以后陸續增持至2020年,中國不僅曾是美國國債最大買家,還是日本國債的最大持有國。僅2020年7月中國對日本國債的凈買入量就達7239億日元,創出2017年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中國作為第三世界國家,竟然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的共同債主,這似乎不合情理。
3.對外直接投資,連年超過引進外資。直接投資指投資者直接開廠設店從事經營,或者投資購買企業相當數量的股份,從而對該企業具有經營上的控制權的投資方式。2014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突破千億美元大關(1028.9億美元)后,2015年至2018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連續超越實際利用外資:
2015年實際使用外資(FDI)1262.7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流量創下1456.7億美元的歷史新高,超日本成全球第二大對外投資國;
2016年,我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8132.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1%,全年累計實現對外投資11299.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4.1%;
2017年,中國吸收外資達1039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1582.9億美元,同比下降19.3%,仍為歷史第二高位(僅次于2016年),中國對外投資存量規模相當于美國的23.2%;
2018年中國實際利用外資1383億美元,2018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1430.4億美元,同比下降9.6%。
2020年末,中國對外直接投資1537.1億美元,首次居全球第一。
截止2020年末,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達2.58萬億美元,雖次于美國8.13萬億美元和荷蘭3.8萬億美元,但中國對外投資增長勢頭迅猛,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連創歷史新高。
4.中國對外各項投資累計超8.7萬億美元。截至2020年底,中國累計各項對外投資8.7萬億美元,利用外資6.55萬億美元;我國對外各項投資累計金額,是僅次于日本、德國的第三大凈債權國,即對外投資大于引入外資。美國累計對外投資總額32.16萬億美元,對外投資規模比中國大,但利用外資46.25萬億美元,利用外資遠大于對外投資。
結束語:有3個數字格外應引起關注:一是2020年年末,“中國對外投資比引入外資,多了2.15萬億美元”;二是中國對外投資的大部分和主體是國家和國企;三是截止2021年7月,中國外匯儲備為32358.9億美元,雄踞世界第一。在中國“不差錢”的情勢下,有3點特別應注意:既,對外開放的招商引資,絕不能再將外商捧為“上帝”,更不能打壓內資,也絕不能再“剜到筐里都是菜”,理當審慎地追求高質量;面對美元胡亂任意發行的“放水”,中國外匯儲備貶值該如何破解;對外投資也要注意防范高風險,類似“救美國就是救中國”,類似現代版農夫與蛇地購買“兩房債券”,其前車之鑒當鑒。
(文中配圖,選自網絡。)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